據報道,今年全國各地即將迎來8年來最冷“跨年”。其實天寒地凍正是進補、調理身體的好時節。俗話説“學會過一冬,來年無病痛”。冬季人體吸收功能強盛、合成代謝旺盛,此時注意温補飲食、養精蓄鋭、休養生息等,可以很好地涵養陽氣、培補精氣,更好地迎接來年的“春生、夏長、秋收”,從而提高免疫力。如何遵循“冬藏之道”,安全過冬?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中心負責人曹洋教授為廣大朋友支招。
防護重點:頸背腳底
俗話説“風從頸後生,寒從腳底入”。頸部、後背是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為人體陽中之陽,應防止寒氣入侵損傷陽氣。注意添加衣物,穿保暖厚實的衣物,佩戴圍巾等保暖之物。而腳位於人體最下部,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三條陰經都彙集於此,但同時也是陽氣最不易到達的地方,陽虛體質的人常有腳部發涼的症狀,在冬季更為明顯。可在入睡前用40℃~45℃的熱水或加入温熱的中藥泡腳,促進血液循環,起到祛寒保暖、鼓舞陽氣、引熱下行的作用,尤其適合陽虛之人。
早睡晚起,動中求靜
冬季夜長晝短,寒氣重,早睡晚起可以避寒就温,收斂陽氣。建議晚上最好在22:00之前卧牀休息,早上太陽昇起後再起牀活動。“動則生陽,靜則生陰”,但冬季運動要合理,不可過度運動耗散陽氣,應少動多靜、循序漸進。早晨氣温低,寒性收引,血管易收縮,氣血運行不暢而使原有疾病復發或加重,特別是患有呼吸道、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此時,可選擇傍晚進行鍛鍊活動,靜坐、散步、慢跑、八段錦都是不錯的選擇,使身體微微有汗,氣血靜而不止,調和臟腑陰陽,起到抗癌防癌的效果。
以腎為本,温補適宜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對應人體的腎臟,腎陽則是人體陽氣之本,對臟腑起到温煦、生化之效;若腎陽不足,就會出現精神疲憊、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或頻數等症狀。腎既要維持足夠的熱量支出,又要為來年儲存一定的能量,此時養腎至關重要。
冬日進補並不是一味大温大補,以防過補生火,而應該陰陽並重,根據身體略有偏向。飲食上,宜多食温陽補腎、高熱量、高營養的食物,以補充人體的陽氣,增加能量禦寒,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比如羊肉、鴨肉、大豆、紅薯、木耳等。此外,還需要注意少吃冷飲、海鮮等寒性食物,不吃太過辛辣油膩刺激之物,否則易生陽動火,導致內熱積聚,鬱熱上衝。小兒內臟嬌嫩、易虛易實,飲食又往往不知節制,損傷脾胃,此時進補以健脾胃為主,可食茯苓、大棗、薏苡仁、山藥等;青年學生日夜讀書,往往睡眠不足,易導致心脾或心腎虛,則可選用蓮子、首烏、大棗等;中年人常熬夜加班,則以補益氣血為主,龍眼肉、黃芪、當歸較為合適;老年人則體質較弱,容易誘發疾病,可選用杜仲、首烏等;腫瘤患者如需進補,應在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導下,根據個人的體質差異、辨證施補;脾胃功能較弱的人要慢補,忌急補、過補。(記者 陳輝 通訊員 楊建英 陳壯忠)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