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冬吃蘿蔔夏吃薑,更有諺語説,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因此很多人都形成了,秋天一到,就不吃薑的習俗。
但事實並非如此,秋季絕非一點兒姜也不能吃,關鍵是,多食和夜間勿食。之前羣裏聊天,有位朋友説被開空調被風吹到了,就想煮點薑糖水喝,但立馬得到了另一位朋友的制止,她説秋天不能吃薑。
國醫羅大倫老師認為,人體的氣機在一天之中是有所變化的,早上陽氣上升,晚上陽氣收斂潛藏,吃的東西自然要有所對應,比如早上就吃點温陽的食物,晚上儘量讓氣機收斂,就避免吃一些温熱發散的食物。我們飲食都是大體按照這個原則,但事情並非絕對,絕對就容易出錯。
我們每天忙於生活奔波,做不到早晚都按照食譜來,早上都是吃的温熱升發的食物,晚上吃的就沒有温熱發散的了,人是雜食動物,吃的也五花八門,總體上把握就可以了,有些特殊的不必吃太多。食物之間,總是各自相互平衡,寒熱之間,也會相互調劑。否則晚上我們下館子,吃的菜裏想必多少都會有生薑的存在。
生薑的熱性沒有那麼誇張,每天在早上吃一點,還能幫我們身體祛濕,強健脾胃,像是脾胃弱,陽虛有寒的體質,即使在秋冬,最好也要堅持吃一些姜,或是一些温陽健脾的食物。
如果怕自己體質不適合吃,吃了上火,可以看看自己有沒有以下幾點情況,如果佔了3條以上,即使在秋季也可以早上放心吃點姜,暖暖身體,温陽扶正。
1.經常拉肚子,小腹這裏摸上去涼涼的,手腳也總是冰涼,暖不起來;
2.風一吹就容易頭疼,咳嗽;
3.吃東西胃口差,還總容易噁心反胃;
4.小腹肥胖贅肉多,女性宮寒痛經;
5.怕冷,早上起來容易鼻塞,打噴嚏。
這些都是我們體內的陽氣不足,沒能力抵抗秋季的風邪、陰濕所致。這些都可以用生薑來暖一暖我們的身體,況且姜還有温陽的特性,可以把我們的脾陽温補上來。當然如果是本身容易上火,濕熱陰虛體質的人,少吃薑這點沒有錯,陽虛、氣虛、血瘀、體寒的朋友,則不用顧忌上火,但吃的時間和姜的做法也有講究,吃對了不上火,還能把陽氣補到點子上,尋找與生薑配伍的食材,降一降生薑的熱性,自然吃得舒服。
很多朋友都在問,生薑吃的時候去不去皮,脾胃虛寒者,生薑最好去皮吃,如果與苦瓜、芹菜、螃蟹等這些寒涼食品一同食用,生薑也最好去皮吃,可以平衡寒性。我們受寒時,喝薑糖水的生薑,去皮為佳,相對於姜肉來説,姜皮略帶寒性,可以平衡姜的熱性。
一般做菜放姜時,可以不去皮,帶皮吃,平衡姜的辛熱之性,不易上火,在我們身體水腫時,吃薑也不要去皮,姜皮利水。
故可以本着“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的認知去吃薑。生薑的這幾種做法,和涼性食材搭配,好吃不上火。
仔姜燜鴨
食材:番鴨半隻、仔姜150克、適量生抽、老抽、冰糖
做法:番鴨洗淨後斬件,用沸水焯好,撈起瀝乾水;仔姜洗淨切片,鴨肉入鍋炒幹水分,鍋內放油燒熱,姜仔姜、蒜等爆香,與鴨肉一起翻炒,加入適量的老抽、生抽、糖、水和少許米酒,加蓋中火燜至鴨肉軟熟,加鹽調味。
仔姜口感清冽脆嫩,辛而不辣,鴨肉滋陰補虛,仔姜和鴨肉搭配,無論是營養還是口感都非常不錯,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滋陰養胃,有了鴨肉的中和,也不會上火。
生薑紅糖膏
食材:紅糖2斤、生薑3斤、紅棗半斤、枸杞20克、蜂蜜50克。
做法:生薑不去皮,洗淨控幹水分,切成小塊後,放入榨汁機內,不用加水,打出薑汁,把打好的薑汁用紗布包裹,擠出生薑汁,過濾一遍;生薑汁放在不粘鍋中熬煮,熬煮過程中不斷攪拌,避免糊鍋,差不多煮去三分之一時,把紅糖加入薑汁裏;小火繼續熬煮十幾跟着,再將切好的紅棗丁放入,一邊熬煮一邊攪拌,待紅棗和薑糖完全融合後就可以關火了;晾一會將枸杞放入,晾涼後加入蜂蜜攪拌好,準備一個無油無水的玻璃罐,把熬好的姜膏裝入冷藏保存。
小貼士:姜肉熱性,留住姜皮可以中和熱性,其次蜂蜜最好選擇槐花蜜或荊花蜜,性涼,可中和姜膏的熱性。
薑糖片
食材:生薑、白糖或紅糖、鹽適量
做法:嫩姜為佳,切成薄片,越薄口感越好,切好的薑片用鹽醃製10分鐘左右,把醃出的姜水倒掉,用水反覆清洗,洗掉鹽分;薑片加入適量的水浸泡1小時左右,可以把生薑的辛辣汁水泡出來一些,吃着沒那麼辣,姜的辛熱性也沒那麼重;薑片擠掉水分,加入白糖混合,醃到白糖融化,薑片變軟,把醃好的薑片倒入鍋中,大火煮開,不用格外加水,等到鍋中糖漿變少,結晶時轉小火,不停翻炒,炒到薑片掛滿糖霜即可。
這種炒好的薑片可以當作零食,隨身帶着吃,後面尤其是脾胃虛寒,容易受風,可以隨時拿出來吃兩片,後面隨着入秋越來越深,寒露霜重,提前備好薑糖片,避免秋寒的侵襲,容易上火的朋友,可少吃,每天來個一兩片,沒有多大的影響。
如果覺得翻炒薑片過於費時費力,商城的這款糖冰姜也是不錯的選擇,姜用的是安徽八寶之一的銅陵白姜,以鮮嫩多汁聞名,素有中華白姜的美譽,在銅陵,幾乎家家户户都種植白姜,但產量比較少。
剛挖出來的白姜,形似佛手,瓣粗肥厚,表皮白中帶黃,但中間的肉很潔白,一掰開就能看到薑汁,可見這汁水有多飽滿,含水量高達90%,幾乎無纖維,這脆嫩程度想想就流口水,所以當地人都用白姜來涼拌着吃,脆嫩爽口。
這樣一款新鮮味美的生薑,經過當地有着幾十年炒姜經驗的老師傅熬煮炒制,火候、甜味都恰到好處,切片採用機器切片,更均勻,炒後吃着有嚼勁兒,入口甜絲絲的,含化糖霜後,姜的辛辣口感湧出,咀嚼後這股温熱感從喉嚨到脾胃,暖暖的特別舒服。
真空小包裝,乾淨衞生,不怕受潮。
新鮮的白姜去皮之後,還可以做成一道美食,用陳醋和白糖浸泡醃製,都可以當成水果來吃,味道酸甜,入口無渣,辣得也不嗆口,吃起來順口,當地人都喜歡這麼吃。或是用醬油來浸泡白姜,風味截然不同,佐粥下飯都很適合,吃着也很爽口開胃。
怕上火的朋友們可以用醋浸泡嫩姜,之後再食用,醋味酸,酸性有收斂的效果,收斂姜的熱性,且酸又能生津,可以幫我們補充津液,這一道美食,補陽的同時又生津,我家中常備的就是商城的這款銅陵白姜做的醋泡姜,自打吃過白姜後,別的生薑就覺得不好入口了。
這款醃製的白姜分為醬汁和陳醋兩種口味,喜歡酸甜口,就選陳醋,裏面含糖;如果喜歡味道濃郁或不能吃糖,就選醬汁,無論哪種口味,都不含添加劑、防腐劑,吃的就是這口原汁原味和健康。
醋泡生薑也是我們國醫大師路誌正吃了四十多年的養生美食,自打看了路老的養生節目後,也在一直吃薑,把吃薑養成習慣,融入生活,身體也沒那麼怕冷了,脾胃小腹都是暖暖的。
這款醋泡姜是經過多次奔赴銅陵當地考察,挑選出口感味道和品質都不錯的一家,我們吃後都讚不絕口,銅陵白姜天下聞名,想必也不會令你失望。
最後想説一句,秋季可吃薑,尤其是脾胃虛寒、怕冷體寒的人,更應該吃一些姜,驅寒温陽,吃薑的時間最好選擇在早上,避免中午和晚上,因為過了中午,陽氣旺盛,姜昇陽的性質確實會容易激發體內的火氣,而秋天的早上,寒比較重,尤其往後的日子中,早上是很冷的,吃上一口姜,不僅全身暖和,把我們的脾胃也護住了,這麼一道天然的美食,秋季可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