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毫不誇張地説,中國的媽媽們可以説是世界上最忙的一類人。
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為寶寶的吃喝拉撒犯愁,好不容易等寶寶長大了,又得擔心寶寶的發育問題,稍不注意就會掉進寶寶的餵養陷阱。
就連寶寶的身高稍微矮一些,都會引發中國媽媽的手忙腳亂。
事實上,這並不能怪媽媽們大驚小怪,畢竟在現在這樣一個“顏值為王”的社會中,高個子總是能給孩子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發育潛力。
可在現實生活中,有超過50%的孩子都沒達到父母的期望身高。
或許會有家長認為,孩子的身高從生下來就定了,可現代研究證實,有10%以上的孩子是“晚長晚育”體質。
反而是父母的大意錯過了孩子身高的“最佳補救期”,導致孩子越長越矮。
骨骺線閉合是孩子“身高”封鎖的信號,要想躥出高個子,家長要有數
在一些家長看來,判斷孩子是否還有發育潛力的關鍵在於年齡,事實上,這種判斷並不準確,
相反,骨骺線才是決定孩子能否長高的關鍵參數。
▼ 什麼是骨骺線?
骨骺線其實指的是骨骼之間的軟骨層,這些軟骨層之間會存在一定的空腔,這些空腔的存在就為接下來的身高發育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體內的骨細胞會在空腔中不斷增殖再生,同時骨質化,從而讓寶寶不斷長高。
相反,如果孩子的骨骺線出現了閉合,那麼説明軟骨層的空腔已經閉合,
骨細胞沒有“地方”轉變為骨質幫助長高
,孩子的身高發育也就告一段落。
影響骨骺線發育的因素有很多,特別是伴隨着孩子的長大,孩子的
飲食、運動、激素分泌
等都會對骨骺線發育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
作為家長要做的就是及時關注孩子的骨骺線發育情況,避免孩子過早地出現骨骺線閉合,
在骨骺線閉合之前抓住最後一次機會,幫助孩子“躥一躥”。
孩子的“骨骺線”閉合之前,身體會發出三個信號,抓住一次能多長5cm
可畢竟家長不是醫生,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得知孩子“骨骺線”的發育情況呢?
一般來説,孩子的骨骺線閉合之前都會出現三個信號,家長不妨根據自己孩子的表現,結合三個情況來進行判斷。
●
信號一:身高發育減緩
一般來説,寶寶的身高發育是有其特定的規律的:
1~3歲,寶寶每年長高10cm左右,2~3歲時,每年增高7cm左右,在青春期之前,身高的增速會變成每年5~6cm。
家長可以參考這個身高發育的標準表,及時記錄自家寶寶的身高發育情況,在發現寶寶出現發育遲緩等表現時,可以及時調整,幫助孩子再躥一躥。
● 信號二:肌肉發育明顯
對於寶寶來説,肌肉發育過早或許並不是一件好消息。
由於肌肉是包裹着骨骼的一個保護層,如果寶寶的肌肉出現硬化或者發育明顯的現象,
説明身體已經“默認”孩子的身高已經發育到“正常值”
,從而將重心放在怎麼保護骨骼上。
特別是對男孩子來説,如果出現了肌肉的明顯發育,
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孩子骨骺線“提前退休”了。
● 信號三:第二性徵發育
在寶寶進入青春期後,他們的身體會分泌性激素來幫助身體進行“二度發育”,可隨着性激素含量的增加,生長激素的含量自然而然會減少。
而判斷性激素含量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第二性徵的發育。
這也就是説,如果寶寶出現了明顯的第二性徵,側面也反映了他們的身高也可能“到頭了”。
父母怎麼做才能衝破“身高封鎖線”?專家:營養為主,兼顧運動和睡眠
眾所周知,孩子的身高發育是由兩部分共同決定的:
內因:孩子的遺傳因素。
外因:後來的營養、運動、休息。
由於遺傳因素是完全不可控的,對於家長來説,營養、運動、作息等外部影響因素反而能起到更明顯的長高效果。
這個過程就像是在種樹,如果不給小樹澆水施肥,小樹基因再好也不會長高。
為此有專家建議説,要想讓孩子長出高個子,
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營養問題,同時兼顧好運動和睡眠之間的關係。
而現實情況卻是,許多家長其實是本末倒置,反而將起輔助功能的運動和睡眠擺在了第一位,殊不知,不管是寶寶長高所需的鈣質還是生長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都建立在營養補充的基礎上。
換句話來説,在身高發育的過程中,得營養者才能得天下。
育兒寄語
衷心祝福所有的寶寶都能長出理想中的高個子。
ps:本文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