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魯迅先生生活在中國社會被黑暗籠罩的時刻,但是作為一名普通醫生,他不但沒有被黑暗所湮沒,反而立志解救快要被黑暗吞噬的國人。
他棄醫從文,用一根筆桿帶領當時的民眾奔向了光明的世界,作為一位思想家,他依靠傳播思想將中國民眾凝聚了起來。但是作為當時的一家之長,他的家族卻沒有被他擰成一股繩,反而落得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家中幾經變故,魯迅成一家之長,發奮求學
1881年魯迅出生於浙江紹興的一户官宦之家。他的祖父周介孚在1871年進士及第,先後任職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縣以及內閣中書,幼年時期的魯迅生活富足。
周介孚
但是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1893年,周介孚因科場行賄案被捕,入獄8年,家中境遇急轉直下。不久後魯迅的父親又身患重病,這使得魯迅一家在家族中的地位變得低下。
他們舉家遷到鄉下,為給父親治病花掉了很多的積蓄,但是父親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還逐漸加重,最終因病離世,而做為長子的魯迅便成為了一家之長。
在祖父死後,魯迅以一家之長的身份參加了叔輩們發起的"分家產"會議。叔輩們欺其家中無長輩,逼迫魯迅在不公平的財產分割協議上簽字,魯迅一家最後只分得了很少的財產。
魯迅
魯迅幾乎沒有繼承到祖父的遺產,但是他的祖父卻已經為他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祖父的培養下,魯迅從小就養成了堅持讀書的好習慣。
而讀書帶給魯迅的是遠見卓識,所以他並沒有被生活的苟且所限制。他深切地知道打工賺錢只能一時地緩解家庭拮据的情況,而若想真正地擔負起"一家之長"的責任,他就要通過努力讀書來不斷地充實自己。
從1898年開始,魯迅經歷了長達10餘年的國內外求學之路。歸國之後,魯迅開始有了穩定的工作,隨後不斷升遷,薪水也不斷上漲,成為了家族的經濟支柱。
與弟媳矛盾漸生,終與周作人決裂
魯迅不僅擁有可以讓家族人依靠的財力,而且對待兩個弟弟的孩子更是視如己出,所以一大家子人的生活本來是非常和諧的。但是常言道:"世上沒有一處人事不復雜",即使是很親近的一家人,相處起來也並不容易。
人與人相處時的矛盾往往是在不經意間產生的。魯迅當時每個月的薪水有幾百大洋,而當時兩三個大洋就足夠支付一個僕人的月薪了,可以説每個月的薪水積攢起來是很大一筆錢了。而這一大筆錢就成了引發家族矛盾的第一個因素,而第二個因素與魯迅的第一段婚姻有撇不開的關係。
朱安
按道理來説魯迅的錢財肯定是要交給夫人來打理,但是朱安並不識字。而飽讀詩書的魯迅為什麼會娶了一位不識字的妻子,這與舊時代的諸如"包辦婚姻"和"女子無才便是德"之類的封建思自然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魯迅便把自己每個月大部分的薪水都交到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的手中,讓她負責打理家中財產。
羽太信子出生在日本一個貧寒的家庭,突然間掌握了一大筆錢,她的物慾便被極大地激發了出來,她開始肆意地揮霍錢財。她的吃穿用度都力求最好,因此常常會花掉很多錢,以至於有時候家中其他人問她要錢時,她都拿不出錢財。
而魯迅卻是一個極為節儉的人,看到自己的弟媳如此這般,魯迅常常忍不住會説她幾句。而羽太信子表面上恭恭敬敬,實則內心充滿怨言。
但是魯迅對羽太信子的説教對兩人的關係影響並不大,而真正地讓兩人產生巨大的矛盾的是另一件事。
魯迅紹興故居
魯迅和他的家人本來一同居住在紹興的老宅裏,後來魯迅和他的2個弟弟都逐個成家。為了提高家人的生活質量,魯迅花錢在北京購買了一套四合院。
魯迅北京故居
羽太信子的妹妹羽太芳子是魯迅的三弟周建人的妻子,在魯迅一家遷至北京之前,周建人夫妻二人生活還挺和睦。可是到北京之後,周建人卻沒有找到工作,生活主要靠哥哥接濟,羽太芳子時常表達自己對周建人的強烈不滿。
周作人為了幫助弟弟,就託人給周建人在上海找了工作,但是羽太芳子並不想放棄在北京安逸的生活,所以周建人便隻身前往上海。夫妻兩人本就已生嫌隙,再加上常年分居兩地,感情就變得更加淡薄了。
在上海的周建人另覓新歡,最後娶了一個名為王藴如的女子為妻,羽太芳子得知後向姐姐哭訴。而羽太信子希望身為一家之長的魯迅可以為自己的妹妹"主持公道",但是魯迅卻拒絕干涉弟弟的婚姻生活。
周建人
羽太信子對魯迅心生恨意,而周作人又是一個"妻管嚴"。在妻子的百般挑唆下,兩人不僅常常發生激烈的口角,甚至還大打出手,最終周作人與魯迅決裂。
親侄周豐三身世悽慘,最終飲彈自盡
而周建人自從與王藴如結婚後,幾乎就沒有回過北京,獨守空閨的羽太芳子確實受到了不小的傷害。但是感情破裂之後,其實受影響最大的還是孩子。
周建人和羽太芳子有2個兒子,小兒子周豐三自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而與他關係最為親近的男人就是自己的二伯周作人了,年幼的周豐三對自己的二伯充滿了敬佩。
周作人
周豐三雖然缺少父愛,但是他的生活還算平淡。可是後來周作人為活命投靠了日本人,當週豐三得知消息後,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他一直把二伯視為自己的榜樣,但他也知大是大非,他的內心因此備受煎熬。而他到了學校,他的朋友一個個都與他斷絕了往來,同學們不僅在他背後指指點點,甚至有人直接指着他的鼻子罵,周豐三開始變得鬱鬱寡歡。
而後來周建人為給母親過壽,帶着王藴如回到了祖宅,而這是周豐三第一次見到自己的父親。而正是在他第一次與父親相見的時候,他的父親當場宣佈與母親和二伯家的人斷絕關係,周豐三的內心再次受到了傷害。
1936年魯迅去世,又帶給了周豐三不小的打擊。經歷了一次次的打擊後,周豐三得了抑鬱症。在1941年3月的一天,周豐三從周作人的一個警衞那裏拿了一把槍,當着周作人的面,拿着槍對着自己扣動了扳機,就這樣一個年僅19歲的大學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通過傳播思想將國人凝聚到一起的魯迅,卻終究沒有一個和諧的家族。也許是因為作為一家之長的他不擅長治家吧,但是魯迅會有一個撕裂的家族定然是與那個時代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