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事情能讓中國移動、清華大學、華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信通院、安謀中國、中興、新華三、中國信科、飛騰這11家中國ICT行業的機構聚在一起?
答案是多樣性算力!4月22日,在多樣性算力產業峯會上,11家機構聯合發佈《多樣性算力技術願景白皮書》。而且,他們還共同舉行了多樣性算力生態聯合實驗室的揭牌儀式。
這一切,都指向多樣性算力。
新基建在各地的發展如火如荼。有數據顯示,僅僅在“十四五”期間,新基建的直接投資就能達到大約人民幣10萬億元。其中,算力堪稱是新基建的核心,打個比方,算力就像電力一樣,支撐起新基建以及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正如中國移動副總經理高同慶所説,“算力”是新基建之“心”,一方面無論5G、雲、AI還是大數據都離不開算力,是基礎中的基礎;另一方面無論雲、邊、端都離不開“芯”片,是核心中的核心。
新基建時代對算力的需求越來越高,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數據大爆炸,中國通信學會在《2020年算力網絡前沿報告》中提到,“預計 2021 年,將有超過 500 億的終端設備,產生847ZB/年的數據量”。如此龐大數據的分析和處理,需要充沛算力的支撐。
另一個是場景多樣化,多種業務場景、差異化業務需求需要多樣算力,例如雲遊戲、氣象預報、高速收費等。以高速ETC收費為例,涉及到收費系統的電子化、車牌智能識別、路程自動計費等一系列工作,沒有強大的算力無法實現。
眾所周知,未來是智能時代,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説,AI就是暴力計算,沒有強大算力,無法保證AI的成功。伴隨千行百業走向數字化、智能化,會讓AI迎來爆發,同樣面臨算力不足的問題。預計到2025年,企業對AI的採用率將達到86%,這就要求算力每年增加10倍。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服務器領域長期使用的x86架構已經無法適應算力急劇增長的需求,因為摩爾定律幾近失效,通用CPU性能提升受制,單核性能平均每年提升不到10%,算力無法實現普惠。而且,5G技術加速了移動化進程,具有深厚PC基因的x86架構無法適應移動時代。這一切都讓CPU、NPU、GPU算力等相結合的多樣性算力應運而生。
值得指出的是,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目前在計算領域需要通過多樣性算力來保障供應安全。ARM架構具有獨特的授權模式,而且我國的核心廠商也已經獲得ARM v8的永久指令集授權,有助於構建穩定、安全的多樣性算力生態。
所以,這一切都是11家企機構聚合在一起,推動中國多樣性算力產業發展的原因所在。
雖然多樣性算力如此重要,但是不容否認,在國內的多樣性算力發展上,還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院士在峯會上表示,當前國內的多樣性算力發展面臨着標準體系不成熟、評測基準不完善、生態發展薄弱等多方面挑戰,需要產業鏈各方更加深入地協同合作。
鄭院士點出了多樣性算力發展的主要挑戰,以及破局的關鍵,那就是協同合作,這也是11家機構要乾的大事情。如果説多樣性算力產業峯會和《多樣性算力技術願景白皮書》是凝聚共識,那麼揭牌的多樣性算力生態聯合實驗室則是在行動上推動協同合作。
據瞭解,多樣性算力生態聯合實驗室主要圍繞開放協作、標準引領和共築生態三個維度展開。例如,標準引領方面,將制定運營商行業標準和驗證體系,豐富多樣性算力供應與創新;在共築生態方面,將提供生態工具體系降低多樣性算力適配成本,統一驗證規範,共享生態成果。
筆者對此高度看好,原因有三:
首先,是參與的機構幾乎涵蓋了多樣性算力產業鏈的方方面面,既有三大運營商和互聯網廠商,也有華為等核心企業,以及清華大學、信通院這樣的學術與研究機構,將能拉通產業,讓上下游的不同企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碰撞出化學反應。
其次,是通過推動標準制定、測試認證、軟件遷移等工作,促進各產業組織協同,構建開放的供應鏈體系。這些都直指目前多樣性算力發展的主要挑戰,即標準體系不成熟,產業上下游組件兼容問題突出,評測標準不完善,缺乏產業進步的公正標尺等,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產業鏈協作上有實實在在的突破。
而且,多樣性算力生態聯合實驗室有望從應用驅動的角度出發,協調產業鏈各方,用生態加速中國計算產業走向成熟。多樣性算力發展的目的,是要在各行各業的具體應用場景中落地,尤其是在應用遷移過程中保障平滑、穩定。正如《多樣性算力技術願景白皮書》所説,一個成熟的計算產業,需要豐富多元的軟硬件供應體系,需要便於應用適配和遷移的工具促進應用發展。從應用的角度,而非僅從技術的角度,是多樣性算力生態聯合實驗室成立的關鍵,也是其在多樣性算力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核心。
總而言之,多樣性算力產業峯會的舉行,尤其是多樣性算力生態聯合實驗室的揭牌,堪稱是中國計算產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一方面,是因時而生。伴隨5G、AI、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日漸成熟,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智能時代正在到來,圍繞數據分析處理的算力成為新的生產力,這時候多樣性算力成為必然。同時,算力的安全性伴隨複雜的國際形勢也變得日益重要,同樣呼喚多樣性的算力發展。
另一方面,是因勢而生。多樣性算力產業初期是百家爭鳴,既有多樣性的技術路線,也有多種產品並存,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了產品兼容性、OS適配,以及性能評測基準體系的優化等問題,這就要求產業鏈上下游攜起手來,走生態協作、聯合創新之路。
值得指出的是,三大運營商加入到多樣性算力產業生態之中,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不僅是因為運營商作為最終使用方,加入到生態中,可以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協調產業鏈各方,推動應用遷移,促進多樣性算力在實際場景中的更好落地;更是將推動運營商自身的轉型,眾所周知,三大運營商都在積極從流量經營向數字化轉型,它們加入到多樣性算力生態中,將能在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獨行快,眾行遠”,生態的號角已經吹響,從百舸爭流到生態協作,伴隨多樣性算力產業峯會的舉行,以及生態聯合實驗室的揭牌,多樣性算力的發展將走上開放、協作、共贏之路,這必將克服挑戰,聚合共識,驅動中國計算產業這艘巨輪乘風破浪、加速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