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凌晨0點40左右,
我把尾款都付完之後,
終於這個世界安靜了……
相比往年,今年的雙11來的更早了一些,
竟然玩法是先付定金,再付尾款。
發貨速度奇快無比,
以至於還沒想好是否退款,貨已躺在家門口。
説好的不衝動,今年一定要理性消費,
最後發現,還是套路最深!
尾款人們啊,
打工人變成了 “ 丁工人”,
付完尾款後真的“依萍如洗”,
更有甚者,連自己的户籍都變了,
就在前不久,
10月24日,第二屆外灘金融峯會在上海開幕。
所以,除了買買買之外,
或許我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
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尾款人”!通過各種渠道,我們已經知道專家們對於未來利率的預測是“下行”的,而我們也知道今後的養老多半是要靠自己的。
但不得不承認,現在買買買帶來的歡愉,已經遮住了攢錢的想法。而即便耳聞各類金融理財工具的陸續暴雷,卻還是會想去追求高收益,忘記了背後的高風險。
今年這波疫情其實已經告訴我們了,只要底子夠厚,出點事也能扛得住。國家亦是如此,更何況我們的小家,我們每個人呢…… 片刻的歡愉終究只是浮雲,而創造長久持續穩定的資產儲備,才是王道。
所以現在付個定金,今後年年付個尾款,做一個與眾不同的“尾款人”!
> 年金保險 —— 應對長壽風險我自己買了兩份年金保險,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退休後,可以固定領取一筆錢,來充沛我退休後的現金流。
目前市面年金保險適合大多數人,因為存放的時間比較長,所以決定了有兩類人是暫時不適合年金保險的。一類是花錢大手大腳,入不敷出,手上沒有結餘的人。但這類人其實可以通過理性消費,來控制自己的消費支出;另一類就是短期內有大量資金流出的人,因為很快這筆錢要花出去,所以不適合用年金保險來做長期持有。
但既然適合大多數人,那我們就要講講怎麼玩轉年金保險。
首先,掐指一算,自己多少歲了。
其次,幻想一下,打算多少歲退休不幹了。
然後,遙望每個月拿多少錢可以過得不錯。
以一個25歲的小姐姐來看,現在每月強制存下1860元,可以換來60歲退休之後每個月領5000元的退休金。
不可小看這5000元每月的退休金,畢竟這是一款保障至終身的養老金保險,如果小姐姐可以活到90歲,那每個月5000元的養老金,會一直髮到小姐姐離開人世。
別去揣測到時候的5000元還有多少購買力,如果小姐姐把每個月1860元都拿去剁手買口紅買面霜買包包,我只能説到了60歲,肯定也很難有這樣源源不斷的退休金。
現在少買點不必要的東西,可以換來未來和小姐妹們優雅的下午茶聚會。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這樣的年金保險適合誰來買?
1. 家族有長壽基因的,也就是説活得越久拿的越多,用自己的長壽來薅保險公司的福利,誰讓我們的保險合同就是這麼寫的!
2. 想簡單一些,到點保險公司就發錢的人。年金保險合同上都會約定給付方式,這也是保險公司給我們的承諾。如果不想操心,到點就能像領工資一樣,那年金保險也是很適合你的。
3. 身體情況異常可能無法買保險的人。因為年金保險是生存給付的,所以如果因為身體情況異常沒法買例如重疾險的人,可以購買年金保險,讓保險公司替我們打理這筆錢,即便今後臨時需要用錢,也可以採用退保取回現價的方式,來增加自己的現金流。
> 增額壽 —— 靈活又不失穩健增額終身壽,絕對颳起了今年的一陣狂風,畢竟和年金保險一樣,預定利率同為3.5%。那就PK各自的優劣勢,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款產品。
增額壽,講過很多次,其實就是一款現金價值會隨時時間長大的終身壽險。雖然是以身故為給付條件的保險,但因為現價不斷長大,讓這個產品有了更多令人想象的空間。
不僅可以用於給自己養老;也可以買給孩子,作為給孩子未來成長的基金;甚至買給父母,可以隨時給他們發紅包,發旅遊補助金。
還是以這個25歲小姐姐為例,要是每個月都能給自己攢下2100元,一年湊個2萬5,連續堅持20年,等於一共繳納了50萬的保費。
等到60歲的時候,小姐姐發現此時的保單現價已經達到了120萬,當年累計投入的50萬竟然已經翻了2.4倍,長成了現在的模樣。
此時,小姐姐若是想和閨蜜去一次歐洲,或者和老公開一個退休慶祝party,都可以從保單的現價裏面提取一部分作為應急資金,而剩餘的保單現金價值繼續長大。
雖然不像年金保險那樣,每個月保險公司會固定發一筆錢給小姐姐,但是她可以完全根據家庭開支的情況,按需提取部分現價。甚至在很需要用錢的時候選擇退保,取回所有的現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姐姐把努力工作攢下的錢,換回了一個會不停長大的保單,並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減保取現,真正發揮了“錢盡其用”的特點。
這樣的增額壽適合誰來買?
1. 想靈活管理保單的人。相比年金保險,增額壽具備了一定的靈活性,所以更適合想對保單有掌控的人。
2. 希望做好資產傳承的人。相比年金保險,增額壽畢竟是一款壽險,是以被保人身故為給付條件的保險。如果做好保單的設計,寫好身故受益人,這樣一旦被保人身故了,保險公司就會把理賠金給到受益人,實現了資產的定向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