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為航空航天和機械工程師開發的複雜軟件解決方案,還未被土木工程師充分利用。在標準化的橋樑設計過程中,通過參數化建模的解決方案,可以提高利用BIM技術進行項目規劃的速度和質量。
本文展示瞭如何創建參數化、自適應的橋樑模型,並將其與當前的設計方法進行了比較。其目的是創建一個可多次用作模板的BIM模型,而不是為每個建設項目創建一個新的橋樑模型。這種方法對於標準化的橋樑設計尤其可行,因為這類橋樑的佈置只在細節上有所變化,因此只需要較少的參數變化就可以完成設計。全參數化與自更新文檔相結合,可以快速分析和比較不同的設計方法。因此,可以將其用到更多的方面,以找到滿足設計要求的最佳方案。
更快捷的初步設計
公路橋樑進行參數化自適應設計背後的核心思路,是為非特定項目而創建模型,並且可以作為同類型橋樑設計模型的模板,只需要改變相應的參數就可以適應不同的設計要求。
在使用模板之後,初步設計模型就可以直接使用了。它包含諸如表格、分析和繪圖等鏈接文檔。所有這些都從主模型中提取信息,從而可以進行更新和更改。為用户提供實時的反饋,並告知他們改變參數將會如何影響橋樑的外觀、建設成本和可持續性。
圖1
如何在初步設計中採用新的BIM流程,並將其應用到組合橋樑的模板模型中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圖1為一個在實際工程中使用相關建模應用程序的效果示例。其目的是建立一個參數化、自適應的橋樑模型,該模型具有最大程度的預定義屬性,可作為模板用於多個項目,並能夠根據不同的橋位條件做及時的調整。該模型中還包括了橋樑的結構分析及其他文件(草稿、表格等)。與模型相關的所有文檔都會自動適應參數的變化而進行更新。參數也可以很容易地修改以適應項目的需求,從而使初步設計過程更便捷、更快速、更少出錯。在圖形用户界面中使用自定義參數後,用户可以處理結果模型,並進行自定義參數的修改。圖2中展示了一個參數化定義的兩跨橋樑,在被佈置到一段高速公路上時,可以根據地形條件自動調整橋跨佈置。
圖2
對使用參數化、自適應的橋樑設計方法與目前的設計方法進行比較,發現了使用參數化、自適應、隱式幾何描述的橋樑設計方法的優缺點。例如,隱式幾何描述將結構對象的所有信息保存在分層結構歷史記錄中。與大多數BIM系統不同的是,該方法使用的是明確的或混合的幾何描述,只保留最終的幾何屬性。複雜的CAD軟件提供的隱式幾何描述是創建橋樑模板模型,隨後進行個別修改及詳細説明的必要條件。
創建一個可以用作模板的模型,首先會導致更高的工作負荷。然而,使用參數自適應的橋樑模型,當需要重複使用時就顯示出了巨大的潛力,為後續的使用節省了時間、減少了錯誤。這使其成為對標準化橋樑進行結構設計的有效選擇,但由於其應用範圍有限,不能用於個別特殊橋樑的設計。總體而言,接下來,標準化橋樑的設計可以通過應用BIM,來滿足當今對更快、更便捷的設計流程的需求,並解決當前在初步設計階段工作量增加的問題。自適應的BIM模型可以減少橋樑的規劃時間,為下一步的規劃過程做準備。因此,利用BIM進行設計不再需要大量的設計人員。此外,使用模板模型還可以提高設計質量。因為預先分配的結構屬性、參數邊界、自動分析文檔和設計警告,可以減少設計過程中出現錯誤的概率。
模板驅動建模的要求
對於橋樑這種受路線、地形約束限制的基礎設施,選擇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顯然是十分有利的,因為大多數構件需要在空間對齊,並由外部約束,例如交叉路線或已構建的基礎設施進行固定。
在初步設計中,需要一個不太詳細的模型可以更容易地適應不同的地形條件,並調整形狀以適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定位和形狀擬合方面需要有很強的靈活性。同時,與此相關的信息,例如技術規範、圖紙、結構分析、工程量統計、概預算、施工進度表和可持續性,可以直接來自模型的屬性。
隱式CAD的自適應能力
對模型的更改主要在於控制組件,控制組件應包含在初步設計中需要調整的所有相關參數和特徵。其他重新加載的對象會自動適應由關聯效應引起的變更。但應防止雙向關聯,因為這樣會導致加載時間的增加和幾何圖形的過時。
然而,在整個建模過程中修改相關幾何形狀時,這種可以自動適應特殊邊界條件的屬性也具備高度的靈活性。為此,需要複雜的隱式幾何建模技術,即使在初步的模板模型建完後,這些技術仍然具有完整的參數和特性。
模板驅動設計
該模板包含一組相關的參數和特徵,在建模過程中需要進行修改。所有的幾何信息都存儲在控制文件中,而屬性則直接應用於對象。研究表明,為避免設計過程中的衝突,模板設計必須由工程師提前制定好。
在模板中也可以通過插入單獨的值、給定的值、函數/規則來更改這些參數。應設置上、下邊界條件,保證合理的求解值和質量數據。集成的Product Template Studio提供了一種快速而簡單的方法,可以很容易地將模型插入到項目文件中之後,立即更改橋樑的參數。它指導用户完成第一次插值過程,並對參數要求的狀態給出實時反饋,確保所有值都是正確的,並給出修改建議。
但是,有一些對象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才能實現自動化。其中之一是對數字地形模型的自適應。因為橋台、基礎和施工場地的自適應變化數據量巨大,可能使整個自動化效率降低。因此,建議在後期處理和細節中手動調整它們。此外,根據給定的數據,可以導入梯度,也可以使用該接口創建梯度。
模板應用程序
可以通過用户界面輕鬆地將模板插入到新項目中。這種插入方式可以防止一開始就可能出現的錯誤,並允許不熟悉模板的人使用。該接口要求輸入主要參數(例如跨度、橫截面類型),並檢查輸入參數是否存在可能的衝突,以防止不正確地插入到項目文件中。
數據管理
所有信息通過屬性和幾何信息直接應用於模型本身。模型信息被不斷地提取並以軟件中立的格式存儲,例如圖紙、表格和文本,對於任何參與項目的人來説都很容易閲讀到這些信息。這個過程是單向的,意味着所有的信息都是從模型中提取出來的,對文檔的更改不會影響模型本身。這將極大地減少可能產生的錯誤,例如錯誤命名的屬性和冗餘信息,這些可能會在分析過程中導致問題。
模型信息的提取不僅為設計人員、客户提供了簡單的分析和項目概述,還改進了數據管理模式。有了這個功能,設計師可以快速嘗試不同的設計,並得到關於它們如何影響屬性、橋樑的可持續性等即時的反饋。
存在的問題
模型設計中的自動化並非沒有問題。當轉換到一種新的設計方法時,工程師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在開始建模前,使用程序化的方法需要進行許多準備工作。與常規的邊界表示方法不同,程序化的方法需要創建具有正確屬性的對象,而參數化、自適應設計的創建,則要求用户提前考慮構件特性的建模順序,以及它們之間的關聯方式。
由於對橋樑參數的更改,也迫使軟件需要重新計算所有受影響的對象,因此必須確保這種更改操作是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的,以防止循環關聯。使用層次順序有助於保持序列的一致性。
此外,需要清晰地記錄模型的操作歷史,以確保構件的特性能夠被輕鬆地使用。這也需要每位工程師都必須遵循明確的約定。
雖然當前的軟件,獨立的數據交換格式還不能交換方法和信息,但該模板是可用的一個軟件產品。而不能交換方法和信息這個缺點至少可以通過提取常量數據,部分抵消。
提高初步設計的效率
創建模板要比創建非關聯模型慢得多,然而使用模板模型有很多優點。首先,由於創建模型只需要修改初始模板模型的參數,因此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與傳統的規劃過程相比,常規BIM階段的概念設計和初步設計階段,通常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使用模板可以將第一規劃階段的工作減少到最少。
與傳統的規劃過程不同的是,在傳統的規劃過程中,初步設計的後續利用率不高,而在BIM流程中,初步設計在信息流中沒有任何中斷,這節省了規劃的時間。
另外,為了減少BIM應用中通常會出現的規劃誤差,這種方法進一步減少了誤差率。由於預先分配的屬性,減少了當輸入邊界條件時,幾何圖形的錯誤信息。
除了控件程序庫中的對象,大多數創建的對象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易於分離。因此可以同時在多家公司和工程師之間分配已創建的對象,而不必擔心衝突。這也減少了規劃時間,保證了更快的模型創建和後續過程。
參數自適應橋樑模板
圖紙作為衍生品
主橋上部結構的仿真模型、二維圖紙、三維有限元分析及裝配組件等所有的信息,都在主控模型中進行存儲和維護。
在三維設計中,圖紙不再是主要產品,而是三維模型的衍生品。通過在模型中定義一個剖切面,然後將其放置在二維平面上,就可以得到圖紙。當把圖紙文件向上定位到層次結構時,它們就與模型關聯在一起了。主控模型到從屬模型的關聯是單向的,因此必須在主控模型中進行更改。
為了進一步實現自動化,不僅可以將幾何信息集成到模型中,還可以將製造信息集成到模型中,然後直接在從屬模型中提取製造圖紙,為後續的生產過程、物流和安裝提供信息。在由模型驅動的預製混凝土構件和所需的施工順序中,這些屬性被分配給各個主部件,並通過產品製造信息(PMI)進行可視化。
目前軟件獨立的數據交換格式允許這種製造信息的交換。因此,該模板通常可用於任何BIM軟件產品。
嵌入式結構分析
建築信息模型(BIM)的技術背景是,將三維構件、語義數據、圖紙和仿真等對象連接在一起的關係數據庫。BIM是一個模型驅動的過程,因此主控模型概念在CAD/CAM軟件應用中是一種常見的技術。
基於主控模型概念所提出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3D-CAD模型豐富了幾何和靜態邊界條件、屬性,便於後續的有限元分析(FEA)。
在自動生成的有限元網格基礎上,將鋼樑的拱度計算集成到模型中。將得到的撓度圖加載回主控模型中,得到鋼樑的理想預拱度,與模型的其餘部分一樣,計算自適應參數的變化。還可以考慮使用迭代步驟將預標註添加到流程中,因為幾何元素不需要修改後,這樣做可以節約時間。
生成的有限元網格為通用的四面體網格,相比於其他網格,這種網格有一個較大的優勢,就是有時可以不需要再定義網格相關的邊界條件,因此也不會因幾何參數變化而導致出現網格計算異常的風險。通過在主控模型中計算恆載作用力,並將其作為參數添加到分析計算中,使所有的力和邊界條件都作用於幾何體本身,而不是網格,以保持模型的適應性。
可持續性
BIM還可用於快速評估不同橋樑類型的可持續性,並即時反饋評估結果。在本研究中,兩種不同的主樑類型,焊接型鋼與軋製型鋼。可以發現,不同的梁型對環境的影響很小,焊接鋼樑由於其優化的形狀,表現稍好。
標準化結構的未來
利用即將到來的數字化手段,例如面向對象的建模、基於web服務器架構的數據互聯、自動化製造等,開發數據結構模型驅動設計的新流程。將參數化模板程序與隱式建模技術相結合,使各種工程信息在整個項目生命週期內的分配及使用,不再出現冗餘。讓模型數據可重複使用,而不再隱藏在文檔中。
可以設想,在未來用BIM創建標準化結構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基於BIM的模板模型可以重複使用,並在整個項目過程中被不斷優化。利用這種設計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誤差,提高規劃的速度。
必須強調的是,成功應用3D CAD進行公路橋樑設計的主要要求有——基於BIM應用案例的模板概念、基於實體幾何結構的CAD建模工具、自上而下的建模方法和控制文件、參數和特性的歷史操作記錄、清楚的分類關聯結構、良好的人機交互模式。
目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出了參數化、自適應的橋樑模板模型的巨大潛力。而這個模型中還可以增添更多的設計元素,例如圖紙、生產數據、結構模擬、報告等文件,以及可持續性評價結果。雖然開放BIM的概念還沒有完全體現在隱式建模中,但未來將會實現工程全生命週期的自動化建模。
本文刊載 /《橋樑 · BIM視界》雜誌
2020年 第2期 總第13期
作者 / Semjon Giebat等
作者單位 / Schüßler-Plan
資料來源 / 第40屆IABSE研討會論文集
編譯 / 裴小吟
美編 / 趙雯
責編 / 陳暉
審校 / 盛超 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