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清華大學謝維和:沒有同行評議的大學教學只是延長或放大了的高中

對話清華大學謝維和:沒有同行評議的大學教學只是延長或放大了的高中

■缺乏同行交流和學術評價的教學,無論教學內容本身多麼深奧、前沿,它也沒有學術性

■大學教學的學術共同體建設需要構建大學教學的學術性規範,讓大學教室迴歸公共空間的定位,成為大學教學和學術交流的場所

■大學教學不是教師自我在講堂上的個體行為,大學教師相互聽課應成為一種常態,成為大學教師的一種學術責任與義務

■優秀的教師應該隨時隨地都在發現和收集教學資源,不斷更新與改革自己的教學,教師的教案本身就是創新的公共產品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謝維和自1997年以來曾經在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以及清華大學從事大學管理工作。多年來他一直非常關注大學本科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而如何引導大學教師真正投入教育教學,不斷提高大學人才培養的質量,則成為他在擔任清華副校長以來長期關注的問題。

他曾經在文章中寫道:“在大學校園裡,老師與老師之間出現了‘老死不相往來’的現象。有些雖然在一個院系,除了學校院系的某些規定性的活動,彼此之間也常常難得見面……即便學校和院系為了增加教師之間的交流而刻意設定某種‘沙龍’或‘俱樂部’等,效果也不甚了了。”也正因此,他提出,高校的教學評價也應該像學術評價一樣有科學的標準,並且透過教師之間的互相聽課,形成教學學術評價共同體。

他十年前在撰文時提到的大學教授之間的“隔閡”,時至今日依然存在。當前,隨著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推進,以及國家層面對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的需求日益迫切,高校本科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那麼,大學究竟該如何構建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如何建立起教師的教學學術評價共同體?日前,謝維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教學學術性不夠,讓大學被詬病為“高四”“高五”

文匯報:高校要重視本科教學,這樣的倡導已持續多年,就您的觀察,當前高校的本科教學情況究竟如何?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大學變成了“高四”“高五”,包括考研的高考化現象也引起一定程度的關注和討論,這和我們的教學有關嗎?

謝維和:重視本科教學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國家高等教育政策的核心內容之一,即“以本為本”。

實事求是地講,近年來,本科教學在高校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高校的教育教學觀念、教材建設、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改革,以及教學方法的創新等都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老師們的責任觀念與投入程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本科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但應該清醒地看到,要繼續激發大學本科建設與發展的動能,我們仍需要加大改革與拓展的力度。在強化本科教學的行政性動能與規範性動能的同時,應該更多地開發和建設本科教學發展的學術性動能,由此形成高校教學建設與教師投入的可持續發展的內在機制。

在我看來,所謂大學變成了“高四、高五”的說法,以及對所謂“考研高考化”的看法,並不一定恰當、準確。但不難發現,這些說法或看法,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大學教學的不滿意。實際上,這些說法或看法中都包含了這樣一種認識:即目前大學教學的學術性不夠,而只是一種延長或者放大了的高中。從這個意義上看,這樣的看法與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顯然,這也從現實角度對大學教學的學術性建設提出了要求,包括進一步明確大學教學學術性的責任意識,提高大學教學的學術性水平,加強大學教學的學術性規範。

大學教師間相互聽課,本質是同行評議

文匯報:您在十年前就談論過“大學教學學術”,包括倡導要讓大學教師互相聽課、形成一種學術同行評議的氛圍,時至今日,您關於大學教學學術的看法有沒有變化?

謝維和:10年前,為了更好地提升大學教學的學術性水平,我公開發表了《相互聽課:大學教學的學術規範》一文,闡述了我對大學教學學術性的認識與研究,以及對大學教師相互聽課的分析與建議。這是我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做的一件非常正確的事情。

文章中關於大學教學學術性的定義與特點,以及對大學教師相互聽課的實質與功能的分析等看法,至今在現實中仍然是有意義的。因為,根據學術性與學術活動的基本要求,如果大學教學僅僅只是教師自我在大學講堂上的個體行為,而缺乏類似於相互聽課這樣的同行之間的相互交流,那這樣的教學就很難稱之為學術行為。無論教學內容本身多麼深奧,多麼具有前沿性,它也沒有學術性。而大學教師之間的相互聽課本質上就是一種大學教學中的同行評議。而這種同行評議也恰恰是科研行為之所以不同於教學,能夠得到大學教師重視的內在原因之一。

或許是這些觀點切中了大學教學的要害問題,而且淺顯易懂,具有可操作性,文章發表以後,很快得到了大學的積極反應。一些大學專門釋出了要求教師相互聽課的通知,有的大學領導在安排與佈置學校教學工作時也提出了相互聽課的要求等等。

但我想說的是,當前,隨著中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以及資訊社會知識的指數性發展,大學教學的學術性也有了新的內涵與要求,由此也為大學教師相互聽課的任務賦予了更加豐富的意義。

這種新的內涵與任務主要有兩個方面:

首先是對學科專業發展中海量知識與理論進行篩選與凝練的能力,即能夠精準地認識與選擇各個學科的知識體系中對學生學術發展最核心的內容,並且將它們進行科學地編排與整理,形成一種能夠得到學術界同行認可的課程與教材。

其次是短學程的教學能力,即能夠以儘可能少的學時以及更加有效的方法,將不同學科的核心知識傳授給學生,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實現相應課程的教學目標,由此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更多的時間與選項。

實際上,能否以簡潔明瞭的語言描述、傳授深奧抽象的科學理論知識,從一定意義上體現了大學教師對自身學科專業理論與知識的理解與融會貫通的程度。因此,這種短學程的教學能力也是一種學術能力。

為此,美國教育家、卡內基教學促進基金會主席歐內斯特·博耶在《學術反思:教授工作的重點領域》報告中就提出了“教學學術”的思想。他認為,學術不僅意味著探究知識、整合知識和應用知識,而且意味著傳播知識,我們把傳播知識的學術稱之為教學的學術。

顯然,這種學科知識體系的凝練,以及教學能力的要求,對大學教學啟動改革特別是適應知識爆炸給大學教學帶來的挑戰,是非常必要的。當然,這種對學科知識核心內容的凝練與教學能力的改革,同樣需要進行同行之間的交流與討論,併成為有效提升大學教學學術性的重要思路與途徑。

構建教學學術共同體,需要改變當下的大學文化

文匯報:您認為高校教學的教學學術也應該像科研一樣形成一個學術共同體,且要有相對客觀的評價機制。是否可以談一談理想中的教育學術共同體應該是什麼樣的?

謝維和:大學教學學術共同體的建設既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也是一件很難的事。

所謂簡單,指的是這種學術共同體實際上就是大學教師彼此之間關於教學工作的同行評議,其主要形式包括相互聽課等各種相互之間的交流。照理說,大學教師已經完全認可與接受了科研活動中各種形式的同行評議,包括學術論文的答辯,課題申請過程中的各種提問,以及成果發表前的匿名評審等等。所以,大學教學中的同行評議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謂難,指的是大學教師的觀念更新與思想解放,往往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其中,特別是大學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變得好像是越來越少,越來越不容易。這種相互交流的困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任課教師往往把教學看成是一種個人的活動,把教室看成是一個私人的空間。誰要去聽課,則必須得到授課教師的許可。如果沒有事先打招呼,就隨便去聽課,似乎成為了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其次,院系中相同學術領域的教師們常常不願意去聽其他同行教師的課,雖然有的教師也歡迎自己的小同行來聽課,但往往沒有人去,存在唐代思想家韓愈所批評的那種“恥於相師”的現象。而且,要讓自尊心非常強且對學術評價極其敏感的大學教師改變這種觀念,恐怕還真的不是簡單的事情。

因此,大學教學學術共同體的建設,首先是構建大學教學的學術性規範,讓大學的教室迴歸公共空間的定位,成為大學教學的學術交流的場所,讓相互聽課成為一種常態,成為大學教師的一種學術責任與義務。

文匯報:就評價而言,不同的學科之間似乎差異很大,不同的老師之間教學風格也很大,該如何賦予其一個相對客觀、共性的評價標準呢?

謝維和:不同學科的教學之間的確存在一些差異,不同教師也應該有自己的教學風格。這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但這並不妨礙大學教學學術共同體的建設。

因為,教學活動包含了兩種不同的因素:其一是科學性因素,其二是藝術性因素。就前者而言,它要求教學的內容嚴格地符合學科本身的規範,具有嚴謹性與統一性。而就後者而言,則允許甚至鼓勵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充分展現不同的風格與特色。況且,教學方式的風格也是可以相互借鑑的。正如對某些科學概念的講授一樣,這些學科概念的內容必須符合學科的規範性要求,不能天馬行空、胡說八道。而以什麼方式講授與解讀這個概念,選擇什麼樣的案例與語言等,則可以有不同的風格與特色。所以,兩者是不矛盾的。

如果從大學教學與基礎教育的教學的比較而言,由於大學教學所涉及的內容具有更多的研究性,承擔著高深知識的探索與學術性專業人才的培養,因而更加需要教師之間相互聽課等同行評議的活動,由此不斷提升大學教學的學術水平。

好的科研人員,不一定是天生的優秀教師

文匯報:學科交叉融合是大勢所趨,且我們還進一步提出對教育、科技、人才培養要一體化統籌部署,這對我們大學的教學會帶來什麼變化嗎?

謝維和: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統籌部署,為促進大學教育教學與科學研究的相互結合與協調統一,提供了更明確的政策導向,其意義是不言自明的。關鍵是在大學教學實踐中,要透過適當的操作性方式,切實地落實這種一體化的政策要求。在大學教育教學的管理中,要進一步將科學研究中大學教師已普遍接受與認可的同行評議制度,引入到大學教學中、由此提升大學教學的學術性水平,加強大學教學學術共同體建設。

文匯報:一個好的科研人員天然就是一個好的教學者嗎?從科研到教學有些什麼轉化過程,我們是否做過研究?

謝維和:從我個人的經歷與從事管理工作的體會而言,一個優秀的科研人員可以是一位潛在的優秀教師,但並不等於已經是一位優秀教師。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科研人員是其研究領域與物件的專家,而優秀教師則必須既是某個學術領域與研究物件的專家,而且還必須是教育領域與學生髮展的專家。缺乏對學生的認識與瞭解,哪怕學術水平很高,也難以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

不少老師都有體會,要上好課需要投入大量的準備時間,甚至可以說教師的備課是一件永無止境的事情,本質上是一種持續的創新活動。而且,教師的備課是不分時間地點的。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隨時隨地都在發現和收集教學資源。即使是對各個學科中的基礎課,也必須不斷更新與改革。所以,教師的教案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公共產品。有些教師一個教案講好幾年,這是不合適的。而其中的根本原因之一,仍然是大學教師的教學活動之間缺乏同行評議。可以設想的是,如果有同行評議,這樣的現象將會大大減少。



  作者:姜澎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王星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386 字。

轉載請註明: 對話清華大學謝維和:沒有同行評議的大學教學只是延長或放大了的高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