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被後人稱為兵仙,這個說法來自明朝散文家茅坤編寫的一本古籍,名字叫《史記鈔》,其中有這麼一句話:
予覽觀古兵家流,當以韓信為最,破魏以木罌,破趙以立漢赤幟,破齊以囊沙,彼皆從天而下,而未嘗與敵人血戰者。。。。。。而韓信,兵仙也,然哉!
在茅坤的眼中,韓信是歷史上用兵如同神仙一般的將領,茅坤說韓信破魏是以木罌渡河、聲東擊西之計,破趙是以拔旗易幟、背水一戰之計,破齊是以囊沙築壩、半渡而擊之計,韓信所有的勝利都是依靠奇謀妙計,而不是與敵人血戰獲勝的,所以韓信是兵仙。
成語一:兵仙神帥
自從茅坤稱韓信為兵仙開始,兵仙就專指韓信了,到了明朝萬曆45年(公元1617年),萬曆皇帝的第五個兒子瑞王朱常浩因為封地在蜀地,所以他在漢中當年劉邦的拜將臺製作了一塊詩碑,用來祭祀韓信,並在碑上書寫了“兵仙神帥”四個字,由此還產生了一個成語:兵仙神帥。指的就是韓信。
韓信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沒有領兵作戰的經驗,卻一飛沖天,戰無不勝,他出身貧寒,卻氣勢、言談不凡,他是一個軍事天才,他的出身沒有人知道,但從韓信的穿著及學識上來看,他應該出身沒落貴族。
關於韓信早年的成語有:一飯千金、一竿之微、胯下之辱。
成語二:一飯千金
一飯千金出自《史記》,這說的是韓信年輕時沒飯吃,到處蹭飯,有一次在河邊,韓信遇到了一群洗衣服的大娘,其中一個大娘看韓信沒有飯吃,於是把自己的飯糰拿給了韓信吃,韓信就這樣一連吃了幾十天,並對大娘說道:我一定會重重報答您。大娘聽了這話,反而生氣了,對韓信說:
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韓信後來被封為楚王后,為了報答當年給他飯吃的大娘,專門找到這個人,並賞賜給她千金,這是韓信知恩圖報的表現,一飯千金與知恩圖報算是近義詞,這個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事。
成語三:一竿之微
一竿之微出自清朝沈菊莊的一首詩歌:
《韓淮陰釣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還憶否?
意思是說:韓信拿千金賞賜當年給他飯吃的漂母,誰還會記得當年在河邊釣魚顯得非常渺小的韓信。這只是由一首詩引申而來,詩中的內容也是歷史上存在的。
成語四:胯下之辱
胯下之辱就很有名了,出自《史記》,這說的是韓信被家鄉的屠戶侮辱,屠戶對韓信說:你只是個膽小鬼,如果你不怕死,就用劍刺死我,如果你怕死,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
韓信仔細打量了屠戶,然後就從屠戶的胯下鑽了過去,從此整個街上的人都笑話韓信是膽小鬼,但韓信一點也不在乎,最終韓信封了王,還專門找到了當年那個侮辱他的屠戶,不僅沒有處罰這個人,還給他官做,並對別人說:
這是位壯士。當年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殺掉他沒有意義,所以我忍受了一時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胯下之辱顯示了韓信的胸懷寬廣,思路與別人不一樣,目的明確,不做無意義的事,才最終成就了功業,胯下之辱後來引申為可以忍受任何侮辱而成就大事的人。
韓信出山後,先投靠了項梁,項梁戰死後,韓信跟了項羽,但是項羽本身軍事能力超強,並沒有重用韓信,韓信於是離開項羽投靠了劉邦,經過夏侯嬰和蕭何的推薦,劉邦重用了韓信,之後,劉備給了韓信一支軍隊,在北方開闢第二戰線,韓信在這個過程中創造了一系列的成語故事,可以說這些成語故事就代表了韓信的一生,包括他的死。
成語五:國士無雙
國士無雙出自《史記》,是蕭何推薦韓信時對劉邦所說的話,蕭何經過與韓信的交談與相處,認為韓信是國士無雙,所謂國士無雙的意思就是說一國之中獨一無二的人才,蕭何對劉邦說,如果你想統一天下,就得用韓信,如果你只想待漢中,可以不用韓信。
之後,國士無雙就成為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國家獨一無二或者非常傑出的人才。
成語六: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出自史記,原話是韓信對劉邦所說,用來形容項羽的話,韓信認為項羽的為人像婦人一樣,表面上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把自己的食物分給手下人,卻不捨得封賞功臣,這就是婦人之仁。
婦人之仁與優柔寡斷有著相似的意思,後來引申為像婦人的心腸一樣軟弱,而不懂得顧大局、識大體。
成語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這個成語出自元朝的戲曲,雖然這個成語很有名,但在歷史上並不存在。是戲曲家之言,不是歷史。
元朝戲曲作家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完三秦,劫取五國。
總有人認為還定三秦之戰是韓信出山的首戰,實際上並不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也不是韓信的計謀,韓信在協助劉邦攻打關中時確實提供了計謀,但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並不是韓信,而是趙衍,因為劉邦率軍無法攻克陳倉,被章邯堵在了陳倉,而趙衍給劉邦獻了一條計,說有一條小路可以繞到陳倉後面,於是劉邦派了一支軍隊從小路繞到陳倉後面,然後前後夾擊,才打敗章邯挺進關中。
韓信在還定三秦之戰中充其量就是劉邦的謀士,歷史上韓信沒有還定三秦的指揮作戰記載,此戰是劉邦指揮的。但由於韓信名氣大,能力強,所以元朝的戲曲家創造了這麼一個成語,扣在了韓信的頭上,這個成語是虛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