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5年4月,劉邦率領的五十六萬大軍在睢水之戰中慘敗給僅有三萬兵力的項羽,使本來倒向漢王的諸侯紛紛叛漢,投向項羽的懷抱,劉邦命令韓信進攻這些背信棄義的諸侯,掃清自己背後的隱患,如魏國、趙國、代國、燕國、齊國都在此列。
八月,韓信攻魏,以疑兵之計,繞過魏軍主力,攻入魏都安邑,俘虜魏王豹,滅魏國;迅速擊敗代國,擒代王夏說;在井陘口背水列陣,以兩萬人一舉擊敗二十萬趙軍,滅趙國,俘虜趙王歇;派人勸降燕王臧荼,燕國投降。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連滅四國。接下來便把目標轉向了項羽在北方唯一的盟友齊國。
當時的齊王田廣已經在劉邦使者酈食其的勸說下,有意投降漢王,但韓信手下謀士蒯徹勸說韓信打下齊國,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據地,韓信進攻齊國駐守歷下的軍隊,趁齊軍大舉支援時,派主力很快攻佔齊國都城臨淄。出逃的齊王認為劉邦背信棄義,於是向項羽求救,項羽為了保住自己在劉邦後方的最後一位盟友,派手下大將龍且(ju)率領二十萬楚軍援救齊國。
能征善戰的龍且是項羽最為信任的大將,而他率領的二十萬楚軍也是項羽好不容易才湊齊的——畢竟,一年前的項羽攻打劉邦,僅僅率領了三萬人。龍且的二十萬大軍兵臨濰水,意圖一舉殲滅人數遠少於他的韓信,他沒想到的是,精通地理的韓信,已經在眼前的濰水給他設好了死亡陷阱。韓信命人在濰水上游用沙袋阻塞河水,再誘敵渡河,趁楚軍涉水時,掘開上游沙袋,渡河的楚軍頓時被洶湧的河水淹沒,韓信趁機回軍反擊,一舉殲滅二十萬楚軍,並陣斬龍且。這場“濰水之戰”成為韓信以少勝多的又一個經典戰例。
失去援軍的齊國兵敗如山倒,很快七十餘城被韓信平定,齊王田廣被俘,只有齊相田橫率領五百士逃亡海上。志得意滿的韓信向劉邦進表,要求封自己為代理齊王,以便能名正言順地鎮守齊國,劉邦得知後大怒,認為韓信野心勃勃,想要叛漢自立,張良、陳平勸說劉邦,如果此時拒絕韓信,將會把他推向項羽一方,到時候在項羽、韓信的合兵夾擊下,天下沒有人擋得住。劉邦見狀只得下令,封韓信為齊王。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齊王韓信、梁王彭越一起攻擊楚國,並把指揮大權交給了韓信,在漢軍、齊軍、梁軍的夾擊下,項羽支撐不住,退到垓下,被韓信以“十面埋伏”層層圍困,十萬楚軍被全殲,項羽在烏江自刎。此戰之後,韓信的兵權被剝奪,該封為有名無實的楚王,並且在第二年就將韓信抓捕到長安,貶為淮陰侯。最後以謀反的罪名將韓信處死,夷滅三族。
韓信究竟有沒有想過謀反?從史料來看應當是沒有。當韓信就任齊王,兵強馬壯的時候,他沒有背叛;在謀士蒯徹勸他背漢自立時,韓信不忍背叛;在項羽派人勸說韓信倒向楚國,將來平分天下時,韓信一口拒絕。那麼我們今天以上帝視角來做一把事後諸葛亮的話,韓信該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其實就算是韓信擔任齊王,兵力最強的時候,齊國的國力也遠遠不如楚漢兩國,這種國力上的差距不是幾場勝仗能扭轉的,項羽便是榜樣,雖然擊敗劉邦多次,但項羽治國水平低下,楚國國力日漸衰落,最後還是以敗亡告終。韓信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在齊國慢慢發育,同時坐山觀虎鬥,看劉邦和項羽爭鋒,如果能形成楚、漢、齊三國鼎立的局面且穩定下來,那麼第一個滅亡的,應當是劉邦的漢國,因為相比較項羽、韓信這兩位年輕人,劉邦實在太老了。
劉邦僅僅比秦始皇小了三歲,起兵時就已經年過五十,一統天下時已經54歲(前256年-前202年);項羽比劉邦小了24歲,自封西楚霸王時不過26歲,烏江自刎時年僅30歲(前232-前202年),韓信同樣年輕,受封齊王時只有27歲,被殺時35歲(前231年-前196年)。如果韓信能促成三國鼎立的狀態,那麼韓信只需要和項羽熬死劉邦,滅掉漢國便不是什麼難事,接下來就是兩位年輕的軍事天才的比拼(劉邦死於前195年,項羽、韓信分別37、36歲)。但韓信在殲滅20萬楚軍的濰水之戰,就毀掉了這種可能,損失了大將龍且和二十萬大軍的項羽和楚國,國力急轉直下,從此開始被劉邦壓制,只能依靠項羽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扭轉形勢,到了軍事能力同樣出眾的韓信參戰,項羽便難逃失敗的命運了。如果韓信在面對龍且的二十萬楚軍時,不是將他們全殲,而是選擇擊潰,招降大批俘虜,再放龍且帶領殘兵敗退回楚國,那麼不但自己的實力大大增強,項羽的損失也會減小很多,對於最後促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大有幫助。當然,這並非是說韓信韜略能力不足,僅僅只是筆者站在上帝視角開的腦洞,博君一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