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志獲悉,智慧家居品牌螢石網路科創板上市已獲稽核透過,距離上市僅一步之遙,如無意外,海康將收穫第一個上市子公司。
從2021年12月13日,上交所正式受理螢石上市材料,到如今上市審批透過,已經過去175天。而從螢石出生到成年,卻花了整整9年。
2013年,海康正式成立安全智慧生活品牌“螢石”,當年即推出了首款智慧攝像機“小熊貓”C1,並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
同期,海康另外成立了網際網路業務中心,推出螢石物聯雲平臺,主要服務於螢石智慧家居攝像機的接入。
2016-2021年,「螢石」先後推出了智慧門鎖、兒童機器人、門鈴等多款產品,拓展智慧家居場景;併發布了“1+4+N”智慧家居IoT業務體系,其IoT物聯雲平臺接入裝置數量破億,月活使用者突破3500萬。
2021年12月13日,螢石正式提交招股說明書,並獲上交所受理。
2、兩大核心業務:硬體+平臺招股書顯示,2021年,螢石網路實現營收42.37億元,淨利潤4.51億元,實現4連增。
截至2021年,螢石共有3802名員工,其中有1119名研發人員,佔比29.43%。
而在研發投入方面,2021年,螢石研發投入為4.9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11.57%,已有49項授權發明專利及74項軟體著作權,以及在申請發明專利280項。
目前,螢石網路主營業務分為“智慧家居硬體產品”與“螢石雲平臺服務”兩大板塊。
硬體產品方面:
螢石針對差異化的家居場景,提供差異化的解決方案,以智慧家居攝像機、智慧入戶、智慧控制和智慧服務機器人為核心,打造了“4+N”的智慧家居產品體系。
例如,在居家安全方面,有智慧家居攝像機、紅外探測儀、門磁感測器、火災探測器、聲光報警器等視覺類和感知類產品;而在入戶安全場景下,則有智慧門鈴、智慧貓眼和智慧門鎖等產品。
2021年,其智慧硬體銷量已接近2000萬臺。
2021年,螢石在已有AI開放框架的基礎之上打造了演算法商店,使用者可以根據應用場景的需要自主選擇AI演算法, 以快速定製家居或類家居場景的解決方案,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對AI演算法進行更新替換。
未來,螢石也計劃逐步引入第三方開發的AI演算法,滿足使用者的多元化需求。
平臺方面:
螢石雲平臺服務主要分兩塊,分別是“IoT開放平臺”和“軟體開放平臺”。
2020年5月,螢石開始建IoT開放平臺,釋出了Wi-Fi模組、藍芽模組和影片模組等多款模組產品,正式對其他第三方品牌的硬體裝置開放接入。
這些模組包含了螢石物聯雲平臺的接入協議、AI演算法和安全程式等,合作廠家可以將這些模組嵌入到自家的智慧硬體整機中,從而快速接入到螢石物聯雲平臺,並由公司提供持續的裝置接入和運維服務。
IOT開放平臺之外,針對行業客戶在複雜場景下解決方案的開發需求,螢石打造了軟體開放平臺。
該平臺嵌入了智慧控制、智慧感測等IoT元件,以及影片監控、影片分享、音影片互動等視覺化管理能力元件,軟體開發者、系統整合商等可以利用螢石開發的 API、SDK、SaaS元件等技術工具開發SaaS層的應用程式,構建商超、工地、農場、社群等複雜場景下的解決方案。
截至2021年,螢石物聯雲平臺接入IoT裝置達到1.59億臺,平臺註冊使用者超過9500萬,月活躍使用者超過3500萬,螢石開放平臺註冊的境內外行業客戶超過20 萬名。
3、線上線下聯動,籌資發展新專案螢石的產品分線上線下兩種方式進行銷售。
線上主要透過電商平臺自營模式及線上B2C模式在天貓、 亞馬遜、京東及公司官方商城等平臺銷售。
線下則分兩種方式:一是開設旗艦店、體驗店直接銷售;二是開發了以電信運營商、房屋裝修公司、系統整合商為代表的專業客戶,通過後者觸達消費者。
而對於此次上市籌集的資金,招股書顯示,螢石將主要投資4個專案,分別是螢石智慧製造重慶基地專案、新一代物聯網雲平臺專案、智慧家居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專案,以及螢石智慧家居產品產業化基地專案,總投資額為44.13億元。
結語螢石成立至今已過9年,從一個內部創新專案,成長為估值數百億的“大公司”:業務覆蓋國內外多數國家,營收淨利連續實現快速增長。
此次上市,螢石將迎來新的征程。雷峰網雷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