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的代言資源在圈內一直是天花板似的存在,不僅諸多品牌方願意與之合作,後續的贊助推廣更是延伸到一博的常駐綜藝中,足以見得品牌對其連帶效益的滿意。
從爆紅後團隊接代言的風格看,大多是以快消品和國民度為優先條件,所以品牌方提出的銷量指標自然是以頂流藝人的要求來,同時期如果只有一家快消品有銷量要求也不是什麼大事,龐大的粉絲基數足以撐起。
但當幾十個品牌代言一起襲來的時候,粉絲能內部消化的份額就非常可觀了,再有其他雜誌銷量所需要的時尚影響力,光顧著快消代言的粉絲們同時還要顧及雜誌銷量的成績,這種高強度的割韭菜行動確實有些操之過急。
甚至在去年很長一段時間裡,王一博的個人賬號動態幾乎都被各種代言官宣佔據,與粉絲之間也就更加微妙,直到這些短期的快消代言陸續約滿,忙著氪金的粉絲們終於可以停下,不過這對其他持觀望態度和正在合約中的商家卻不太友好。
因為飽和的代言資源導致品牌與王一博約滿後都沒有繼續續約,前期的銷量成績確實很驚豔,但粉絲逐漸疲軟的購買力才是關鍵,並且還有代言結束後的過渡期,貿然選擇競品代言必然會遭到各家品牌的不滿,但遲遲未有新代言官宣的王一博也會被質疑商業價值下滑。
陷入兩難的一博只能陸續將代言目光放到了高階品牌,沒有快消的高要求,也沒有頂奢長時間的考察期,同時也能迅速扭轉商業形象,這也不妨是個不錯的方向,大家覺得王一博的粉絲購買力下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