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裡經常會提到“氣”這個概念。比如,你去看中醫,醫生會告訴你,“氣虛”或者“氣血雙虧”。血,這個概念我們很好理解,因它看得見,摸得著,惟獨這“氣”,卻是很難理解。
中醫學認為,氣在生命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體的生長、發育、衰老、死亡和疾病的發生發展都與氣的盛衰、運動變化有關。《難經八難》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
氣虛的人有哪些表現
打個比方,您看過氣球沒氣的時候是什麼狀態嗎?對,發蔫了,表面產生了很多的褶皺。氣虛的人也是如此,手指肚通常是癟的,並有褶皺。而正常人的手指肚很飽滿紅潤。另外氣虛的人還有一個表現,就是說話聲音小,不洪亮,接不上氣來。對身體而言,氣虛比血虛還虧的嚴重。
山藥一味: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
山藥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藥用歷史,早在漢代,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就收載有山藥。
山藥自古就被視為老幼兼宜、物美價廉的食療佳品,受到人們的喜愛。朱熹讚美山藥色似玉,香似花,甜似蜜,味似羊羹。陸游也在詩中誇讚食用山藥味道甜美,連酒宴的“八珍”也不願再吃了。
山藥在古代的本草文獻裡面,叫薯蕷,一直到了唐代,因唐代宗名李豫,“蕷”與“豫”同音,為了避開帝王名諱,只好改“蕷”為“藥”,改稱“薯藥”。
後來到了宋朝,又因宋英宗名趙曙,這“薯”字又犯了忌諱,只得又把“薯”字改成“山”字,從此以後,“薯蕷”就成了“山藥”。至此為止,名字改的面目全非,而“山藥”這個名字也總算確定下來了。
成書於兩晉時期的《名醫別錄》指出“薯蕷生嵩高山谷”,指出山藥的主要產地在河南地區。到了明代《救荒本草》就記載“人家園圃種者……懷孟間產者入藥最佳”。
懷孟指的是懷慶府到孟縣這一帶,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溫縣、武陟、孟縣、博愛、沁陽這一帶,說明至少在600多年前這一帶就開始種植山藥了,而且以這一帶人工種植的藥效最佳。因為這一帶屬於古懷慶府,故稱為懷山藥,是大名鼎鼎的“四大懷藥”(懷山藥、懷地黃、懷菊花、懷牛膝)之一。
山藥的藥用價值
山藥,味甘,性溫,或曰,甘平。入肺、脾、腎三經。功能健脾、補肺、固腎益精。可廣泛應用於:
1、用於脾胃虛弱,食少倦怠,便溏久瀉,小兒營養不良等。民國時期有一位中醫大家叫張錫純,他曾經治療一青年女性,腹瀉1月餘而不止,病情危殆,諸醫束手,家人已經在準備後事。後來請張錫純診治,予以一種藥物研成細粉,煮粥服下,兩日腹瀉即愈,又服用幾日,身體完全康復。這味藥就是山藥。
2、用於肺虛久咳,虛勞咳嗽。
3、用於腎氣不足,腰膝痠軟,夜尿頻多等。
《神農本草經》載:山藥味甘溫,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山藥色白入肺,味甘歸脾,液濃益腎,能滋潤血脈,固澀氣化,寧嗽定喘,強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
山藥的藥性非常的平和,作用相當地緩和,性平力緩,它本身就是一個食品,藥食兩用。對於脾虛的老年人或者小孩來說,就需要甘潤、平和的山藥去養。不會增加脾胃負擔(虛不受補)。
其次在這個補氣藥當中,山藥是一個營養比較豐富的,所以對於一些營養不良的體虛患者,它還兼有另外的意義。中藥的補虛藥和西藥的一些所謂的營養藥,這個概念不一樣的,中藥的補虛藥,更多的是強調扶助正氣,振奮的是功能。
受寒初期用懷山藥,把脾肺之氣也一起補補
眼下天氣寒冷,很多人容易患上外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風寒感冒。我們把風寒剛剛來到體表,侵襲體表稱之為風寒感冒的第一階段,這個時候的表現為身上發冷,容易出雞皮疙瘩,打噴嚏,流清鼻涕等等。如果能夠抓住這個階段,及時的干預一下,就能夠把感冒消除了。
取懷山藥粉15-30克,用一點點溫水,調成糊狀,然後用滾燙的開水倒進去,迅速攪拌,這時候就變成帶著熱氣的山藥糊。稍微放溫一點,把它喝下去,一來扶助正氣,山藥大補脾肺,正氣補足,就能把寒邪趕出去;二來,它又能夠溫熱,喝一碗熱湯下去,身體微微出點汗,這時候倒頭睡一覺,第二天一早起來,身體就恢復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