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味藥,上治口瘡,下治尿熱,還治療小兒夜啼、磨牙、口瘡,收好
大家好,我是中醫劉醫生
中醫認為養生要遵循四季、節氣的變化,講究天人相應。
我們春天需要養肝,秋天要養肺,冬天要養腎,一年四季都要養脾,夏天呢,夏天就要好好養心。
夏天我們的心氣相對比較旺盛,心火相對比較猛烈。尤其是平時陰虛的人,在夏天特別容易上火。
很多都有類似的經歷,在夏天吃些辛辣的食物或者熬夜,就容易上火,口腔潰瘍、舌頭上長瘡,有的人還特別容易小便出現問題,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的症狀。
根本原因就是心經積熱導致的,心開竅於舌,其華在面,所以會有面紅口渴、口舌生瘡,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火可以下移到小腸,而小腸的功能是分清泌濁,與水液代謝有關,小腸有就會導致小便不通暢、尿痛等症狀。
在宋代就有一個方子專門治療心火積熱、下移小腸導致的口舌生瘡、小便赤痛,就是出自《小兒藥證直訣》的導赤散。
導赤散組成:生地黃15克、木通9克、甘草梢6克、竹葉6克
生地黃是被曬乾的地黃。《本草綱目》說“地黃生則大寒,而涼血,血熱者需用之,涼血滋陰降火。”生地一方面可以滋腎陰,引腎陰來滋潤心火,使心火下炎,另一方面能夠清熱涼血,直接血中之熱。
木通性味比較苦寒,入心與小腸經,上清心經之火,下導小腸之熱,可以使熱從小便中排出。
竹葉性味甘淡,清心除煩,淡滲利竅,能夠導心火下行。一方面可以清心火,另一方面可以利尿通淋。
生甘草梢為甘草根的末梢部分或細根,瀉火解毒,利尿通淋。用於熱淋,小便短少,陰莖中疼痛,胸中積熱。可直達莖中而止痛,並能調和諸藥,還可防木通、生地之寒涼傷胃。
諸藥相伍,苦寒相合,既能清熱涼血,又利水通淋。由於利水與益陰並重,所以滋陰不戀邪,利水不傷陰,瀉火不傷胃。
其實,導赤散不僅能治療口腔潰瘍、小便赤痛,還可以治療小兒夜啼、磨牙、鵝口瘡、尿床等各種病症。
導赤散出自《小兒藥證直訣》,是兒科專家錢乙專為兒童所設,專門治療小兒心熱的。
這其中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醫案故事,是關於明代兒科專家萬全運用此方的醫案。
故事是這樣的,在明代有一個姓張的縣官,他的兒子在還不滿一週歲時,整天沒有緣由得啼哭,晝夜不停。
張縣官請大夫來看,按按肚子,小孩哭得更響,於是認為是腹痛,開理中丸溫中止痛,吃完沒效果,結果哭得仍響。後來又問得小孩拒乳不食,於是診為傷食。開了清脾胃伏火的瀉黃散,結果吃完還是沒效果。
無奈,張縣官只好請來了當地有名的兒科專家萬全來看診。
萬全大夫經過詳細診察,否定了前醫的錯誤診斷,他指著患兒的臉對其縣官父親說:“若是腸痛,臉面應當發青;若是傷食,臉面應當發黃。而其非青非黃,故非腸痛或傷食。”
萬全發現孩子的臉色發紅,就告訴張縣官,你兒子現在腮紅面赤,是因為心火旺盛導致的啼哭。於是就用錢乙的導赤散加燈芯、黃芩、黃連、麥冬來治療。
結果,到了第二天,萬全還沒去複診時,張縣官先來了,說孩子還是啼哭不已,言語中帶著責備的意思。
萬全去了張縣官家裡,仔細診察一番,心裡鬆了口氣,告訴張縣官“公子前數日之哭,是為熱煩心神;而昨夜之哭,是熱退思乳,而貴府乳母未歸,非哭熱也,哭飢也,哭乳也,哭食也。”
縣官鼓掌大笑道:“萬先生所言極是,剛才乳母歸來哺乳,哭即止矣。”
看見,導赤散治療心火旺盛的效果極佳。
導赤散對小兒夜啼、磨牙、口腔炎、鵝口瘡、口渴喜冷飲、小便赤痛都有很好的療效。
關於小兒夜啼
如果是心經積熱,通常會有啼哭時哭聲較響,見燈尤甚,哭時臉赤唇紅,煩躁不寧,身腹均暖,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指紋多紫。
適合用導赤散清熱涼血,利水通淋。
關於磨牙
睡覺磨牙,舌頭是一定會跟著動的。心開竅於舌,心屬火,所以舌頭動,與心火有關。
舌頭動,是因為牙在動。由於牙為腎之屬,所以治療磨牙,又常運來腎水,克漫延的心火。
導赤散生地滋腎水,木通清心火,竹葉導心火下行,生甘草梢瀉火解毒,正是治心經有熱的有效方劑。
關於口腔炎,鵝口瘡,小便赤澀刺痛
內經說:諸痛瘡瘍皆屬於心。心火循經上炎,故見心胸煩熱、面赤、口舌生瘡。
《醫宗金鑑》說,“心與小腸相表裡,口糜舌瘡、小便黃赤、莖中作痛、熱淋不利等證,都是心移熱於小腸之證。”
木通上清心經之火,下導小腸之熱。竹葉導熱下行。生甘草梢利尿通淋,生地黃滋陰降火。對付上述之症,不是問題。
故溼熱內蘊型前列腺肥大,以尿頻尿急,尿少而黃,莖中灼熱澀痛,兼見大便秘結,口苦沾膩,舌紅苔黃等為辨證,也適合此方。
而急性泌尿系感染,多由於溼熱下注,侵犯腎及膀胱,下焦氣化不利所致,一般以尿頻尿急尿痛為表現,也適用於此方。
關於口渴,想喝冷水冷飲。
火熱之邪灼傷津液,故見口渴、想喝冷飲。
竹葉木通清心之熱,生地在外圍滋陰,就像一陣徐徐的清風,避免竹葉木通的功夫白費,這邊清心除熱,那廂卻出大太陽,以至前功盡棄。
這四味藥,上治口瘡,下治尿熱,還治療小兒夜啼、磨牙、口瘡,太神奇了!
我是中醫老劉,專著中醫科普
記得點贊 轉發 關注!
健康問題可評論留言,儘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