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分為內溼和外溼,內溼和脾不好、食物未能完全運化有關,外溼多是環境因素所致。但內溼和外溼不是割裂的,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常常是內溼和外溼共存。
外溼多,將壓迫脾,干擾脾的運化,脾不好,又難以運化溼氣。如此惡性迴圈,溼氣就會反覆去不掉,且越來越嚴重。體內溼氣是否嚴重,可以從多個方面看出來,比如頭暈昏沉、四肢沉重、吃不下飯、舌苔厚膩等。
但更易被忽視的方面,則是雙手的變化,溼氣重對雙手的影響也是很多人的煩惱所在。那麼,溼氣重是如何反映在雙手上的呢?
手指上長出很多透明的水泡,有瘙癢感,屬於溼疹的一種。從現代醫學的角度看,溼疹的原因是不清楚的,但從中醫角度看,溼氣重和溼疹是有關的。夏季溼疹高發,就是和外界環境溼潤,溼氣大有關。
一些體質好的人,隨著夏季結束,氣候變得乾燥,體內溼氣減少,水泡會消失瘙癢感也會減輕。所以很多人對手上的這種表現並不會在意,也有人把它當成皮膚病治,卻無法消除內在的溼氣。
每年夏季,溼疹反覆來,就不能簡單地當成是皮膚病,而要考慮是溼氣重的問題。尤其是一些人手指還會脫皮,更能反映出體內的溼氣增加了。
雙手脫皮不排除和體內養分匱乏是有關的,一些人缺少維生素B,皮膚就會有炎症。皮膚上的炎症,在手上的反應就是雙手脫皮。所以,很多人就會靠補充維生素來應對手掌脫皮,結果發現脫皮依然好不了。
此時就需要考慮是溼氣重的原因,體內溼氣淤積於脾胃,不能有效運轉,脾會虛。脾虛的人既會導致體內的營養匱乏,出現營養不足的問題,也會導致皮膚角質層受損,出現大量脫皮。一些脫皮嚴重的人,雙手還會有疼痛感。
對於手掌脫皮嚴重,已經有疼痛感的人,可用一些藥塗抹。但更應注意平時的防護,比如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不接觸洗潔劑、洗衣粉、肥皂等物質,同時不可用熱水燙洗,不可撕扯已經破損部位的皮膚。
溼氣累積於關節,會引發水溼滯留,使得關節部位有腫痛感。一些人的關節炎實際上就是溼氣沉積惹得禍,也是在夏季雨水多的時候會有強烈的疼痛感。
人的手指也是關節的集中地,同時也是溼氣最易累積的部位。在溼氣重時,手指關節也會有刺痛感,甚至會影響到關節的靈活性。
溼氣重和脾虛是密切的相關的,在祛溼的同時就需要健脾。夏季是出汗季節,也是祛溼健脾最容易的季節。溼氣的一個有效排洩途徑就是出汗,只需要利用晚上下班時間,跑步半小時就能起到健脾祛溼的效果。
脾虛溼氣重,不僅影響到一個人的消化系統,也不只是影響到皮膚、排便等方面,就連雙手也是如此。人的雙手是平時用得最多的器官,雙手脫皮、長有水泡、瘙癢、疼痛,日常活動受到影響的同時,也會使得雙手變醜。試著從健脾祛溼開始調理,雙手將會美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