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般几岁开始意识到自己是“男孩子”或者“女孩子”?因为性别意识不仅仅是孩子们自称“男孩子”或者“女孩子”,而是这个标签是和社会群体联系起来,影响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行为。也就是说,他们怎么看待自己,怎么和他人交往都会和这个性别认同联系起来,可见,性别意识的发展在孩子的发展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知乎日报: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性别意识的?
性别意识的发展当然和生理因素是分不开的。同时,很多心理学家也提出了社会环境(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影响。
比方说,social learning theory 认为,孩子们先有行为,然后才有性别意识。幼儿园的小朋友通过和他人交往的过程,模仿和观察别人的行为,并且在周围的环境,比如父母,或者同伴,鼓励他们的符合性别的行为,不鼓励不符合性别的行为,通过这些强化和惩罚,他们慢慢理解了和性别有关的行为,然后逐步整合这些行为和对性别的认识,进而发展出自己和性别有关的看法。
与之相反,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 则认为,自我的性别意识的建立早于行为。这一派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认识到性别永久性,也就是说,他们认识到,我的性别不会因为我换了发型,衣服,或者我玩什么玩具就会改变我的性别。获得了性别永久性的儿童会利用这个来指导他们的行为,就是说,他们的行为符合他们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我想大家可能也常常观察到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没有性别永久性。他们会说:我的老师是个女孩子,因为她有长头发。哪一天这个老师换了短头发,孩子们会一下觉得很困惑。当你问一个女孩子:“等你长大了以后,你有可能变成爸爸吗?”她们极有可能回答:可以。一般认为儿童到 6 岁以后才掌握性别的永久性。大量研究发现,性别永久性的认识对一些学龄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态度有影响,但是总体上,性别永久性对性别行为影响不是很大,6 岁之前,儿童已经通过观察和奖赏,已经获得了一些符合性别的行为。
所以,gender schema theory 结合了前面两种理论,认为儿童一方面通过观察他人获得和性别相符的行为,另一方面,自己也在不断建立对性别的认识和理解。
那么,到底孩子几岁有了性别意识呢?
Zosuls 和同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宝宝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性别的信息。当宝宝第一次称呼自己“男孩子”或者“女孩子”,也就是说,知道性别标签了,我们认为,从那时开始,他们会利用性别来区分自己的性别,区分别人的性别,从而会有目的的运用性别的知识和信息。当 2 岁的孩子指着自己说:男孩子,这不仅仅是他在词汇上的进步,也意味着他理解了他是属于“男孩”这个社会群体,知道一些“男孩子会做什么?”这样的信息,进而也会模仿符合性别标签的行为。
她们的研究发现,18 个月 - 2 岁之间,大部分宝宝已经会使用“男孩子”或者“女孩子”这样的称呼。这跟他们语言的发展和物品分类的发展是同步的。2 岁的孩子使用“男孩”或者“女孩”的称呼时,这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他们理解了这是一个种类,有一定的特征。当然,2 岁的孩子对性别的理解还是很简单和表面的。比方说,他们会觉得,“男孩子短头发,喜欢玩汽车”等等。而且她们还发现,女孩子理解性别类型比男孩子要早得多。具体原因还有待继续研究。
她们还通过对玩玩具来观察宝宝是不是有了最初的性别意识。研究小宝宝就是比较困难哈,因为他们不能头头是道告诉别人,我是这么想的。17 个月,21 个月的男孩子,玩卡车远远多过女孩子。而 21 个月的女孩子,玩娃娃远多过男孩子。所以 21 个月的宝宝,已经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选择社会上认同的符合自己性别的玩具。而且在这 4 个月当中,如果他们越来越认识的不同的性别,以及越来越多地用“男孩子”或者“女孩子”来指代自己,那么,他们就越来越多地选择符合性别类型的游戏和玩具。这说明,2 岁的时候孩子们的性别类型的理解和认识和他们性别类型的行为是互相关联的。
所以,通过宝宝的语言发展以及对他们游戏的观察,很有可能 2 岁之前宝宝就认识到,性别这个社会类别,以及这个社会类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