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导语

春秋时期或许是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一段,中国两千余年的思想根基诞生于这个时代,孔子、庄子、墨子、老子、孙子等一大批思想的开拓者都出现在春秋。春秋也是中国历史上巨变的时代,周王失尊,群雄并起,霸业的兴衰更替成为了春秋历史的主要内容。而你方唱罢我登台,城头变换大王旗,无休止的战争,这一切的开始都源于一场战争,一场让周天子威信扫地的战争。

一切战争的导火索

公元前758年,郑国的第二任国君郑武公为了巩固在周王室心中的地位,就决定与扶持平王上任的申侯联姻,娶了申侯的女儿武姜为妻。武姜嫁给郑武公的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儿子,不过这次的生产并不顺利,正常婴儿在出生时是头先出来,但武姜这个儿子却是脚先出来。饱受难产之苦的武姜对这个儿子一点也不喜欢,就取名为“寤生”,就是“逆生”的意思。三年后她又产下了第二个儿子叔段。很明显,叔段受到母亲的宠爱,而寤生却被冷落了。

武姜想让次子叔段继承君位,她三番五次请求郑武更换君位继承人,但郑武公并未理会。而寤生一出生就遭人冷落,年轻的外表下早就养成了成熟的内心。他小心谨慎,不让别人抓住对自己不利的把柄,他的谨慎为自己取得了胜利,武姜的阴谋最后并没有得逞。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武姜画像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不足十七岁的寤生顺利登上了君位,史称“郑庄公”,同时他也是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风云人物。郑庄公的弟弟叫叔段,武姜没能让叔段顺利地当上国君,就让郑庄公把京城封赏给叔段。按照周代,臣子的封地是不能超过国都面积三分之一的,然而这座城市的面积几乎与国都面积相同,这是违背礼制的。可是郑庄公最后却答应了他母亲的要求。

武姜在朝中有不小的势力,对于刚刚上任的郑庄公来说,拒绝就代表与自己的母亲作对,且不说现在郑庄公的根基不牢,就是违背孝道也足以让郑庄公身败名裂,甚至还有可能下台。而且把叔段调离国都就可以让其远离政治中心,郑庄公就可以安心的培养自己的势力。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叔段画像

正所谓“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叔段来到封地后,自认为有母亲撑腰,尤其是郑庄公统一把京城封赏给他后,叔段就更加自大了,他毫不掩饰地培养自己的势力,还将京城扩建的比郑国国都还要大。对于叔段的所作所为,郑庄公毫无反应,就像没有发生一样,在叔段洋洋得意的同时,郑庄公先是继承其父担任了周王朝的卿士,提高了政治声望,在必要时还可以调动周王室的军队。郑庄公还打造出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吞并了东部的小国戴国,还击败了鲁国。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在位的第二十二年,叔段在京城公然反叛。不过当叔段刚刚行动,郑庄公就掌握了叔段的动向,早就做好迎战准备的郑庄公命令公子吕率二百辆战车和五千人直扑京城。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叔段逃离路线

这次迅雷不及掩耳的反击,瞬间打乱了叔段的战前准备,偏偏不巧的是京城的百姓又起来造反。在外有大军,内有造反的情况下,叔段的叛乱还没正式开始就被郑庄公镇压下了。叔段逃到了鄢邑,郑庄公的军队很快尾随而至。叔段只好远走他乡,到共国寻求政治避难,他的儿子公孙滑则逃往卫国。

不过这场郑国内部的动乱所引发的一系列事情帮助郑庄公成为了春秋的第一位霸主。

郑国做大,周王室忌惮

对于郑国内部的事情,卫国的卫桓公一直在密切关注。自从郑国崛起后,因为与郑国接壤,卫桓公就觉得郑国威胁到了卫国的安全。卫桓公希望郑国的政治暴动可以削弱郑国的实力,却没想到这场叛乱一点火星都没有爆发出来就结束了。于是在叔段逃到共国后,卫桓公就打着支持叔段的名义,公开向郑国宣战。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春秋初期形势图

对于战争,卫桓公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立国的时间不代表国力的强弱。因为郑庄公是周朝的卿士,在与卫国作战的同时,还把周天子的御林军也拉进了战场。在军事与政治上,郑庄公都占据了主动权,卫桓公没能削弱郑国,反而被郑庄公打到了卫国境内,玩不动的卫桓公只好停战。

正所谓一报还一报,卫桓公支持郑庄公兄弟俩搞对立,却没想到报应到自己身上了。公元前720年,卫桓公的弟弟州吁弑卫桓公自立,为了转移国人的注意力,他再次与郑国宣战。比起哥哥卫桓公,州吁还是比较聪明的,他知道郑庄公有“天子”这张大牌,为了确保胜利,州吁就拉来了宋国作为卫国的盟友。

宋国之所以参战也是因为与郑国关系破裂了,宋国在国君的争夺上是宋殇公继位,而竞争者公子冯就逃难到了郑国。郑庄公正想向东扩张地盘,于是就收留了公子冯,还扬言要帮公子冯把权力从宋殇公手中夺回来。有了这场原因,再加上州吁许诺盟主的位置给宋殇公,宋殇公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宋、卫、陈、蔡四国军队耀武扬威地杀入郑国境内。小心谨慎的郑庄公关起城门,采取乌龟战术,就是不肯出城作战。四国军队在郑都东门折腾了五天,最后无功而返。在春秋初期,因为物资和人口等因素的限制,所以战争的规模都不是很大,持续时间也不长。

为了进一步扩大反郑联盟,宋殇公又拉拢到了鲁国参战。鲁国的参战对郑庄公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宋殇公在上次无功而返后,把进攻的时间改为秋收时节。这个时间的选择让精明的郑庄公也吃了败仗,如果龟缩城内,那么城外的粮食就会被掠走。为了保护粮食,郑庄公只得硬着头皮出城迎战。

这么一来,战场的主动权就不在郑庄公手中。五国联军轻松地打败了郑国,郑庄公只得在城头上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把粮食收走了。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影视剧中的郑庄公

老天很快就给了郑庄公报仇的机会,卫国再一次爆发政变,州吁被忠于卫桓公的老臣石碏杀死,卫桓公的弟弟子晋被立为国君。卫国的动荡给郑庄公提供了机会,郑庄公当机立断挥师偷袭卫国。打败卫国之后,郑庄公转而进攻宋国。

郑庄公再次以周王朝卿士的身份调用周王室及听命于周王室的部队。率军直插宋国境内,一直打到了宋国国都的外城。宋殇公赶紧向鲁国求援,可是宋国使者却故意向鲁隐公隐瞒郑军已经兵临城下。这就让一向注重礼仪的鲁国感到恼火,拒绝发兵救援宋国。

趁着鲁国与宋国关系下降的机会,郑庄公马上向鲁国示好,向鲁隐公提出和解的请求。远交近攻,这就是郑国的战略,在打击卫、宋又拉拢了鲁国之后,郑庄公又率领大军直扑陈国。陈国军队哪里是身经百战的郑军对手,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

以一国之力抗衡中原诸侯国,郑庄公不仅顶住敌人的来犯,还反击消灭了对手。不过战争对物力和人力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郑国频繁与各国交战,消耗更是巨大。为了打破中原的格局,郑庄公首先向宋国提出和解。

这场中原混战最初只是卫国与郑国的战争,后来宋国卷了进来。连年征战使宋国同样是筋疲力尽,再加上国人对频繁的战争怨言颇多,宋殇公也觉得在打下去也打不赢,就同意签下停战协议。与宋国结束战事后,郑庄公又主动与陈国议和。陈国刚被郑国打败,陈桓公根本没有拒绝的道理,同时陈桓公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姬忽。对郑庄公而言,这就意味着陈国脱离了反郑同盟。

尽管宋国与郑国停战,但停战不代表和解。为了与卫国、宋国全面和解,郑庄公请来了齐僖公。齐国是东方大国,在当时很有话语权。齐僖公亲自出马,卫、宋两国不得不给齐国一个面子。在齐僖公的周旋之下,两国与郑国在温地进行谈判,并且签订了盟约,表示全面和解。

郑庄公的一连串外交攻势,让反郑同盟迅速走向瓦解。经过两年的停战,郑庄公已经拉拢到了齐国与鲁国,开始寻找机会对宋国和卫国两国进行打击。郑庄公找了一个发动战争的借口,就是宋国没有履行朝觐周王的礼仪。其实当时周王室已经开始衰落,很多诸侯国都不愿意朝觐周王。只不过谁有实力,谁就可以制造借口。

为了保证伐宋的胜利,郑庄公拉拢齐国与鲁国参战。齐国与鲁国都距离郑国比较远,领土不接壤,是“远交”对象;而卫国和宋国都是郑的邻国,属“近攻”的对象。公元前713年,郑庄公、齐僖公和鲁隐公三国正式结盟。三人各怀鬼胎,齐僖公与鲁桓公想在战争中捞些好处,而郑庄公则更有雄心,试图雄霸中原。

同年五月,战争开始了。郑国从西面进攻,齐国与鲁国从东面发起攻击,宋国陷入两面受敌的危险境地。六月一日,鲁军大败宋军,郑军的攻势更加凌厉,六月十五日攻占了宋国的郜邑,十天后又攻下了防地。

郑庄公将攻下的两座宋国城池赠送给鲁国,鲁国曾经与宋国站在一个阵营中,郑庄公把这两座宋国城池赠送给鲁国,无疑是为日后鲁国与宋国之间的战争埋下伏笔,这样就可以让这两个国家相互牵制。宋国在当时是又影响力的,在遭被三国军事打击之后,迅速纠集盟友卫国与蔡国,攻入郑国。

宋国的防守战术可以说十分成功,在郑军刚刚撤离。宋卫联军就攻占了郑国防御最薄弱的戴地。但关键时刻,宋卫蔡三国内部却出现了矛盾。蔡国只是一个小国,宋殇公表现出的某种傲慢,大大伤害了蔡国人的自尊心,致使联军内部出现裂痕。

多年的战争让郑军的战斗力在各诸侯国当中首屈一指。八月八日,郑庄公的军队突然出现在戴地,出其不意地包围了戴地。内部出现矛盾的宋、卫和蔡三国联军根本组织不起来像样的抵抗,仅仅就让郑军重新夺回戴地,还俘虏了驻守于此的三国联军的士兵。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郑庄公

九月,郑庄公再次率军攻入宋国。次年,郑庄公征调虢国的军队又一次发动攻宋战争,宋国又一次被杀得大败。

以宋、郑为主的中原大战持续了十年之久,总共爆发了十次战争。最初时宋国凭借与卫国、蔡国和陈国等同盟国的联合还打赢过几次战争,但后期在郑庄公的频频打击下,一败再败。公元前710年,宋国贵族华父督发动政变,杀死了宋殇公,宋国与郑国的军事对抗也正式结束。

郑庄公在这中原混战中,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与外交手段赢得了胜利。在战争之初,郑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国家。经过十年的征战与经营,郑国已经崛起为最强大的一个诸侯国,而之所以郑庄公可以雄视中原,是因此此时的大国都还在发展阶段,秦国正在西方开疆拓土,楚国在南方扩张势力,晋国则陷于长期的内战之中,这些因素导致郑国得以纵横中原。

不过郑国的强大却引来了周王室的忌惮,最终导致郑周交恶,兵戎相见。

繻葛之战

因为郑庄公以“王命”为旗帜,动辄调用周王室及其附庸国的军队,不将周王室放在眼里的原因,周王室是既愤怒又无奈。为了限制郑庄公的权力,周平王起用西虢公,想要牵制郑庄公在王室的权力。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年轻气盛的周桓王将原本属于郑庄公的权力交给了西虢公,郑庄公暴跳如雷,两次派遣军队进入周王室的领地,割走了刚刚成熟的稻谷。周桓王气得直吹胡子,却也无可奈何。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繻葛之战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罢免了郑庄公卿士之职。郑庄公从此不再去朝觐周恒王,郑与周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周桓王试图武力颠覆郑庄公,鼓动郑之夙敌卫、蔡和陈诸国,共同组成讨逆军出征郑国。郑庄公则亲率强兵猛将屯兵繻葛,严阵以待。

这是王室与诸侯的决战,如果周王室取胜,那么就可能重新起势,再次号令天下。如果失败,恐怕就永无东山再起之日了。周桓王的军队看上去很强大,中间是周王室的中央军,由周桓王直接指挥;右翼是虢公林父所统率的蔡国与卫国的联军;左翼是周公黑肩率领的陈国军队,大有一战而荡平郑国的气势。

针对这种布阵,郑国公子姬突建议将郑军的主力布置在左右两翼,集中力量先打败卫、蔡和陈的部队。虽然周王室的中央军实力较强,但一旦两翼溃败,那么中央军不仅得不到两翼的安全,还要分兵援助两翼。这样一来,周军的战斗阵形就会混乱不堪。

鱼丽阵

郑庄公采纳了姬突的建议,将主力置于左右两个方阵。此战是军事战法的革新,这种阵法被称之为“鱼丽阵”。就是战车部队与步兵之间的协同作战,具体的安排是战车在前,战车之后是步兵,步兵的位置是填充战车与战车之间的空隙。另一种说法是以二十五辆战车为一排,在战车与战车之间有五名步兵。这种阵形的特点是步兵和战车之间可以互相支援,战车可以凭借其防御力和居高临下的优势支援两边的步兵队伍。而步兵在战车旁可以防止战车被敌军分割包围,陷入孤军作战的危险。

郑军击鼓而进,率先发起攻击。公子姬忽率右翼直扑陈国的部队;祭仲率左翼进攻卫国与蔡国的部队;郑庄公则率领中军缓缓压上。联军右翼的蔡卫两军和左翼的陈军根本抵挡不住郑国主力的猛攻,很快就溃败,士兵争先逃窜,根本顾不上位于中央方阵的周恒王了。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两军对垒形势

郑国的三军部队一拥而上,围攻周军,周军大败。郑国将领祝聃看到周桓王准备逃跑,马上搭箭上弓,瞄准周王就是一箭,这一箭射在周桓王的肩膀上。周桓王虽然政治上比较愚蠢,但却能忍住伤痛,镇定地指挥大军撤退。

结语

郑庄公是春秋霸业的先驱,在赢得中原大战与繻葛之战的胜利后郑国的国力如日中天。同时繻葛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重要的战争,郑国的胜利标志着周时代的结束,诸侯争霸时代的开始。周王室从政治中心走向边缘化,虽然此后有诸侯提出“尊王”的口号,但那也不过是为了名声所进行的政治把戏,周王室的地位实质已经等同于诸侯国了。

旧的政治秩序被打破,新的政治秩序初露端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诸侯之间产生的霸主将取代周王,在之后数百年里上演了一出出连横合纵的好戏。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5145 字。

转载请注明: 小霸王郑庄公开启了诸侯争霸的时代,让周王室从此名存实亡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