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当前学生“阅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为学生课程学习的“语文阅读”和社会工作人员的“消遣阅读”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前者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应对考试,后者则一种“随意性”的体现。
“消遣阅读”读得怎么样?是否理解?理解多少?这些问题根本无所谓。但是对于“语文阅读”来说,则非常重要。有人认为“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座大山”,这也能够说明“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的重要程度了。
①“阅读速度”慢,效率低下,很多考生因为在“阅读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最后导致“作文写不完”的惨况;
②“无效阅读”太多,一篇文章读完之后学生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读不懂文章也就得不了几分;
③阅读题没有“答题技巧”,尽管文章读懂了,但是答题时没有方法和技巧,任意回答,也不可能得更多分数。
这三个问题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都是“致命的”,任何一个问题不解决,语文成绩就断然无法提高。今天我们要给大家探讨的是“如何快速阅读”提升阅读效率?
一、“阅读速度”知多少?
准备好阅读材料,手表或手机,通过两种方式检测自己的阅读速度:
根据近几年来《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分析,我们发现“论述类”阅读题字数在1000字左右,“实用类”阅读题字数也在1000字左右,“文学类”阅读题字数在1500字左右。
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正常阅读水平,就文章本身而已(不包含后面的问题),“论述类”和“实用类”文章应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阅读,“文学类”文章应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阅读。自测一下,这个标准你达到了吗?
二、让“阅读效率”翻倍的方法:“之字形”阅读法!
一般人理解的“阅读”大部分是指“朗读”,但是“朗读”是一种低速的阅读,其特征是“逐字逐句”的阅读,这在考试时、公共场合根本不适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学会“用眼睛阅读”。
在这里,我们介绍一种“之字形”阅读法,能够让学生不但提高阅读速度,还能够快速掌握内容概要。
对于一个素有经验的阅读者来说,“一行一行”的阅读太多缓慢,必须进行“一目五行”“一目十行”式的阅读。
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然后又从“右下角”转向“左下角”,随后又转向“右下角”,这样跨行阅读,循环往复,长期训练,“一目十行”就不再是“神话”。
由于这个视线扫描的路线与汉字“之”的笔画走势非常相似,因此我们也把这种快速阅读法称之为“之字形”阅读法。
三、“之字形”阅读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初高中的学生在朗读方式上应该“多样化”。“朗诵”式的大声阅读尽管依然有用,但它在学生走上考场却无法发挥作用。考试时,学生应该采用“默读”之法,用“视觉阅读”“快速阅读”的方式进行阅读。
“逐字逐句逐行”阅读,其最大的弊端就在于“考试时会浪费大量时间”。“默读每一词”也一样会浪费很多时间,不但如此,而且还会让人的思维变得迟钝,对词语、句子的“朗读注意力”会超过“思维注意力”。这样一来,阅读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提速”而提速,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剑走偏锋”,误入歧途。阅读的最高目的不在于“速度”和“数量”,而在于“质量”。在“最短时间”内,“最为准确”的理解文章,这就是阅读的“质量”,这就是阅读的“效率”。
“阅读速度”的提升,一方面是为了“提高阅读质量”,另一方面,也是节约时间,为“慢速阅读”“精品细读”做准备。
如果学生只顾着“一目十行”,而忘记了对文章重要信息进行勾画和理解,那这样的阅读肯定就是“无效阅读”。
提升阅读速度的本质,实际上是为了“筛选信息”:将那些无关紧要的信息筛选掉,保留下“有效信息”和“关键信息”。
① 面对试卷,根据文章后面的选择题或问答题的“题干要求”进行界定和筛选,涉及“题干要求”的有关信息即是“有效信息”或“关键信息”。
② 面对一般文章,则可以根据文章的“大标题”或“小标题”进行界定和筛选,能够集中体现“大标题”或“小标题”内容的有关信息即为“有效信息”或“关键信息”。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涉及“题干要求”的重要信息,这样就提高了“阅读效率”,从而在面对文章后面题目时能够较为准确的回答出来,最终达到语文阅读题“多得分”“少扣分”的目的。
结束语:
对于语文考试来说,“阅读”肯定是需要法方法的,一篇文章并不是“看”完学生就有“收获”了。有些学生“阅读”的速度很慢,没有“时间概念”;有的学生“阅读”没有效果,看了之后不理解,等于白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