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十日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军事空谈家,名叫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机智善战,曾于公元前270年,大破秦军于阏与(今山西省和川页县西),使秦国遭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挫折,为赵国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封他为马服君。赵括自少年时代起,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连他的父亲也驳不倒他,自认为天下无敌。然而他的父亲却不认为他具有真正的军事指挥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缘故,他说:“战争是关系着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以极为严肃和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赵括却把它看得轻而易举,这就一定要坏事!
当时正处在列国兼并剧烈的时期,秦国势力最大。秦在打败了南方的劲敌楚国之后,将战争的重点转向北方。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野王(今河南省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完全和本土隔绝,韩国大为惊慌,最后决定请求赵国发兵取上党十七县,以抵制秦国。赵国派遣以勇气闻名于诸侯的大将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
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筑壁垒坚守,采取防御政策。秦军屡次挑战赵军都按兵不动。两军在长平相持三年,不分胜负。于是秦国采用反间计,派间谍携带千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并散布流言说:“秦国最怕由马服君的儿子赵括领兵,廉颇倒是容易对付的,而且他快要投降了。”这时赵惠文王已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立。昏愦的孝成王对廉颇的坚守政策早已不满,又听信了流言,于是马上撤换廉颇,以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他的职位。
当时,赵奢早已死去。赵括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急忙去对赵王说“请大王不要用括做将军,括的品质和他的父亲完全不同。他的父亲做将军时,很得军心,大家都拥护他,大王所赏赐的物品,他都分给部下同享,一旦接受命令,就一心为公,不再过问家事。而今,括做了将军,马上变得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自以为了不起,两只眼睛尽往上瞧,对部下毫不关心,没有人敢接近他。大王所赏赐的金帛,他全都搬到家里,并乘有利可图的时机,购买田宅,一心谋求个人的私利。这种作风和他的父亲相比,哪里有半点相似之处,希望不要用他,以免耽误国家大事。”赵王回答说:“我的主意已定,不再改变了。”赵括的母亲又说:“既然如此,将来括若是有了不称职的地方,请不要连我一同问罪。”赵王允许了。
于是赵括走马上任,一到长平,就把廉颇原来的决定全部改变,将军全部调换,大举出兵进攻秦军。
这时,秦王见赵王中计,暗自高兴,密派能征善战的白起为上将军。白起先在正面佯败后退,另外又布置了两支奇兵,迂回抄袭赵军后路。赵括不知是计,乘胜追击,直攻到秦军的壁垒之下。秦军坚守阵地,赵军不能攻入这时秦军的一支奇兵25000人已经断了赵军的后路,把赵军切为两段,使其前后不能呼应。另一支奇兵五千人直捣赵军的壁垒,使赵军失去了根据地。秦军又出轻兵进攻赵军,赵军屡战屡败,只得临时筑壁固守,以待援军。秦昭王听说赵军粮道已断,亲自往河北征发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往长平,阻绝赵国的救兵和粮饷。赵军被困,断粮46日,饥饿的士兵杀人相食。赵括分兵四队,轮番反攻不能突围。最后,他亲自率精兵搏战,被秦军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军心大乱,40多万赵军投降秦国。白起怕投降的赵兵寻机造反,仅把战俘中年幼的240人放回赵国,其余的全部活埋。
赵括只知道背诵兵书上的教条,空谈军事理论,而毫无实践经验,不懂随机应变,结果长平一役就断送了赵国45万大军,使赵国元气大伤。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历史教训。
从此,人们把那些空谈理论教条,不注重实践经验的恶劣作风斥为 “纸上谈兵”。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