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辅食分段体系重振宝宝“主食”刚需

随着2017《婴辅细则》、2018《镉含量新规》等婴幼儿辅食新标准出台,表明国家加强对婴辅行业的整顿的决心与力度,同时也印证了当下消费者对高标准婴幼儿辅食的需求与高度关注。

2018年底,国家卫健委发布辅食喂养指南征求意见稿终于告一段落。 5月29日,卫健委法规司发布了《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 WS/T 678—2020 》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标准将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规定了健康足月出生的满6-24月龄(出生后180天到24月龄)内的婴幼儿进行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分年龄段辅食添加的指导及辅食制作的技术要求。

辅食添加基本原则

01

辅食添加时间

纯母乳喂养到6月龄,且在孩子健康时添加辅食。 婴幼儿进餐时间应逐渐与家人一日三餐时间一致。同时,继续母乳,建议母乳喂养到2岁及以上。

02

辅食种类

种类由单一到多样,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添加量由少到多。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3d~5d,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逐渐增加辅食种类,最终达到每天摄入七类常见食物中的四类及以上。

03

辅食添加的数量与营养要求

辅食添加量由少到多,关注婴幼儿的饥饿和饱足反应,主要依据孩子的需要而定。满足母乳及辅食提供的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摄入量的需求。

04

辅食性状与质地

随着 婴幼儿口腔及胃肠等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辅食性状和质地应由稀到稠、由细到粗,从肉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增加食物硬度和颗粒大小,过渡到肉末、碎菜等半固体或固体食物。

05

顺应喂养

随着婴幼儿生长发育,喂养者应 根据婴幼儿营养需求的变化,提供多样化且与其发育水平相适应的食物,保证婴幼儿健康发育。喂养过程中,应及时感知婴幼儿发出的饥饿和饱足反应,并做出恰当地回应,应耐心鼓励和协助婴幼儿进食, 培养儿童合理进食行为,帮助婴幼儿学会自主进食,遵守必要的进餐礼仪,逐步形成健康的进餐模式。

06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和评估婴幼儿体格生长发育指标,评估营养状况。当辅食营养摄入无法满足需求时,应及时调整,可合理进行营养素补充。

07

辅食添加的安全与卫生

应使用清洁安全卫生的食材和餐用具进行辅食制作。有些食物或进食行为容易导致进食意外,为保证安全,婴幼儿进食时须有成年人看护。

08

患病期间的喂养

暂停添加新的辅食。 除特殊情况外,鼓励进食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辅食。病愈后,及时恢复正常饮食。

分年龄段辅食添加指导

01

6~8月龄

WHO推荐,在婴儿出生的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满6月龄(出生180天)起,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

刚刚开始添加辅食应该在婴儿健康且情绪良好的时候开始,主要的目的是让婴儿适应新的食物。每次只添加一种新的食物,添加量由少到多。每引入一种新的食物应适应3-5天,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

可以首先尝试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或者富含铁的肉泥、肝泥等,除此之外,尽量选择易消化且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辅食质地是可用舌头压碎的程度,如同软豆腐状,从泥糊状逐渐到碎末状。 由尝试逐渐增加到每日 1~2 餐,每餐从 10 mL~20 mL(约 1~2 勺),逐渐增加到约 125 mL(约 1/2 碗)。仍然以母乳喂养为主,每天保持600毫升以上的奶量。

国家卫健委发布《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辅食分段体系重振宝宝“主食”刚需

02

9~12月龄

9~12月龄的婴儿已经尝试并且适应多种种类的食物, 这一阶段应在继续扩大婴儿食物种类的同时,添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辅食性状可达到碎块状及婴儿能用手抓的指状食物。质地是可用牙床压碎的程度,如同香蕉状。每日 2~3 餐,尽量与家人一日三餐时间一致,1~2 次加餐,并继续母乳喂养,每天保持600毫升的奶量。辅食种类逐渐达到每天能均衡摄入蛋类、肉类和蔬果类。

03

1~2岁

1~2岁的幼儿已经大致尝试过各种家庭日常食物,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会自主进食,并逐渐适应家庭的日常饮食。 这一阶段的辅食种类基本同成人,最终达到每天摄入七类常见食物中的四类及以上。每日 3 餐,2 次加餐,每餐从约 180 mL(约 3/4 碗)逐渐增加至约 250 mL(约 1 碗)。辅食做成块状、指状食物及其他小儿能用手抓的食物,质地是可用牙床咀嚼的程度,如同肉丸子状。仍推荐母乳喂养,每天约500毫升。

除了按照上述推荐添加辅食外,要多关注宝宝的饥饿和饱足反应,主要依据孩子的需要而定。随着婴幼儿口腔及胃肠等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发育,辅食性状和质地应由稀到稠、由细到粗,从肉泥、菜泥等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增加食物硬度和颗粒大小,过渡到肉末、碎菜等半固体或固体食物,注意不要给孩子喂食蔬菜汁或果汁。另外, 辅食应保持原味,12月龄内不宜添加盐、糖及刺激性调味品。1岁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膳食。

分段体系完善推动行业发展

《母婴食品评论》认为,本次《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 WS/T 678—2020 》发布,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辅食行业一直以来面临的最大发展难题是市场教育难,由于没有没有统一的喂养标准,消费者添加辅食的种类、时间、营养各方面不规范。此次WS/T 678—2020发布,意味着行业从原来依据营养学会的喂养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辅食市场教育有权威可依,市场教育难度将逐步降低。

其次,从WS/T 678—2020的发布内容看,辅食添加的基本原则逐渐细化,而且将细化的要求一一明确,如为“婴幼儿口腔及胃肠等器官结构和功能的发育”,对辅食的性状和质地提出要求。辅食作为婴幼儿主食的刚需特质将逐渐被消费者认可。

另外,WS/T 678—2020将辅食添加分为“6个月~8个月”“9个月~12个月“”1岁~2岁”三大阶段,强调依据婴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辅食需分段喂养应重要性。

值得一提的是,从1989年到1997年再到2010年,国家修正婴幼儿奶粉标准,逐步确立了0-12个月婴儿、6-12个月较大婴儿和12-36个月幼儿年龄分段。分段体系的完善推动了婴幼儿奶粉的大繁荣,这是因为,分段不仅延长了奶粉消费周期,还让消费者选购奶粉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辅食作为必须添加的婴幼儿营养食品,同样需要分段来延长消费周期,解决妈妈选择辅食高效便利的问题。

国家卫健委发布《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辅食分段体系重振宝宝“主食”刚需

英氏

英氏联合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学、儿童综合医学、儿童保健科学等领域多名专家,开创5阶精准喂养体系。

从宝宝生理需求、营养特征、感知力发育三维洞察消费者需求, 同时突破月龄框限,以宝宝每一阶段最显著体征命名:

国家卫健委发布《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辅食分段体系重振宝宝“主食”刚需

从原料选择、配方设计、工艺创新、品质把控、包装设计等, 全方位思考,为每一阶宝宝提供专属辅食解决方案。

国家卫健委发布《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辅食分段体系重振宝宝“主食”刚需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82 字。

转载请注明: 国家卫健委发布《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辅食分段体系重振宝宝“主食”刚需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