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照壁是在舊兩江總督署照壁上加高而成,歷史可追溯到1870年之前。
總統府大門原址,是太平天國天朝宮殿的真神榮光門、清兩江總督署以及舊督軍署大門。1928年10月,時任國民政府主席的蔣介石,接受外交部長王正廷“將舊督軍署大門拆除,重建新門以壯觀瞻”的建議,重建總統府大門。新建的大門是西式兩層門樓,造型嚴謹,採用當時最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南面八根古羅馬愛奧尼柱緊貼門壁,柱頭上雕有精緻的卷渦紋樣,一樓向南開有三樘拱形大洋門,外圓內方、中門略大。門拱中心嵌有拱心石,上端凸顯巴洛克裝飾的線腳和磚石線條,整座門樓厚實堅固、宏偉氣派。在這典型的西方古典門廊式大門,還安置了一對中國府衙門前常有的石獅子,如此“中西合璧”以至沒有“數典忘祖”。並於次年建成。
1929年大門建成後,對面的兩江總督署時期的中式照壁顯得又破又矮,與西式大門極不相稱協調。於是,國府參軍處又“不得不”追加預算,要求改造照壁。但為了趕工省錢,就原封不動地在舊照壁上加高數米,並在其立柱上端、頂部、下端等處加以巴洛克圖案雕飾。如此中國傳統佈局與西洋建築裝飾式樣相結合的做法,也算是洋為中用的創舉。西式大門與中國傳統照壁半個多世紀以來相映成趣,這一中西合璧組合已經成為了總統府的建築標誌。
總統府大門前照壁雖説是趕工而成,但半個多世紀以來卻能夠保存完好。總統府是當時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加上民國時期政局動盪、戰事不斷。總統府前照也是飽經風雨、歷經磨難。民國時期的多次學生遊行請願也都發生在照壁前。照壁也是歷史的見證者。
建國後,照壁得到了較好的保護。1952年1月,在總統府照壁前樹立起了的郭沫若先生手書的“太平天國起義百年紀念碑”,由漢白玉精製而成,碑文由太平天國研究的大家羅爾綱先生起草,集太平天國印璽、書籍、文告上廣泛使用的宋體字真跡刻制,碑陰刻有碑記。
由於總統府門前的長江路不是完全東西水平走向。總統府大門及照壁與長江路形成一約15度的夾角,東闊西窄,增加了原先就不寬敞的馬路的交通節點,加上游人們喜歡在總統府門前留影拍照,總統府門前經常擁擠不堪,造成路堵。長江路的拓寬改造勢在必行。2001年,長江路拓寬與總統府門前地下車庫建設同時進行。最先照壁沒有拆除,而是新開一條馬路從照壁後繞道而行。
有人認為總統府門樓連同照壁是歪的,其實不然。總統府門前的長江路,在清代因兩江總督衙門而名為都督街。1931年至1934年拓建後取名為國府路,抗戰勝利後又改名為林森路。這條路並不是完全東西向水平,在地圖上明顯與中山東路不平行。總統府門樓面對的是正南方,只是長江路不是水平的東西走向,而顯得總統府大門有些歪斜。
年久失修的照壁也暴露出當年加高痕跡,上、下的磚石大小不一,有的粘貼出現裂縫。長約60米,高過數人的照壁與行人近在咫尺,十分不安全。把照壁的位置規劃為道路,照壁的拆除也是城市建設的需要。
當時同期拆除的還有陶林二公祠,已於2007年整體移建到總統府東苑。“太平天國起義百年紀念碑”也於2007年,移至總統府東苑重新豎立。
現在,總統府門前高樓林立,像是一個大屏風,使人有種密不透風的感覺,總統府門樓也顯得沒有以前高大。當年照壁的位置是車水馬龍的寬闊馬路,好在總統府門前廣場已預留重建照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