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儕(chái)動力。
為什麼要考名校?這四個字就是答案。
心急的網友可以洗洗睡了。
這回可是先把答案告訴你了,然後,再來説原理。
01
半夜敲門的鄰居
202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
名字有點難記,給他們取個外號(我的最愛),分別叫老米和老羅吧。
羅伯特·威爾遜
老羅先接到了諾貝爾獎官方的獲獎電話。三更半夜的,還讓這個83歲的老頭睡覺不?
通報完了獲獎消息,工作人員問他:你有辦法聯繫上老米不?他也獲獎了,但我們聯繫不上他。
木問題。老羅滿口應承下來。他馬上出門,到了72歲的老米家,告訴他:“你獲諾獎了。”
等等!讓我梳理一下:一個83歲的老頭,在諾獎官方都聯繫不上的情況下,半夜外出,找到另一位獲獎者並通知他?
是的。72歲的老米,和83歲的老羅,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住所只有一街之隔,要緊的鄰居。
兩人都任教於斯坦福大學。
斯坦福大學
02
提升你的圈層
需要説明的是,老羅和老米是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同一獎項的兩人,住同一個街區、任教於同一所大學,並不奇怪。
不可否認的是,不同獎項、不同年份的諾獎,也經常存在“扎堆”現象:是同事,或者鄰居。
很多頂尖科技,真正精通的,全世界就是那麼一批人,集中於幾個著名的實驗室。
諾獎“扎堆”毫不奇怪。有些實驗室歷年獲諾獎的人數,遠遠超越了一些國家的獲獎人數。
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歸納為“同儕動力”。
同儕,可以有多種理解,比如同行、同事,甚至“圈子”。
如果你身處一個平庸的圈子之內,可能永遠拿不到優異的成績;如果進入了更高層次、更優秀的圈層,你的動力也會飛躍,成績會大幅提升。
莫言如果只是在國內的圈層混,可能永遠獲不了諾貝爾獎,跟賈平凹一樣。事實上很多人認為,莫言不如賈平凹等作家。
但莫言實現了“同儕動力”的飛躍。他和大江健三郎等獲獎作家成了好友,圈層上升,在國際的影響力大大增強。
莫言和大江健三郎
沒有國際影響力,獲諾獎是不可能的。
可以説,莫言獲得諾獎,一方面基於他的能力、影響力,另一方面則基於他的圈層和同儕動力。
03
名校匯聚的不僅是資源
同儕動力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是你要努力考名校的核心理由。
俗一點説,考上名校,你的朋友圈就不一樣了。
打個比方,可能會讓很多人不開心,但很現實:
職校畢業,朋友討論的是泡妞、網吧,研究的是做菜和八卦;名校畢業,朋友討論的是高分子、魏晉風骨、古希臘哲學。
你的朋友圈每天是網紅景點打卡,別人的朋友圈是嚴格的時間管理和讀書、運動打卡。
圈子不一樣,氛圍不一樣,動力真的不一樣。
有人説,考上名校,最根本的,在於資源不一樣。這個“資源”,既包括學校自身的資源,也包括“朋友圈”資源。
貌似沒什麼不對。很多高校、實驗室之所以諾獎獲得者扎堆,和他們擁有了全球頂尖的資源密切相關。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資源,不僅僅是硬件資源,更重要的是軟件。
如果硬件配備到全球頂尖就能獲諾獎,那國家只要砸錢,就能獲諾獎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
有些東西,尤其是“軟件”,光靠砸錢是砸不出來的。
硬件影響的,往往是“必然性”“精確性”,比如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你沒有硬件設備,一定達不到。
但頂尖科技、頂尖發明,尤其到了諾獎這種層次,需要“偶然性”。比如一種疾病用什麼藥物才能治,需要一個個去嘗試、去實驗。這個嘗試和實驗,起關鍵作用的是軟件——帶頭人的經驗、習慣、思路、思維方式等 。
這些東西,教科書上學不到。如果光看書就能掌握這些“軟技能”,那你只要讀北大學生讀的書,就相當於上北大了——可能嗎?
它們也是知識、技能的一種,但屬於內隱的,是隱藏在骨子裏的。通俗地説,就是“關鍵看氣質”。
04
資源之外,名校最重要的是情境
強烈建議有條件的同學,去凌晨5點的北大、清華操場上看看。
實在不行,其他985、211高校也可以。
夏天就4點半。
不是給你灌雞湯,只想讓你清醒一點,認清事實。
越是這種學霸扎堆的學校,清晨操場上越熱鬧。那種氛圍,一定會讓你為自己睡過的懶覺懺悔。
自律,勤奮,強悍的時間管理。
那些學風很差的大學,即便到了七八點,操場上的人也寥寥無幾,尤其週末。
學習和成長,一定是需要情境的。情境差,你再努力,成績也不理想,就像努力爬出泥潭,總有一股力量——環境的力量——把你往後拖拽。
最佳的學習是什麼呢?是組成學習共同體,互相追趕,互相促進。
為什麼很多大學,出現“學霸宿舍”,幾個人全部考研考入名校?原因就在這裏。大家都在努力,不自覺的,氛圍就形成了;你不努力,就有緊迫感,就覺得會被淘汰。
為什麼有的宿舍就會成為“學渣宿舍”呢?
還用問嗎?
情境,資源,軟件,這是你努力考上名校的核心理由。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教育學者,文史研究員,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專欄作者,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人生是一場修行》《喬布斯告訴中國》《唐朝那層窗户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3本。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優秀女兒的好爸爸,並以此為終身職業。他致力於把家庭教育和心理學、成功學結合,打造“家庭教育的成功學”——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擁有幸福、成功的人生,而不僅僅是學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