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的動盪與不安:"切割"羅敏,為時已晚
幾經波折,趣店終於捨得對自己“開刀”。
9月6日發佈第二季度財報時,趣店宣佈了業務調整,一是停止新增信貸發放,二是精簡預製菜項目,前者對準了趣店生存起家的信貸,後者則屬於趣店轉型的新業務,因此,這兩個業務板塊的調整可以説是直接觸及到了趣店的根基。
除了業務調整,羅敏也開始卸任趣店旗下公司職務。前幾日,贛州快樂分期網絡服務有限公司、小沐(廈門)投資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羅敏退出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職務,由彭曉鋒接任。而此前,羅敏已退出贛州趣店科技有限公司和趣分期(贛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總經理,也由彭曉鋒接任。
經由預製菜風波,揹負着巨大爭議和“污點”的羅敏,似乎已經成了趣店轉型的一大阻礙,比起業務調整,他的卸任傳達出更多的信號。
綁定與切割
高調入場、慘淡收場,趣店這次試水預製菜算是一地雞毛,而回顧整個“翻車”的過程尋找原因,一方面,趣店搞預製菜,還是萬變不離其宗,直接套用現金貸的模式,給加盟商發放貸款,去賺“寶媽”加盟商的錢。不管是當前還是以後,這種商業模式可想而知都難以成立。
另一方面,自然就在於羅敏其人。
7月17日,羅敏在個人抖音直播間裏,請來了賈乃亮、傅首爾,與自己聯合進行了長達十多個小時的直播。這場直播讓趣店的預製菜一炮而紅,賬號一天漲粉近400萬,可剛剛紅了的羅老闆非要跑到東方甄選直播間去當榜一大哥,無奈董宇輝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把他拉黑。也正是這個騷操作,很多人由此知道了羅敏的黑歷史和趣店的校園貸原罪。
輿論的反噬,朝向羅敏,也攪黃了趣店的轉型戰略,而這或許早就被埋下了雷。與東方甄選不同,趣店通過直播為預製菜項目預熱,更多的是想打造羅老闆這一個人IP,將個人IP與預製菜直接綁定,為趣店拓展新興業務。但是,這也決定了一旦個人IP的形象受損,其捆綁的商業主體大概率也會直接“倒塌”。
其實,早在趣店上市前後,羅敏已經嘗試將個人IP與趣店當初的“商業神話”捆綁,試圖塑造一個成功的連續創業者形象。
2017年,趣店上市,百億美元的高估值讓趣店大受關注,而當天夜裏,一篇萬字長文《百萬美金的故事——周亞輝揭秘趣店投資全過程》在朋友圈瘋轉,更是讓趣店的商業故事在互聯網圈內成為熱點,作為操控人的羅敏,則盡收名利。
這段時間,我們看到趣店與羅敏的個人奮鬥史被綁定在一起,成為了他成功的一個標籤。
趣店轉型預製菜,羅敏仍沒放棄打造個人IP的打算。從一開始,公司就沒有用預製菜官方直播間直播,而是在羅敏個人的直播間帶貨,以“趣店羅老闆”為陣地進行運作。而且與常規的直播帶貨不同,無論是“一分錢搶酸菜魚”的慈善式的賣貨,還是跑到東方甄選直播間去當榜一大哥,都像是羅敏自導自演的大秀,來塑造一個壕氣、大方、不差錢的個體形象。
如今羅敏正在悄悄與趣店“切割”,把個人色彩從趣店的業務中抹去。從目前抖音賬號發佈的內容來看,羅敏的相關信息已被刪除,轉而開始推廣趣店預製菜的直播團隊,“趣店羅老闆”徹底消失不見。另外,羅敏也開始退出各大社交媒體。
不過,在將公眾對於趣店的互聯網記憶再次喚醒後,羅敏的低調,似乎仍然難以幫助趣店減少校園貸原罪帶來的負面影響,擺脱轉型失敗的困境。
羅敏“隱退”,趣店得救?
一位接近趣店的業內人士評價稱,“預製菜,是趣店轉型史上最接近成功的項目,至少知名度已經出去了。但棋差一招,最後還是敗在了羅老闆人設上”。
本質上,不單單是人設,其實抖音直播帶貨有不少是靠“壕”出圈的,關鍵在於是羅敏制定的“上市公司CEO”直播計劃,本身就存在失誤。他既高估了輿論的容忍度,也低估了網民對於校園貸以及他本人的互聯網記憶,尤其是過早地暴露出預製菜項目的金融屬性,引來更大的質疑聲,可以説又是一步“爛棋”。
趣店之發展,成也羅敏,敗也羅敏。
或許正是通過此次預製菜項目的失敗,這個上市公司終於意識到了這一點,放棄繼續打造“羅老闆”這一個人化的IP,並試圖與之剝離。
當然,不止如此,羅敏已經接連卸任趣店旗下公司的核心職務,這可能意味着淡化這個滿身負面標籤的創始人對公司的影響,正在成為趣店轉型的核心任務。而長遠來看,羅敏“隱退”,對趣店下一次轉型百利而無一害。
在社交平台上,一位網友調侃羅敏稱,“希望羅老闆後面的創業還能像這次這麼高調,最起碼讓大家知道是他乾的,方便我們……”反過來説,互聯網對於羅敏的記憶已然根深蒂固,在無法改變這一點的情況下,趣店要想自救,必然要避免公眾從“羅敏”這個記憶點去喚醒對趣店的互聯網記憶,這才有可能防止網友用腳投票。
只是對於趣店來講,這似乎遠水解不了近渴。當前趣店存在兩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一個是退市風險;此前,趣店因股價長期低於1美元兩次收到紐交所的退市風險警告,直至8月2日,受預製菜大火的刺激,趣店才宣佈重新滿足最低合規要求,恢復美股市場正常交易。
而今,趣店的預製菜項目失敗,股價重新回落,截至9月14日收盤,為0.940美元/股。
另一個則是業績調整可能帶來的業務低迷;根據財報,趣店Q2總營收為1.05億元,上年同期營收為4.12億元,同比下滑74.4%,創下新低。這主要是由於預製菜項目高額的運營和銷售成本,隨着該業務被精簡,趣店未來的成本投入會大大減少,但是這意味着趣店無法藉助預製菜實現自我造血。
與此同時,趣店又宣佈停止新增信貸發放,也就是説作為主營業務的信貸徹底被拋棄,目前只有用户未償還的現金貸欠款。
由此可以預見,在下一次轉型成功之前,趣店或許要保持相當長時間的“顆粒無收”,這可能造成趣店開拓新業務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而趣店的股價會隨着業務的低迷而持續處於低位。
互聯網不再需要造“神”
“把創業者和他的‘隱私’用人性化手法包裝後賣掉”,早在互聯網時代,有媒體這樣形容張朝陽及搜狐的成功。那時候,張朝陽可以説是當之無愧的創業明星,他四處去大學巡迴演講,向外傳達自己的留美經歷和商業見解,塑造出一個“互聯網經濟啓蒙者”的形象,無形之中幫助搜狐提升了品牌認知度和品牌形象。
搜狐雖然沒落,可張朝陽包裝個人化形象的策略無疑是成功的,用現在的概念來表達,即個人IP化。
羅敏從趣店上市、創造了百億美金神話之後,也一直試圖擺脱背後操控者的身份,走上台前,極力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勵志、堅毅、野心勃勃的成功創業者形象。儘管這一計劃伴隨着輿論對趣店的討伐而破滅,可長期以來,趣店每次轉型,羅敏似乎都想重塑自己的個人形象。
企業家個人IP化,實際上一直存在於互聯網商業。從張朝陽、馬雲、雷軍、劉強東到現在的董明珠、梁建章、任正非等等,他們或者藉助商業神話的成功,著書立説,把自己“神化”,又或者通過某一契機被推到公眾面前,在獲得流量和話題之後順理成章擴大曝光度,深化個人IP。
尤其是近兩年來,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以及直播這一媒介為企業家人格化提供了最佳工具,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嘗試通過個人IP化,把個人IP的價值轉移到企業當中,來帶動企業的業務增長。
然而,個人IP化越發“反噬”企業。一方面,企業家的形象直接關聯到企業的品牌形象,捆綁得越深,一旦企業家的個人形象受損,對企業造成的損害就越大;這點最佳的參考就是馬斯克,作為全球最火、最具話題性的CEO,馬斯克儼然成了特斯拉的“代言人”,但他也經常因為“胡言亂語”,給特斯拉制造爭議。去年甚至因為這點,特斯拉的一位投資人直接起訴了馬斯克及其董事會。
劉強東明尼蘇達州事件之後,與其深度綁定的京東以及與其相關聯的騰訊股價下跌,花旗銀行首次將京東納入負面觀察名單。
而仔細看近幾年,幾乎所有企業家人格化較為成功的,都逐一“翻車”了。
另一方面,當企業家的“風頭”蓋過企業,再想把公眾的關注點轉移到企業上可能就比較難了;
2000年之後,在搜狐上市,張朝陽試圖將公眾的注意力由自己轉移到搜狐上時,他失敗了,如今搜狐落寞,張朝陽身上的話題度仍比搜狐要高。搜狐與張朝陽畢竟是相互成就,而以趣店為例,一旦企業家的形象偏負面,用户對個人IP的情緒必然會投射到企業上,即使企業做出了改變,大部分人依然會用腳投票。
這也是趣店未來轉型的最大困難。
當然,停止信貸、精簡預製菜、淡化個人色彩…這些舉措足以説明趣店開始了真正的轉型,但希望它的轉型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商業邏輯之中。
道總有理,曾用名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同名微信公眾號:道總有理(daotmt)。本文為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