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失去“標準寶座”的隆基,唯有另開新路,方可重新定義技術路線,並以此建立行業生態。
9月5日,在隆基綠能(601012.SH)2023年半年度業績説明會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表示:“隆基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觀點,接下來的5年-6年,BC類電池會是晶硅電池的絕對主流,包括雙面和單面電池,接下來隆基大量產品都會走向BC技術路線。”
此言一出,市場譁然。相關標的公司大漲,ABC組件及電池製造商愛旭股份(600732.SH)、BC電池激光微蝕刻設備廠商帝爾激光(300776.SZ)等強勢封板。
隆基自己也收穫了不到4%的上漲。
光伏行業最喜新技術迭代,因為只有新技術顛覆舊產能,才能為整個行業創造新增長,也會引發新一輪投產“軍備競賽”。
技術路線一直雲山霧罩的隆基綠能,“在主流技術TOPCON與未來路線HJT之間,選擇了小眾BC電池”,大出市場意料。
究竟什麼是BC電池?隆基摒棄業內共識另闢蹊徑,背後有何隱秘?在TOPNCON與HJT落後同業節奏的隆基綠能,能否憑藉BC電池重回王座?
01 什麼是BC電池?
BC電池的基型是IBC電池(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即交叉指式背接觸電池)是一種純粹的單面電池。
與TOPCON、HJT採用新的鈍化接觸結構來提高鈍化效果從而提高轉換效率的思路不同,IBC的PN結和金屬接觸都設於太陽電池背面,正面無金屬柵線遮擋,消除了正面金屬電極結構。因此,BC電池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帶來更多有效發電面積,從而提高電池能量轉化效率,且觀感優美。
IBC結構,來源:《高效率n型Si太陽電池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IBC作為平台型技術,可與P型、HJT、TOPCON等技術結合形成HPBC、HBC(兼容部分HJT工藝)、TBC等多種技術路線(兼容部分TOPCON工藝)。比如,與TOPCON技術的疊加被稱為TBC電池,而與HJT技術的疊加則被稱為HBC電池。這些電池統稱為BC類電池。
來源:廣發證券
目前,BC類結構分化出三大路線:a)以SunPower為代表的經典IBC電池工藝;b) 以KANEKA(鍾化株式會社)為代表的HBC工藝;c)以ISFH(梅林太陽能研究所)為代表的POLO-IBC工藝。
美國太陽能公司SunPower是IBC電池先行者,有豐富的專利儲備。2019年美國SunPower一分為二, SunPower仍專注於美國的住宅、商業太陽能與電池儲能系統,將原太陽能電池製造業務獨立出來成立另一家公司Maxeon Solar (MAXN.O),主攻IBC電池結構。
來源:Maxeon官網
2022年BC類電池全球出貨超過1GW,主要來自Maxeon Solar貢獻。今年6月4日,Maxeon公開了全尺寸Maxeon 7組件口徑效率測量值達到24.7%的新全球記錄。
目前,TCL中環(002129.SZ)持有Maxeon約27%股份,是其第一大股東。
另兩條路線,KANEKA採用非晶硅鈍化技術與IBC相結合,開發出HBC太陽電池,2017年Kaneka曾實現最高轉換效率26.63%。而ISFH的POLO-IBC工藝則將鈍化接觸技術與IBC相結合,即上文提及的TBC,它集齊了IBC與TOPCON的優勢,國內愛旭股份的ABC組件採用的就是N型TBC工藝。
02 隆基之前,愛旭股份已穩坐BC組件頭把交椅
國內具有BC成型產能的上市公司,僅有愛旭股份的ABC電池及組件和隆基綠能的HPBC電池,除此之外,其他公司的產能皆為規劃或在建。
XBC電池產能,來源: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2024年,隆基預計可出貨30GW,愛旭預計出貨20GW以上。
市場產能規模上,愛旭落後於隆基。不過,愛旭明年的20GW+組件產能中,有10GW是面向分佈式市場的單面組件,另外10GW是建於珠海富山的雙面N型ABC組件,相比隆基,後者有望獲得更高溢價率。
前面提到,ABC組件採用的是N型TBC工藝,即TOPCON與IBC的結合。愛旭的ABC組件兼具高功率、低衰減、温度係數好和美觀等優勢,受到中高端市場的青睞。ABC組件銷售均價在2.2元/瓦,顯著高於其他技術路線。
因此,愛旭目前已有4.5GW訂單在手,都來自於海外客户。
相比TOPCON,愛旭ABC組件在歐洲户用市場單瓦溢價0.39元-0.47元,在日本單瓦溢價0.29元,在國內單瓦溢價0.15元。而隆基HPBC產品平均溢價0.07元-0.10元。相比之下,愛旭的ABC電池更貴。
此外,愛旭ABC組件數據也居於IBC電池全行業最佳。目前ABC組件平均量產效率已高達26.5%,72版型組件功率最高可達620W,組件可交付效率突破24%。
各家BC組件轉換效率,太平洋研究院整理
目前,愛旭股份的在建的義烏六期15GW產能,以適應地面電站的ABC組件產品為主,雙面率約60%-70%。疊加珠海10GW項目年內滿產,預計公司將在2023年底共形成25GW ABC電池和組件產能。
今年6月27日,愛旭股份發佈《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用於在建的義烏六期15GW產能,以適應地面電站的ABC組件產品為主,雙面率約60%-70%。疊加珠海10GW項目年內滿產,預計公司將在2023年底共形成25GW ABC電池和組件產能。
據業內共識,降本依然是大規模量產的先決條件。愛旭股份在7月20日調研中透露,ABC組件在工藝難度不輸HJT的條件下,預計明年年中和TOPCON成本打平,到年底和PERC成本打平。
03 隆基選擇BC路線,是為了消化過剩的P型硅片?
與競爭對手旗幟鮮明地選擇陣營相比,在“後PERC”技術路線上,隆基之前態度一直雲山霧罩,而今終於亮明瞭態度。
9月5日,在2023年半年度業績説明會投資者問答環節,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在回答電池技術選擇問題時也表示:“前期,隆基一直沒有非常明確地對外界去講(電池技術),但公司內部一直開展着高強度的研發和審慎的論證。隆基綠能在前兩年的擴產上持謹慎態度,主要是基於在技術路線快速變化期對風險的判斷。”
鍾寶申提及,未來隆基的研發方向主要包括:晶硅BC電池、疊層電池、氫能領域探索以及應用端BIPV產品。
截至今年8月22日,隆基目前在建、擬建電池項目,包括鄂爾多斯、西鹹、銅川和西安四地項目,合計規劃總產能在85GW以上。
據與隆基有業務往來的分佈式光伏承建商透露,鄂爾多斯一條30GW線確定採用TOPCON路線,近日設備開始進場,擬於今年8月投產,2024年一季度達產。
而其餘西鹹一條50GW線、銅川一條12GW線和西安兩條12GW線等項目,根據隆基最新表態,都將採用BC電池技術路線。隆基另有30GW的HPBC電池片預計今年底達產。
也就是説,最遲明年年底,隆基的BC電池將逐步上量,同時限制TOPCON擴產。
據業內人士觀點,隆基之所以選擇BC技術與TOPCON並行,最現實的原因,一來可藉助HPBC消化過剩的P型硅片產能,積極出貨;二是仍存有對P型路徑依賴;三是在N型已成市場主流,隆基須考慮市場需求配置TOPCON產能。
隆基的HPBC技術,全稱為混合鈍化背接觸,是一種在P型硅片基底上結合PERC及IBC的電池技術。
HPBC電池片曾是隆基重點研發項目。自2018年隆基首席科學家李華博士牽頭組建團隊,一直到今年HPBC投入量產,已歷時四年。
在這一過程中,隆基投入大量精力和資金,自主開發了新設備新材料,甚至包括新型焊接技術。按照董事長鍾寶申的話來説,HPBC的各個環節都是創新的。
但因為產品競爭力和其他某些原因,隆基對HPBC選擇上,或許經歷過一些掙扎與反覆。
在2022年年報交流會上,隆基透露,2023年的HPBC出貨量目標已被下調,從原先的20GW-25GW,到最新的12GW-17GW。
HPBC屬於單玻組件。如果下游組件價格1.8元/瓦以上,那麼HPBC有溢價,隆基相當於走的是差異化、高端化路線;但現在組件價格已經跌到1.2元/瓦,HPBC價格昂貴又是單面發電,隆基的優勢難以體現。
對此,隆基9月5日解釋道,BC電池在地面電站有優勢。當電池正面效率超過競爭對手4%,就相當於比背面發電效率提高20%。而隆基目前的正面效率已超出5%,所以隆基認為,強調背面的發電增幅沒有太大意義。
但目前看,隆基的HPBC產能只能賣給分佈式,而分佈式市場競爭呈現激烈態勢。
2022年11月2日,隆基發佈基於HPBC電池技術的組件產品Hi-MO6,共有四款分佈式產品——探索家、科學家、極智家、和藝術家。與其他廠N型TOPCON電池片相比,只有科學家型號在功率、平均組件效率以及CTM方面略微領先。
市場主流尺寸單玻組件參數,來源:雪球
04 在BC電池領域重整山河
隆基依舊認為TOPCON是過渡產品。相比之前隆基綠能花心血投入的PERC,TOPCON效率提升太小,同行之間差異不大,容易出現“行業沒有全投產就出現過剩”的局面。
同行當然有不同看法,近期天合光能(688599.SH)在接受調研時就表示,目前TOPCON仍是價值最大化的路線。
綜合幾位長期跟蹤隆基的私募基金經理的看法是,今明兩年的電池技術還是在TOPCON與HJT之爭,他們對隆基9月5日在業績説明會上的發言持保留意見。
光伏業內人士認為,隆基看空TONCON,更可能是因為隆基自己的技術並未處於TONCON電池第一陣營。
各類新型電池技術路線的佈局企業,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隆基看空TOPCON,但對看好的HJT也同樣猶豫。更重要的是,如選擇HJT陣營,隆基同樣也難以站穩第一名。
HJT亟待解決銀漿耗量和設備投入高門檻的降本的問題,今年還無法量產——一旦量產,安徽華晟、通威股份和東方日升也將走在隆基綠能前面。
2022以來年佈局HJT電池行業的部分企業,來源:慧博智能投研
單晶PERC時代的輝煌傳説已隱匿於江湖。業內人士認為,“後PERC”時代,隆基已全面落伍,無力在TOPCON與HJT技術路線尋求“霸主”地位。因此,隆基必須另開一條道路,才有機會重回王座、重新制定行業標準,並以此建立行業生態。
因此,BC電池能否快速突破上量,將是隆基力挽狂瀾的救命稻草。
即便是在BC電池領域,愛旭的ABC電池屬於行業領先地位,且已獲得客户認可;TCL的參股子公司Maxeon全球出貨第一。隆基目前還不算是能定義國內BC電池行業標準的“話事人”,但BC類電池目前規模尚小,隆基尚有重整格局的機會。
無論光伏巨頭在PERC、TOPCON、HJT還是BC這幾大電池技術路線之中如何選擇, 户用、工商業和電站等下游客户的訴求都是快速回本乃至盈利。
各類新型電池技術路線的佈局企業,來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在BC路線上,目前存在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良率,二是價格。
此前,愛旭股份將今年ABC出貨預期從5GW-6GW下調到2GW-3GW。下調出貨的原因,愛旭股份表示,主要是生產過程工藝複雜導致良率較低,需要以後慢慢調整。而愛旭股份的ABC組件溢價率已在前文有所提及,高溢價將阻礙產品進入主流市場。
隆基9月5日在交流會提到,隆基HPBC的良率在95%,已能大規模量產。
而隆基宣告進入BC電池領域的積極意義,或許是能憑藉昔日龍頭的影響力,帶領全產業鏈圍繞BC電池協作完善配套設備與技術環節,從而為全產業鏈帶來降本增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