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名大V發文透露,撰稿人、《今晚80後脱口秀》寫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他是《今晚80後》脱口秀主持人王自健創作團隊的核心成員,代表作有《賴寶日記》《人生何處不尷尬》《生活就是北京時間最後一響兒》等。
7月20日上午,他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傳開,記者也隨後核實到這個消息。
他的最新一條微博內容停留在7月18日,上面寫道:“活着活着,夢想竟然變成了慾望……”
20日早晨,著名書畫家何鐵生在社交平台發文悼念好友,“半個多月前你搬到上海去之前我就跟你説,走之前也沒有好好聚一下,這不怎麼對…你説,沒事兒,我還回北京呢大部分時間和工作內容都在北京,哈哈別搞得跟生離死別似的…”“可,沒想到,這一切竟是這麼突然!絕對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1981年出生的賴寶某種意義上算得上是“段子手的鼻祖”。他原名楊小星,“賴寶”是他養的寵物狗的名字。做過政府職員、編輯、記者等工作 、脱口秀段子寫手。
2002年開始,他在網上連載小説,給主人公取名“賴寶”,後來有心的讀者把裏面有趣的內容集結成一篇長帖放在貓撲上,名為“賴寶語錄”,瞬間大火。
很多網友對於這則消息感覺到意外和震驚,賴寶的社交賬號一直保持着更新。
心梗來勢兇猛,死亡率高
一旦發病易導致心肌大量缺血死亡
且不可恢復
第一時間識別心梗症狀,並撥打120
是心梗救治的關鍵一環
心梗的典型症狀是“心痛”,或者説“胸痛”。急性心梗通過“心痛”表現出來的佔了70%左右。“劇烈性胸痛持續半個小時,一定得趕緊上醫院看。”
除去典型症狀,還有非典型症狀,其中以消化道症狀居多。據統計,約30%急性心梗患者發作前會出現消化道症狀,表現為腹脹、腹痛、腹瀉、噁心、嘔吐,極易被誤診為急性腸胃炎或消化不良,因此耽誤了心梗搶救的黃金時期,這種情況在老年人身上更容易出現。
此外,還有出大汗、牙痛、頭痛、咽喉痛、上肢或後背疼痛、咽喉疼痛不適等症狀,也是心梗的部分表現徵兆,同樣不容忽視。
來自心內科醫生的救治提醒
心梗搶救要闖三道關,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運送,三是醫院救治,其中患者這關尤為關鍵。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提醒,如果懷疑有人心梗發作,一定要做好四件事:
1. 讓患者就地坐下或平躺
不可隨意搬動、扶起患者,同時避免患者情緒激動。
2. 立即撥打120
懷疑有人突發心梗,正確的做法是第一時間撥打120等待救援,而不是自駕或打車去醫院。
自己送醫有很多弊端:首先,隨意搬動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動,會提高院外死亡率;其次,送去的醫院可能沒有心梗救治能力,即使有能力,也可能因沒做好人員、設備和牀位的準備,而延誤救治。
3. 謹慎服藥
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懷疑心梗時,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藥物;但如果沒病史或不清楚病人的情況,最好不要隨便給病人服藥。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吸氧,實在沒有氧氣,就把窗户打開。
4.合理心肺復甦
患者出現心跳呼吸驟停時,可進行心肺復甦。如果患者還有心跳和呼吸,心肺復甦反而會增加室顫風險。
鍾南山院士16年前曾突發心梗,如今保持健朗!他的這些話,每個人都該聽聽!如今已83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看上去身體健康,精神飽滿。但實際上,此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鍾南山院士自述曾在2004年因透支太厲害,突發心肌梗死,家人及時發現並送醫,最後放了一個支架。
十幾年過去了,鍾南山院士身體依舊健康,這和鍾南山院士對自我的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他也曾在許多公開場合,談過自己關於疾病與長壽的一些觀點,來告訴大家,如何預防疾病。
2015年鍾南山院士在一次講座中講到,人體健康五大決定因素,內因是父母的遺傳,大概是15%。外因就是社會環境,佔到10%,另外是自然環境,佔到7%。醫療條件越來越好,也佔到8%。但是最最重要,特別是都市中的人還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佔到60%。此外健康還有六大基石: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適當運動、戒煙限酒、早防早治、綠色環境。
———
運動與吃飯一樣重要
2020年4月14日,鍾南山院士在一次與前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視頻連線中分享了自己對於運動的看法時強調:運動應該像吃飯睡覺那樣成為生活中必需的一個成分。這也是鍾南山院士到現在這個年齡還能堅持那麼大量的工作的原因,他表示必須要每天進行體育運動。
鍾南山院士年輕的時候喜歡競技體育,在1959年全運會400米欄比賽中雖未得到冠軍,但是打破了當時的全國紀錄。在年紀大了以後他雖然很少參加競技體育,但一直堅持做點安全的運動,體育活動已經成為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習慣。
鍾南山院士也鼓勵大家堅持體育運動。“堅持運動,一般在30或40歲,鍛鍊與不鍛鍊,感覺沒那麼明顯,但當你50或60歲時,你會感覺不一樣。當然,在我這個年紀,會有一個更明顯的區別。”鍾南山坦言,在他的生活中,體育鍛煉對他的健康和事業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鍾南山院士表示年輕的時候喜歡跑步,也喜歡打球,喜歡很多體育運動,後來年紀大了,還是堅持跑步、快行、健身等運動。”鍾南山説,“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根據實際的情況,我喜歡在室內騎自行車做俯卧撐仰卧起坐,室內健身等體育運動。”
———
想健康就要先學會呼吸
在《鍾南山健康訪談錄》一書中,鍾南山介紹,我們每個人都會呼吸,但懂得正確呼吸的不多。我們從小就受教導要挺胸收腹,又時時刻刻要應付精神壓力,以致肌肉繃緊,呼吸加快。但是,現代人大都是“胸式淺呼吸者”,主要用肺的中部和上部呼吸。除了音樂家、歌唱家和一些運動員,幾乎無人知道在吸氣時應讓腹部擴張。
不妨觀察一下嬰兒是如何呼吸的,嬰兒的呼吸又深又緩,腹部起起伏伏。隨着年齡漸長,通常不知不覺地就捨棄了這種有利健康的腹式呼吸法,改為採用淺短的胸式呼吸法。胸式呼吸法會使肺部增加負擔,肺部必須工作得更勤快,才可以確保氧供應充足。這種呼吸方法對心臟也不利,使心臟必須加快搏動,否則無法供應足夠的血液去運送氧。
正確的腹式呼吸方法是:通過橫膈活動來增強肺通氣量。練習者將手放在上腹部,呼氣時手隨腹部下陷,並稍稍壓力,吸氣時上腹部對抗此壓力,將腹部慢慢隆起。每日35次,每次約3分鐘。練習者在進行腹式呼吸時,還要注意放鬆全身肌肉。呼氣時要使腹部下陷,並應避免用力。吸氣時要鼓腹,時間要比呼氣稍長。每次吸氣後要稍停片刻,不要立即呼氣。
———
生活有目標的人更長壽
2015年鍾南山在一次講座中談及,生活有目標,長壽幾率高。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追求,這對於一個人健康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些人在退休後還堅持工作,活得很開心,身體也很好,但是無所事事的人身體就不行了。有一個追求的目標,一切為實現這個目標而服務,那麼周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也就不以為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