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一天:一張手帕作聘禮將她娶過門 一晃75年

如今,兩位耄耋老人已是四代九人同堂,在大山深處他們攜手共同走過了平淡而不平凡的75個春秋

在貴州省石阡縣五德鎮石陽土家族村,郭定安老人今年96歲,妻子楊通珍86歲。75年前,郭定安用一張手帕作聘禮就將楊通珍娶進了家門。如今,兩位耄耋老人已是四代九人同堂,在大山深處他們攜手共同走過了平淡而不平凡的75個春秋。(圖/文 寧堅)

位於茫茫大山之中的石陽村建村已有500多年曆史,全村85%的人口是土家族。目前出村只有一條僅容一輛汽車通過的蜿蜒碎石山道,村裏人出門得走一小時山路後到大路邊再換汽車15分鐘到五德鎮,在鎮裏再換汽車2個小時才能到達縣城。

郭定安6個月大的時候,父母便撒手人寰。楊通珍4歲時,父母也相繼去世,二人皆由親戚撫養。楊通珍11歲那年,21歲的郭定安便將她娶進了家門,楊通珍老人説自己是丈夫的“童養媳”。

“娶她時的聘禮就是一張手帕,我請媒人帶過去給她,第二天她就跟我回家了。”郭老説:“我家很窮,我們沒有舉辦儀式,也沒有辦酒席,只在堂屋裏拜過天地就算成親了。”婚後兩老育有一兒一女。

年輕時的郭老酷愛習武,兩三個壯漢也近不得身,他不僅會用竹子編制毛龍、還是養鴨能手,在捕魚方面也特別有技巧,在村裏小有名氣。改革開放後,他將自己編織的手工藝品拿到鄰鎮換成布匹等生活用品回到村裏出售。88歲時,他的右眼突然不適,治療不及時導致失明。


由於兒孫都在外地工作和生活,兩老的生活完全是自理。“上桌就有熱飯吃,很多時候洗臉水、洗腳水都是她給我準備好的,我抽煙也是她幫我點燃。”問及郭老,妻子好在哪裏?郭老如是回答。

楊通珍老人極為和善,説起話來眼睛總是眯成了一條縫,去年她在做家務時不小心將右手食指切斷,但這並不影響她做家務。雖然兩老的年齡加在一起有182歲,但他們的記憶和思路一點也不模糊。郭老自豪地説:“紅軍長征兩次路過我們村,有一次有6個紅軍迷了路,是我把他們安全送到了鎮遠。”中午飯,兩老每人吃下了兩個拳頭大的粽子。

兩老除了有五六畝田地外,目前還養有一頭豬、兩隻鵝和三十六隻雞。

“別村放牛,我們是放鴨,我們村裏養鴨的人比較多,只要哪家的鴨病了,找我一看便知。”郭老曾經是村裏的會計,還保管過村裏的糧倉。在集體經濟時代,村裏把放鴨的任務交給了他,時間久了,他便學會了如何給鴨治病。

老人每天過着清貧的日子,沒有一雙像樣的鞋。


每天上午和下午,楊老都要到地裏幹活,挖土、放薯苗、蓋土,一切都顯得乾脆利落。

生活中,兩老相敬如賓,楊老説:“他很尊重我,家裏的大小事務我都可以做主”,而面對妻子的郭老則很體貼:“有時有點小矛盾就事論事説兩句,沒必要説重話傷人”也許這就是相愛長久的真理。牽着老伴的手,楊老顯得有些靦腆。

看着父親年事已高,不久前,兒子將郭老養的二十多隻鴨子全部賣掉了,對此老人相當不高興,慪氣了一段時間,村支書跑來“調解”。

老夫妻的小曾孫兩歲了,照片拿在手裏,楊老手指一會兒敲敲孩子的鼻子,一會兒摸摸孩子的手,眼裏流露出了濃濃的愛意。而已經在外工作生活的孩子多次提出讓他們到縣城一起住,但兩老“不領情”。過年過節孩子們不一定回來,但每逢老人過生日就一定會趕到。

只有800多人的石陽村大多都很長壽。90歲以上的老人有2人,80歲以上還能勞動的老人有15人,70歲以上有112人。問及長壽之道,兩老笑了起來:“我們沒有特別之處,每天都是粗茶淡飯,喜歡喝點自己炒制的茶,只要身體沒啥不舒服就要下田幹活。”  


對於自己的身後事,兩老看得非常淡。在老人家的後屋中放有一口棺木,棺木是20年前就已經準備好了的。

兩老把生命中一切最美好的時光都給了對方。世間什麼都將老去,只有真愛永遠年輕,當歲月幻化風霜雨露,惟有白頭攜手相伴遠行……在浩淼的時間長河中,75年的婚姻也許只是彈指一揮間,唯有真摯的愛情才能永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52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人的一天:一張手帕作聘禮將她娶過門 一晃75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