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先秦戰爭的主角戰車,被騎兵擠出歷史舞台,為何在明朝“復活”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經典

前言:

兵聖孫武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戰爭是關乎一個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鍵,軍事力量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凸顯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在那時的戰爭中,古人還發明許多裝備助力,例如戰車。戰車是先秦時期,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武器,一個國家擁有戰車的數量,成為了實力的象徵,例如“千乘之國、萬乘之國”,逐漸成為強國的代名詞。隨着時代的發展,戰爭規模擴大與騎兵的興起,戰車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然而到了明代,曾經被擠出戰爭舞台的戰車,又“復活”了起來,充當着相當個性的角色。戰車在明代為何能“復活”,它又是以怎樣的姿態和功能“王者歸來”呢?


戰車在先秦時期的興起

戰車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佔據着重要地位,在先秦時代是各國主要的作戰工具,後來由於騎兵的崛起,戰車逐漸衰落了下去。即使如此戰車還保持着強大的生命力,並未徹底消亡,到了宋、明又開始出現在戰場之上。先秦時代的戰車配備甲士三人,一位使用長武器,一位使用弓箭,和一位駕車手,前面有四匹馬作為牽引,敵我雙方安排好戰陣互相攻擊。關於最早的車戰記載,始於牧野之戰,《尚書》記載:“武王戎車三百兩,虎賁三百人”,這裏的戎車指的就是戰車。到了春秋時期,迎來了戰車的巔峯時代,《左傳》曾記載在晉國與楚國的城濮之戰中,晉國為了獲勝配備了七百輛戰車,是一場大規模的車戰。


騎兵崛起擠壓戰車生存空間

不過到了戰國時代,爭霸戰爭變為兼併戰爭,以消滅敵國有生力量為主,戰車的弊端便顯現了出來。戰車只能在平原作戰,對環境有着很高的要求,使得騎兵迅速崛起,中原地區第一個,敢於向車戰發起挑戰的事件,就是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此後各國紛紛效仿,戰車逐漸式微。秦代由於需要與西部遊牧民族作戰,騎兵獲得進一步發展,戰車的輝煌時代正式落幕。先秦時代的戰車在形制、戰術上,都與當時的政治與經濟息息相關,隨着後世爭霸滅國的戰爭出現,騎兵與步兵的作用逐漸超越了戰車,戰車的重要性大幅度降低,從而淡出了歷史舞台。到了宋代隨着火藥的發明,戰車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古人又想起這件古老的工具,並用火器搭載戰車使用。


明代不同功能的戰車種類

明代由於火器的大規模使用,戰車“復活”併發生了本質性的改變,它不再像先秦時代利用戰陣作戰,而是通過搭載的火器進行武力對抗。明代的戰車,根據在戰場上的不同作用,可分為幾個大類。第一運輸車,《明史》記載:“永樂八年北征,用武剛車三萬輛,皆惟以供饋運。”這裏的武剛車作用就是運輸糧餉,為了戰爭做服務的運輸車。第二防守型戰車,《武備志》中曾提到屏風車,它既可以起到屏蔽的作用,又可以裝載火器,車上配有三名士兵,可以操縱火器打擊敵人,守城之時可用前方屏風形成防禦牆。第三進攻型戰車,例如臨衝的呂公車,是明代一種巨型攻城戰車。車身高達數丈,長約十丈,車外用堅硬的皮革包裹,可抵擋敵軍的強弩攻擊,車內分為上下五層,並用樓梯連接,待到戰鬥之時,將戰車推到敵方城下,可與城牆持平,車中攜帶武器的士兵,便可蜂擁而出攻城。


與火器緊密結合重現輝煌

還有一種盛油的引火攻擊戰車,它由木製材料做成,底部安裝兩個輪子,釘上鐵條的車廂內盛有碳火和熱油,攻城時可推到敵人城樓下,用茅草點燃達到攻城的目的。另外雲梯車是最常見的攻擊戰車,可用於攀爬城牆,與敵人短兵相接,例如李如松平叛寧夏之時,雲梯車就發揮了重大作用。明代的進攻戰車大多以木製為結構,周圍安裝有鐵板或者盾牌,車上配置有多種火器,為了保證靈活,車廂中的甲士只有數名或者十餘名。火力最強大的當屬雷火車,《武編》介紹雷火車,左右車廂寬約九寸五分,上面裝載八架佛郎機炮,與流星炮、蜂窩炮各一架,是一輛火力十足的進攻戰車。明代戰車最大的特點,就是配備了火器,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戰車,都還配備有鳥銃手與狼機手,將火器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這也是與先秦戰車最大的區別。

明代越來越重視戰車

明軍在初期與中後期,擁有的戰車數量有很大差別,明初到中期,《太祖實錄》曾記載常遇春造呂公車,基本上每次製造一千輛。到了中後期北部邊境局勢嚴峻,為了抵抗遊牧民族的騎兵入侵,以致於戰車數量急劇增加,最多一次造了三萬輛。明朝末年遼東戰事吃緊,遼東巡撫王化貞,就曾奏請朝廷派三百八十輛戰車,配合素與女真有仇怨的蒙古虎墩兔,一起攻打努爾哈赤部。對中原地區威脅最大的是農民軍,孫傳庭在崇禎十五年,被李自成逼到陝西扼守潼關,當時為了增強關中軍事實力,計劃製造了三萬輛搭載火器的戰車。然而最後再多的戰車,也未能扭轉明軍的敗局。


根據戰場環境改進戰車

使用戰車不僅要保證數量上的優勢,還要保證其過硬的質量,能根據地形進行靈活的改進。正統時期寧夏總兵張泰,以寧夏多溝壑為由,請朝廷加派獨輪馬車,中間可藏火器,遇到溝壑能用人力託舉而過。在景泰、弘治時期,明代人又根據地形,改進了許多適合作戰環境的戰車。嘉靖一朝陝西侍郎劉天和奏請朝廷,在原先的戰車基礎上,配置斧鉞等冷兵器,車廂前樹立狻猊盾牌,練二車可避三四十人,為了激發戰車的潛能,劉天和還設計了許多適合多兵種作戰的戰術,將戰車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潮。戰車越造越多,使得明廷每年需要付出一千七百三十兩,用於維修保養,户部給事中姚宗文曾統計,自萬曆二十一年起到萬曆四十二年,養戰車共花費了三萬兩白銀。在北方抵禦遊牧騎兵的文臣武將,認為戰車可擋住騎兵鐵蹄,所以熱衷於戰車的推廣與製造,而這些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在饑荒動亂的年代,不顧財力盲目製造戰車,就是再多也挽救不了明朝的悲劇命運。


戰車在明代“復活”的原因

總的來説戰國以後,逐漸衰落的戰車,能在明代被大量製造並使用,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是受地形影響,戰爭頻發的明朝北方原野乾旱少雨,平坦堅硬的土地,為戰車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第二是同遊牧民族戰爭的需要,戚繼光就曾指出:“鐵騎數萬衝突,勢鋭難當,我軍陣伍未定,轍為所其所衝破。”戚繼光提倡使用戰車,阻擋騎兵的鋭氣。故此無論是對抗蒙古騎兵,還是女真人的八旗鐵騎,明朝都開始大量製造使用戰車。第三是由於戰車不斷改進,能適應作戰需要。例如戚繼光在《練兵實紀》中,説輕車可經過險隘,改變了戰車笨重的弊端。第四是火器與戰車的有效結合,尤其是西洋火器傳入中國後,體積過大影響了火炮的效果最大化,而配合戰車使用,則增加了靈活機動性,用途更加廣泛。無論是攻城還是守城,都能發揮很大的作用,也是深受戚繼光的好評。


戰車在明朝不同時期的評價

再來看看戰車在明朝各時期的評價。明朝初期只是嘗試性地使用戰車,那時的明朝人對戰車,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到了正統年間,蒙古騎兵對明朝的威脅日益增大,明人才開始關注戰車。正統十二年,也先大軍逼近邊境,大同總兵朱冕,上給英宗六條建議中,説只有戰車能夠充當防禦工具,此後明朝人開始關注和討論戰車。景泰元年北京保衞戰中,于謙在守城方略上,提倡使用鹿角戰車,並配置火銃等火器,結果為取得戰爭的勝利,貢獻了不可忽視的力量。嘉靖時期北疆局勢嚴峻,東北部的女真人也開始崛起,明朝面對兩面威脅,基本上都是處於防禦態勢。劉天和認為“步不能勝騎,騎不能勝車”,前代名將多是以戰車取勝騎兵,所以他改進戰車,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後來的熊廷弼、孫承宗等名將,也非常重視戰車的功用。

在崇禎末年的最後輝煌

崇禎時期明朝風雨飄搖,禮部尚書方一藻在崇禎二年,提及戚繼光的主張,應該大量使用戰車對付女真鐵騎,得到了崇禎帝的認可。次年甘固贊畫户部員外郎郭應響,獻上了自己開發的戰車,和根據戚繼光著作補充形成的兵法要略一本,還表示戰車的成本低廉效果絕佳,上呈給崇禎帝。崇禎十六年右僉都御史徐有聲,也提出用戰車禦敵,並招撫流民開墾荒地,得到了崇禎的嘉獎。明代關於戰車的言論,從正統一朝到崇禎時期,可謂是一直沒停過,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對戰車表現了強烈的興趣,所以明朝人對戰車還是很重視,並積極提倡使用戰車的。


尾聲

明代以前的戰車,因為騎兵的崛起,處於沒落的狀態。到了火器發展逐漸發展壯大的明朝,改變了作戰方式,引發了新的軍事變革。具有防禦能力,且能快速移動、能使用火器的戰車,迎來了“第二春”。以火器壓制騎兵衝鋒,為平內御外提供了有效的軍事力量。雖然明軍使用戰車實戰,沒有讓明朝起死回生,但這並不是因為戰車沒有效果,造成此原因的因素有很多,由於當時政治腐朽、邊患、農民起義交織在一起,左右着政治格局。加上訓練不精指揮不當,也可能導致戰敗,因此不能抹殺戰車在明代的作用。它對抵擋騎兵鐵騎,有着重大的功效,否則明朝文臣武將也不會熱衷於使用推廣戰車了。

【參考資料:《尚書》,《明史》,《練兵實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