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中華
(一組《霍去病》劇照)
【作者簡介】石中華,以道家的心情,做儒家的事情。熱愛生活,喜歡碼字。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一)17歲就被封侯的天才軍事家
霍去病是漢武帝時期首屈一指的名將,與其舅舅衞青齊名,而猶有過之而無不及,時人以衞霍並稱。霍去病去世時年僅23歲,但是生前,官至大司馬,被封為冠軍侯。
霍去病用兵不拘泥於兵法,用兵不循常理,這樣的人,打起仗來,往往令敵人捉摸不透,經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戰果。這樣的將才,很多人自然會想起韓信、岳飛,以及電視劇中的李雲來。他們的用兵風格,幾乎是一致的。只不過不同的是,霍去病更擅長於長途奔襲,猶如希特勒的閃電站讓匈奴防不勝防。而且他的大迂迴戰術,更是被後世的很多兵家所效防,比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霍去病初出茅廬的第一仗,就將匈奴殺的片甲不留,當時他只領兵800騎,可謂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而讓他達到軍事頂峯的是漠北戰役,從此之後,封狼居胥,成為了歷代兵家的軍事嚮往。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代名將,卻偏偏短命,23歲就找兵聖孫武聊天去了。
(二)關於他的死,歷代有很多傳聞
第一種死法是:霍去病是猝死的,因為霍去病年紀輕輕的就取得了這樣的豐功偉績,肯定耗費了很多的精力。可參考現在的一些IT白領,長期熬夜,以致猝死。據傳他的兒子霍嬗,年紀輕輕也是猝死的,説不定就是家族遺傳。
第二種死法是:霍去病是得瘟役死的。由於霍去病的出現,導致匈奴六畜不蕃息,嫁婦無顏色。牲畜得不到蕃息,匈奴無法生存繁衍。女人不能打扮自己,姿色就會受到影響,怕嫁不到好人家。這是事關匈奴生存與顏面的大事, 因此,匈奴對霍去病可謂是恨之入骨。於是,他們將得瘟疫而死的動物,丟到了水源處,使病疫傳染。而霍去病恰好喝到了這種受到傳染的水。
第三種死法是:霍去病是被刺殺的。最痛快霍去病的,第一自然是匈奴,他們巴不得霍去病死。其次是李家,因為霍去病射殺了李敢,精通神射術的李家也極有可能,以其人之道還致其人之身,而射殺霍去病。再其次,想殺死霍去病的可能是衞青的部下。如果不是衞青的提攜,霍去病難有出頭之日。可是他的軍功與威望,威脅到了衞青。同衞青同甘共苦的部下,可能要為衞青打抱不平。
(三)漢武帝才是殺霍去病的真兇
但是,筆者認為,想殺死霍去病的不是別人,而是對他寄寓厚望的漢武帝。
在漢武帝劉徹眼中,霍去病不過是一枚棋子罷了。在帝王眼中,所有的臣子都是棋子。棋子要捏在手中,改變棋局。而不是讓棋子影響到自己的格局。當這枚棋子非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而且影響到王朝未來的走向時,這枚棋子就要成為棄子。
但是,為了對抗匈奴,他又不得不倚仗外戚。當然,在利用外戚的同時,他也在兩手準備,以制衡外戚。比如,漢武帝起用了衞青,使衞青成為了大司馬、大將軍。衞青也不負所望,痛擊匈奴,立下了赫赫軍功,為西漢出了一口惡氣。衞青在軍中的威望,也與日俱增。為防止衞青一家獨大,尾大不掉,漢武帝起用了年輕果敢的霍去病。他對霍去病的恩寵,遠遠超過了衞青。衞青與霍去病的關係,可是舅甥關係。這一用意,可謂用之深遠。
可是霍去病在軍事上是個天才,但在政治上是個白痴。他根本沒有體會到漢武帝的真實用意,反而刻意地想修復與舅舅衞青的關係。因為漢武帝的精力佈局,導致衞青與他這個外甥的關係,再也無法像以前那樣親密。因此,他總想做點什麼,來挽回這種親情。但是,這讓漢武帝很痛心。不知道他在心裏罵了多少次霍去病——白痴。
而導致漢武帝對他痛下殺手的一件事,就是他擅作主張,射殺了李敢。因為李廣的死與衞青有關,作為兒子的李敢自然要父報仇,因而打傷了衞青。衞青將這件事壓制了下來,否則李敢的性命不保。但是,霍去病知道後,就利用圍獵的時機,射殺了李敢,以為舅舅衞青復仇。
這件事,充分暴露了霍去病的政治無知。他是鐵了心,想和舅舅站在一起,而不惜殺死將門之子李敢。而且李敢還是他的部下。這也充分暴露了霍去病的狹隘、專橫與粗暴。這樣的人,在漢武帝看來,是非常危險的。
他就像一座休眠的火山,有人壓制他時,他還可以休眠,不致帶來危險。但是,一旦他漢武帝早霍去病而去,他的子孫後代無一人可壓制這個脾氣不同常人的霍去病。漢武帝的憂慮,也是後世朱元璋的憂慮。他們都是為千秋計而謀局的天才帝王。最要命的是,霍去病很年輕、很年輕、很年輕。
於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漢武帝,自然對霍去病下手了。因為這起兇殺案,是漢武帝密謀的。司馬遷自然也隱晦之。而且漢武帝也想好了怎麼對付衞青的辦法。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關注、點贊、轉發,歡迎參與評論,説出您的想法;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