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長河中,宋朝的軍事實力到底是強還是弱?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科技最發達、文化最昌盛、藝術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也是當時世界上發明創造最多的國家。但唯一受人詬病的就是它的軍事實力了,人們常説強漢盛唐弱宋,從這個“弱”字就可看出大家對宋朝軍事實力的一個看法。不過宋朝的軍事實力究竟強還是弱,都是無法蓋棺而定的。要説宋朝弱的話,那它又怎麼蕩平四海,統一華夏大部,怎麼在蒙古鐵騎的強攻下獨自堅守四十餘年呢?要説宋朝強的話,它卻又頻頻敗於外敵入侵,甚至於釀成了前無盡有的靖康之恥,簡直是中華正統王朝的奇恥大辱。
其實北宋的軍事實力的強弱也是分時間段的。第一階段就是宋朝軍事實力最強的階段,即建國之初。試想如果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他怎麼敢黃袍加身欺負後周君主年幼呢。也是憑着這支強大的軍隊宋朝開國後才能所向披靡,逐漸統一中原。而宋朝外部的那些少數民族政權成立時間都比宋朝早,已經有足夠的時間成長起來了,軍事實力自然強盛。中原王朝也一樣,需要時間修生養息恢復實力,但是宋朝的外部條件不給它休息的時間,沒有必要的修生養息那麼宋朝的實力自然不如那些早已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最重要的是宋朝自始至終都沒有收復燕雲十六州,北方門户大開。佔據燕雲十六州的遼朝則實行雙軌制,分地區分別發展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此舉也是大大增強了遼朝的實力。
這也就是説宋朝的外部再也不像是其他王朝面臨的那種單純的遊牧政權了,而是一個認可並發展農耕文明的遊牧政權。此時的宋朝也是軍事實力強盛的階段,針對燕雲十六州,兩國之間肯定會發生戰爭。宋遼戰爭也在宋朝滅掉北漢後開始了。不過宋遼之間雖互有勝負,但總體來説宋朝還是勝少敗多。最後戰爭進行到雙方都拖不下去的階段了,宋遼兩國也於1004年正式訂立澶淵之盟,規定: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
第二個階段就是宋朝軍事實力開始衰落的階段了。這一時期宋朝的軍事實力已經大不如建國之初了,不過也不算弱。但是在這一階段確實宋朝重文抑武的最嚴重的階段。在一系列軍事活動結束後,宋朝為了穩固江山,穩固社會秩序,開始將武將職位進行實質性的下調,招募軍隊更多的也只是為了緩解國內矛盾。這就導致宋朝軍隊出現了結構性錯誤。在建國之初趙匡胤就開始削弱武將的權力。在戰術策略方面更是由文人策劃。軍事結構上則是樞密院能調動部隊不能掌控部隊,三司能掌控部隊卻不能調動部隊。樞密院的組成大部分又都是文官,對皇權基本不構成威脅。但是這一系列舉措就讓宋朝軍隊的實力大大下降了,軍事獨立性也降低了。
第三階段就是宋朝軍隊瓦解的階段。軍事孱弱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北宋政府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因此王安石變法應運而生,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的局面。北宋的軍力也短暫的增強了。雖然這場變法最終失敗了,但它的一些政舉還是給北宋帶來了紅利,在宋徽宗時這些紅利都凸顯了出來,北宋的領土也在這一時期達到了最大。可宋徽宗終究不是一個好皇帝,變法革新的紅利消耗殆盡後北宋軍事再次疲軟,甚至比之前更嚴重。宋徵宗為了不當亡國之君,將皇位這個燙手山芋扔到了自己的兒子宋欽宗手中,宋欽宗為人也懦弱,在息兵乞和的圖謀落後後,宋朝軍隊早已失去了信心,就連宋欽宗本人也不相信宋軍能夠戰勝金軍,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宋朝還有二十萬大軍,那也是一擊即潰的。靖康之變後北宋宣告滅亡,其軍隊就自然也完全瓦解了。
金朝僅以數萬軍隊就能在北宋如入無人之境,可見北宋軍隊戰鬥力究竟有多孱弱。至於後來屢次擊退金軍的南宋軍隊,大都是私人武裝。在南宋與金朝和談後中興四將的兵馬則完全被朝廷收編,原來實力強大的軍隊戰鬥力又開始慢慢下降,以至於南宋的數次北伐全部失敗。不過南宋也不算敗的太慘,雙方整體還是成拉鋸狀態的。
隨着蒙古的崛起,宋蒙開始結盟,聯手滅掉了金朝。不過蒙古轉頭就開始進攻南宋,但多次進攻無果,就連蒙古大汗蒙哥也死在了四川戰場。隨後南宋周邊國家逐漸被蒙古吞併,在東亞大陸上南宋成為了最孤獨的國家。不過就是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南宋對抗了蒙古四十年,從1235年開始到1279年南宋崖山海戰失敗結束。是因為南宋軍事實力強才能抵擋住蒙古軍隊進攻嗎?實則不然。
蒙古軍隊最強的就是它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但是蒙古與南宋的戰爭中這些鐵騎卻派不上用場,因為南宋是防守方,蒙古打的是攻堅戰,在這樣的戰鬥中蒙古鐵騎毫無用處。加上南宋制定了比較正確的防守策略,這才能獨此對抗蒙古四十餘年。
總的來説,宋朝軍隊有強的時候,也有弱的時候,但是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比較,宋朝軍隊的戰績似乎並不好看,可每個時代的大環境是不一樣的,無法縱向比較。那麼橫向比較一下就是,北宋前期軍隊實力稍弱於遼朝,中後期軍隊實力完全弱於金朝,南宋軍隊實力稍強於北宋,弱於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