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省心不省事不省錢 月子會所離“國標”還多遠
天津北方網訊:《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月子護理機構進入國標時代!
資料圖:月子會所。 呂明 攝
近年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二孩兒政策的放開,消費者對於專業的母嬰保健服務以及月子護理機構的需求與日俱增。一時間,月子會所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然而,由於起步階段一哄而上、准入門檻較低,行業整體亂象叢生,暴露出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衞生、安全存在隱患等諸多問題。作為母嬰保健服務行業的首個國家級標準,國標的出台將給整個行業帶來怎樣的變化?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行業現狀
寶媽吐槽:不省心不省事不省錢
這些日子,剛剛懷孕三個多月的林女士,一有時間,就拉着老公去轉月子會所,“現在會所房間很緊張,都要提前五六個月才能定上,我們也想趁着現在時間還算寬裕,多比較一下,儘快定下來。”林女士告訴記者,在看了十幾家會所以後,她最終還是一頭霧水。“貴的也沒看出來服務上佔多大優勢,便宜的也沒覺得差很多,但價格卻差好幾萬元,真不知道該怎麼選。”採訪中,記者發現,和林女士感觸相同的準媽媽不在少數,大家在選擇會所的時候覺得很茫然,沒有一個可衡量的標準,往往是憑收入水平、憑直覺去選。
通過走訪,記者瞭解到,目前天津的月子會所有近百家,主要集中在星級酒店、中高檔住宅區附近、別墅區以及高檔寫字樓內部,整體規模都比較小,多數在10個房間左右,價格從3萬元/28天到12萬元/28天不等。記者發現,不同價位的月子會所服務內容是類似的,都包含有一個月的住宿、月子餐、產後修復和寶寶護養等項目。而價格差異主要取決於住宿硬件條件以及護理形式的不同,例如,五星級酒店內的月子會所28天的價格普遍在6萬元以上,大多是護理人員進入產婦房間24小時一對一護理,也稱母嬰同室。三四星級酒店內的月子會所價格通常在3―6萬元之間,嬰兒放到育兒室由護理人員集中護理。但同一個月子會所,根據房型不同,服務方式不同,價格差異也很大,例如位於水上公園附近別墅區的一家月子會所,陽面房間,28天價格是49800元,陰面房間價格是39800元,二樓有露台的房間是59800元,套間是99800元。最短住28天,最長也有住幾個月的。此外,打出“台式護理”“韓式護理”等特色服務的月子會所價位也普遍較高。
但即使這樣高昂的價格也沒有讓準媽媽望而卻步,恰恰相反的是,大部分月子會所都處於爆滿的狀態。“雖然和老公都是工薪階層,但這輩子也就再坐這麼一個月子,圖個省事兒、省心。”即將迎來二寶的王女士坦言。
住進會所就真的能省事、省心嗎?“第一天就把寶寶指甲剪出血了,更可怕的是還藏着不説,支支吾吾,本來想把孩子放到母嬰室,自己還能靜心修養,可是根本放不了心,最後還是自己帶了一個月,累得渾身疼。”“孩子嗆奶喊半天人才過來,嚇得我都渾身發軟。”“這裏的護士人手不夠,沒法照顧到每個產婦,還得我媽陪我住一個月,我婆婆每天往這送催奶湯,事兒一點兒也沒省。”採訪中,幾個住過會所的寶媽紛紛吐槽,表示很失望。
位於五大道上的某月子會所護理部主任馬文華對記者説,她們已經經營將近五年,新開業時天津也就三、四家,可就這短短几年間,天津的月子會所已有近百家。用她的話説:“每個月都有新開的,每個月也都有倒閉的。”“人們都覺得月子會所就是在酒店裏租幾間房,僱用些護理人員就能幹成,錢好賺,不少人也正是抱着這樣簡單的理念去經營,最後難以為繼,甚至官司纏身,還把市場攪得很渾。”
市場混亂:做地產開酒店跨界伺候母嬰
“不管是消費者還是對於我們業內來説都很期待國標出台,現在這個市場非常混亂,一些商家為了吸引客户,故意用一些噱頭去抬高價格,還有一些商家通過降低月子餐、服務的品質去降低價格,讓消費者很難去分辨、選擇。”馬文華透露説。
馬文華表示,一直以來,由於沒有對月子中心的開辦設置專業的准入門檻。因此,月子中心和普通商業機構一樣,只要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後即可營業,既不需要相關衞生資質,從業者也不需要相關資格證書。這也使一些人有了渾水摸魚的機會,由於開辦會所需要大量資金,目前進入市場最多的就是有房地產和酒店背景的企業。這樣的跨界經營,效果可想而知。
毋庸置疑,行業的健康發展,急需標準支撐。
記者查閲這份標準發現,這項標準規範的對象是為顧客提供非醫療性服務的母嬰保健服務機構及其經營場所,標準明確服務的種類根據服務對象所處階段分為備孕保健、孕期保健、產後保健、嬰幼兒保健。標準從經營管理、從業人員、環境及設施設備、服務內容、專業技術、文件和記錄、檢查與服務質量評價、不合格服務的處置和服務改進、爭議和投訴等方面,針對我國母嬰保健服務行業的特點,在服務的安全、衞生、專業和舒適4個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在環境衞生方面,《要求》指出,月子中心50米範圍內應無射線、粉塵、噪音、強光等污染,同時月子中心應有消毒間或消毒區域或配備相應的消毒設備,有提供住宿的應實行24小時值班制;在技能人員方面,技能人員應通過專業技能、衞生知識等培訓,取得相關資質上崗;而在處理爭議和投訴上,月子中心應規定爭議的處理及有關職責和權限,通過協商方式處置爭議,並在顯著位置設立投訴電話、意見簿等處理投訴的方式,在24小時內處理投訴,並在5個工作日內採取有效措施處理顧客投訴。
專家説法
採訪中,會所的負責人紛紛表示,將會按照國標要求進一步完善。對此,天津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國標出台,效果如何,關鍵要看落地情況。張寶義説,一直以來,由於准入門檻低、缺乏監管,月子會所的服務質量及其從業人員素質令人擔憂,整個行業還處於低端、粗放發展的一個狀態。但實際上,作為一個“呵護生命”的行業,月子會所不論對於經營者還是工作人員來説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他説,單從專業性這個角度講,對於母嬰這一特殊人羣,應比一般場所從業人員要求更加嚴格,因為從業者一舉一動都直接關係到母嬰健康,特別是對新生兒階段的照料,其專業性要求較高,許多看似平常的細節,卻暗藏許多風險,需要經過專業培訓和較長時間的熟練操作方可上崗。同時,對於寶媽的護理也不單只是身體上還應關注心理健康,產後抑鬱現在很常見,那麼,會所能否在心理上給寶媽疏導、呵護,這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還有就是現在住進會所的寶媽大多都是“80後”“90後”,這些人羣本身就對服務有着更高的要求。住進會所,除了將自己和寶寶的身體調養好,還希望在會所學到更多產後護理知識、保養知識以備出了月子後派上用場,等等這些都對會所的專業性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國標出台,可以説非常及時,對規範整個行業將起到積極作用。但從整體看,這份標準還比較籠統,相關要求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同時,還應明確一個共識就是國標只是一個“標準”,出台後,對行業規範的具體效果怎麼樣,還要看落地情況。會所能不能開張營業、能不能達到專業、安全、衞生、舒適的要求,還需要建立完善的准入制度,確定監管主體,讓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監管。從准入、後期監管等多個環節從嚴把關,以壓力促動力,使整個行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記者調查
對於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安全、衞生、專業和舒適四個方面,《國標》提出了相應要求,當下的會所能達標嗎?實際情況又如何呢?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護士大多是家政公司工作人員轉行
記者多方走訪發現,“專業”“規範”是月子會所最大賣點,護理團隊的人員構成成為其核心競爭力之一,打造陣容強大的服務團隊是月子會所工作的重中之重。
“月子期間,寶媽容易出現盆腔炎、乳腺炎、術後感染、排尿難等狀況,新生兒也進入出生後的第一個危險期,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足夠的護理知識和急救知識。”一位月子會所負責人對記者説。
在一些會所的電子宣傳屏、發放的宣傳資料裏,記者看到,其往往聲稱專業護理團隊由三甲醫院資深婦產科專家、新生兒科專家、中醫師、營養師以及國家一級廚師構成,確保每對入住母嬰可享受N對一的專業服務。
市民程女士,一位剛剛在會所坐完月子的年輕媽媽向記者抱怨,當初就是被這樣的宣傳吸引,認為可以在專業醫師和營養師的指導下調理身體,沒想到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入住不到兩個星期,程女士患上了乳腺炎、高燒不退。“我當時要求會所的專家幫我診治,但是他們告訴我,專家來沒問題,可是會所不是醫院,沒有必備的醫療設備,所以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治療。”程女士很氣憤,只好半夜跑到醫院掛急診號。
陳女士感覺也是被會所強大的護理陣容忽悠了。當初承諾100%護士團隊並沒有兑現,被一水兒的月嫂取而代之,會所的説辭是,護士太年輕,沒有當媽媽的經驗,月嫂有多年實踐基礎,一般問題都能應對。“這麼説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宣傳冊上所説的台灣婦產專家、心理諮詢師一直也沒有露面,產後低落的情緒並沒有得到專業人士的疏導。”
據記者瞭解,大部分會所對於母嬰服務的承諾範圍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產婦的產後營養、開奶哺乳、排除惡露、情緒疏導、形體修復,嬰兒的五官清潔、皮膚護理、游泳撫觸、做被動操,等等。一位業內人士坦言,月子會所在國內尚為一個新興業態,很多方面還有待進一步規範,從業人員的素質還有待提高。一些會所宣稱的醫院專家一對一服務,其實很難實現,大多隻是徒有虛名。有的會所為了顯示其團隊的專業性,打出“護士團隊全程護理”的招牌,其真實性值得考證,大部分會所會僱用一兩個退休護士做招牌,其餘護士大多是家政公司工作人員轉行而來,簡單説來就是“換身衣服”。
消毒設備和流程形同虛設
月子會所的衞生狀況普遍受到媽媽們的關注,在《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中,也對此作出了明確要求。經記者調查,目前本市月子會所基本建立了一套環境衞生消毒管理制度,執行得如何?記者進行了走訪。
記者發現,目前本市有一部分月子會所是租用賓館或酒店的客房,雖然星級酒店看起來高大上,但是在細節上,由於各項設施均圍繞普通客人設計,沒有考慮到母嬰的需求,因此在衞生方面存在一定隱患,特別是酒店人流量大,隨之帶來的交叉感染比較難以監控。
某月子會所位於一家三星級酒店的四、五樓,來往人員以及入住人員均比較多。市民馬女士花了28800元進入該會所入住28天,發現每天室內衞生清掃得不夠徹底,桌子上有明顯的灰塵,用來擦地板的拖布也從未消過毒,如果不是特別要求,衞生間的馬桶也不是每天都消毒,感覺“大面兒上過得去,細節做得不到位。”
採訪中,一些在會所坐過月子的媽媽們頗多抱怨。“有一次,我家的寶寶把大便拉在了毛巾上,育嬰師就把毛巾扔到了門口的一個筐裏,統一去清洗。我當時就提出了質疑,因為我知道,有些病毒是通過大便傳播的,如果消毒跟不上,就很容易引發感染。”説起這事,一位媽媽深表無奈。
《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中明確提出,月子中心要對消毒進行嚴格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並保留記錄,應有消毒間或消毒區域,或配備相應的消毒設備。在採訪中,記者看到大部分會所已經具備硬件消毒設施,但是在服務過程中,很多設備和流程形同虛設。一位育嬰師坦言,在高峯時,會所不僅房間緊張,而且寶寶浴房裏的毛巾、浴巾等物品也常常不夠用,消毒流程有些縮減也在所難免,“都是小孩兒,都挺健康的,沒啥傳染病,也用不着那麼嚴格的消毒。”
欠缺人性化設計產婦待着很彆扭
家住河西區的劉女士生完孩子選擇入住一家高檔月子會所,本以為會舒舒服服地度過這一個月,誰料兩週沒過完,就感覺自己快受不了了。
劉女士選擇的這家會所一個月8萬元,提供標準的一對一服務。入住期間,一個護士24小時全程陪伴,家屬只能在每天下午5點到7點前來探視。“會所推出的‘一對一’服務,聽着確實挺‘高大上’,減輕了產婦家屬的負擔,但是讓人感覺非常不好。產婦除了需要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家人的悉心陪伴,一天只有兩個小時能看到家人,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都與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同處一室,心裏真的很彆扭。”劉女士坦言,“這簡單是‘花錢找罪受’。”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由於一些會所在細節上欠缺更加人性化的設計,所以為產婦增添了很多不太美好的體驗。
因為產後無人照顧,李女士思來想去最後選擇進入月子會所坐月子。李女士回憶,那時剛出院她的身體很虛弱,護理人員一天要敲好幾次門,一會兒送東西,一會兒問需求,一會兒發通知,李女士不得不一次次捂着肚子下牀開門。“其實房間裏按一個對講機或電話,有很多問題都可以解決,完全不用這麼折騰人。”李女士説。
楊女士談起會所經歷也是接連吐槽。她選擇的月子會所位於一座高檔寫字樓內,由於寫字樓不允許製作餐飲,所以該會所的月子飯是在另一處製作好配送來的,一連28天,每頓飯送到房間裏都是涼的,家屬不得不把飯拿到微波爐裏再次加熱,口感和營養都打了折扣。此外,還有一點讓她感覺不爽,就是入住了月子會所家裏的負擔一點沒有減輕,原本以為會把大人和孩子照顧得好好的,但是實際上,護理團隊根本無暇顧及大人,全都圍着孩子轉。
安全存在漏洞外人隨意出入
據記者瞭解,為了加強對母嬰服務行業的管理,在2013年年底,在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推出的《產後母嬰康復機構管理和服務指南》中提出,母嬰康復機構應選址於交通方便、環境安全衞生的區域,須遠離污染區和危險區,距離最近的綜合性醫院或婦幼保健專科醫院應不超過15分鐘車程。母嬰服務機構的電梯和樓道也應獨立,不得與其他場所共用。但由於該標準屬於行業性標準,不具有強制性,很多會所並沒有真正執行。
“每一個會所,都把確保安全作為最基本的底線,確保每一對母嬰,平安入住、平安回家。”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説。
剛剛實施的《母嬰保健服務場所通用要求》也從多個方面對機構(月子中心)進行了規範,特別是要求月子會所應建立一套風險管控方案,應涵蓋可能的風險、防範的措施、異常的處理、保障顧客有效識別的措施並應定期演練,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以確保服務安全。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不少月子會所在確保安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漏洞。記者來到某月子會所,前台一位工作人員簡單對記者進行了一些詢問,沒有登記、沒有安全檢查、沒有消毒、也沒有測量體温,就示意記者可以進入。在該會所的樓道公告欄內,對於外來人員探訪的相關制度赫然在目。隨後記者走訪了多家月子會所,發現對於外來探訪人員的防範措施執行並不到位。
坐落於某星級酒店內的月子會所,同樣存在一些安全隱患。“你看這個嬰兒室緊挨着會所大門,嬰兒室的門經常敞着,會所大門也沒有特別的安全防護,酒店每天人來人往,太不安全了。”一位入住某會所的年輕媽媽説,在大家的一再呼籲下,會所才進行了整改,在會所大門設立了門禁。(“津雲”―北方網編輯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