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 思皓E40X正式上市,補貼後官方售價13萬-15.59萬元。而我們今天的話題就要從一張思皓E40X上市預告的海報説起。
這張思皓E40X的上市預告海報前幾天在筆者的朋友圈廣為流傳,可以看到在海報左上角思皓的LOGO下赫然有着“大眾旗下子品牌”的文字。一直以來,思皓和江淮、大眾之間的關係就堪稱狗血,網絡上各種自媒體用詞也不嚴謹,品牌方也有意無意地將三者的關係模糊化,畢竟渾水之中好摸魚。
我們不妨先簡單地來理一理思皓、江淮、大眾三者之間的關係。
2017年,江淮和大眾各佔股50%成立合資公司江淮大眾。彼時江淮汽車銷量急劇下滑,希望藉助德國大眾的品牌影響力實現翻盤;而大眾正在中國市場尋找第三個合作伙伴,意欲掙脱一汽與上汽兩大強勢合資夥伴的束縛,但並不是想真正從技術上扶植一個新勢力。
思皓就是這種各懷鬼胎的合資之下的產物,當時的計劃是將思皓作為大眾旗下品牌西雅特入華的載體。此後,或許是來自江淮一方的壓力,江淮大眾虛與委蛇地推出了思皓 E20X,這款被視作是江淮iEV7E的換殼產品,除了有大眾的品牌背書,在技術力上毫無大眾基因,思皓品牌也迅速沉寂。
2020年,大眾增資江淮大眾股比達到75%,完全控股江淮大眾。同時,江淮大眾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筆者無意去探尋這是大眾三年前就在醖釀的“陽謀”,還是江淮自身不爭氣因而丟失了話語權,筆者只在這裏給大家劃兩個重點:
一是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迪斯表示,“在未來的三年中,我們將在安徽打造一座全新工廠,用於生產MEB平台車型,首款產品將於2023年完成。”這句話意味着真正意義上安徽產的大眾車要在2023年才面世。
二是大眾安徽(即之前的江淮大眾)已將思皓品牌授權(license)給中方夥伴江淮汽車使用,合資公司將不再使用該品牌,而是生產基於MEB平台的純電車型。也就是説大眾不會再使用思皓這個品牌,也不會為思皓注入任何技術,而是把思皓完全“還”給了江淮,江淮愛怎麼玩就怎麼玩,和大眾毫無關係。
有人會説即便如此,江淮在技術層面、管理層面上還是會從合資中獲益。從股比上來説,江淮25%的股比已經沒有話語權,我們不妨再來看看現在大眾安徽的高管架構。從企查查上可以查詢到,作為江淮一方的最高領導,現任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項興初,在大眾安徽中僅任董事,幾乎不會參與到公司任何實質性的管理當中。也就是説,江淮系在大眾安徽的架構中都只是一個投資者的角色,除了將來股東分錢,真不知道江淮如何還能從這個合資當中受益。
所以,現在很清楚的一點就是,打着“大眾旗下子品牌”的思皓不過只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江淮汽車。這一點其實無論是江淮還是大眾,都是心知肚明的,坊間也早就有過解讀。甚至江淮汽車的相關領導也表示過思皓已經成為江淮汽車的乘用車品牌。只不過時至今日,江淮在傳播上還是刻意營造思皓品牌出自大眾、思皓與江淮大眾共標、思皓技術上具有大眾基因,思皓生產線按照大眾標準打造……這種行為無疑就是耍流氓了。
江淮汽車為什麼要這樣做,無非是對自身品牌以及思皓品牌沒有太大的信心。
自從江淮和悦2013年央視315晚會上被曝光質量問題之後,江淮汽車在乘用車領域的產品口碑就直線下滑,銷量一蹶不振。而思皓本就被江淮汽車視為是一個重新打造的乘用車品牌,江淮汽車也需要讓消費者相信其與大眾汽車的“技術淵源”。只有這樣,才有希望在乘用車市場上重樹形象。
因此我們才會看到在“拿回”思皓品牌之後,江淮汽車把自家的乘用車產品通過新車上市的形式全部掛上了思皓的標。從2020年下半年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思皓已經推出了6款車型,其中4款汽油車,2款新能源車,傳統燃油車的比重居然還超過了新能源車。從這樣的推新速度不難看出,這些車型都是從江淮汽車原有的產品改款計劃中直接拿過來的,甚至可能是在幾年前就已經定型了的產品。嘴上説打造一個全新的品牌,其實本質上還是換個車標而已。剛上市的思皓E40X明顯就是原江淮iEVS4的改款換標之作。
以江淮汽車這幾年的處境,從感情上是可以理解其做法的。畢竟時間不等人,江淮汽車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再為一個新品牌重新琢磨調性,打磨產品,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快速重返乘用車的賽道,但這種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
數據顯示,江淮汽車4月銷量同比增長24.15%;1-4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58.19%。其中,4月份江淮汽車乘用車銷量為22,257輛,同比增長54.9%;純電動乘用車銷量大幅增長,4月銷量達1.07萬輛,同比大增184.98%;1-4月純電動乘用車累計銷量為34,602輛。一季度淨利1.89億,扭虧為盈。雖然看起來銷量數據和財務狀況都有所好轉,但這是建立在靠低價車型走量的老路子上。眼下幾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在向高端突破,而思皓品牌依然不能打造出具有自身特點的品牌屬性。
安進為江淮汽車帶來了大眾、蔚來,把思皓的善後和江淮乘用車的復興這兩個燙手山芋留給了項興初。如果江淮汽車在項興初的帶領之下,不能抓緊時間腳踏實地補足自身在產品品質、技術、營銷、人才各方面的短板,還是一味靠着“蹭”大眾,換馬甲來博得一時的銷量回升,那麼説不定在不久的將來,當年的和悦事件還會重新上演,思皓這個品牌也終將會被打回原形。(文/優視汽車 老炮)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