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比亞迪股價大漲8.19%,總市值突破萬億元,截至收盤比亞迪股價報348.80元/股,創下歷史新高。
隨着比亞迪股價暴漲,#比亞迪A股總市值突破萬億#的話題迅速衝上微博熱搜,當天,汽車整車及產業鏈個股也都集體大漲,多股漲停。至此,比亞迪也成為A股首個躋身萬億元市值俱樂部的自主汽車品牌。
隨着疫情好轉,中國汽車市場終於度過了4月的至暗時刻,在5月迎來回暖。
數據顯示,5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135.4萬輛,同比下降16.9%,環比增長29.7%,5月零售環比增速處於近6年同期歷史最高值。
另一個重磅利好是多個汽車消費政策接連落地。
5月31日,財政部、税務總局發佈《關於減徵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税的公告》,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税)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税。
相比此前,此次政策所覆蓋的車型、品牌、市場規模都是空前的。隨着市場的熱情被點燃,絕大多數車企都紛紛跟進加入車企補貼大軍。就這樣,此前縈繞在人們心頭的悲觀和陰沉情緒瞬間一掃而光。
雖然600億元購置税減免是一劑猛藥,但一個共識是,其帶來的效果大概率不會像過去那樣立竿見影。
“刺激政策能支撐車市銷量回暖,但政策的啓動期消費者一般不會急於購車,見效最明顯是在四季度的政策退出期。”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儘管大家都不確定車市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真正旺起來,但好消息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新能源“一超多強”
新能源依舊是當下中國車市的最大亮點。
今年5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36萬輛,同比增長91.2%,環比增長26.9%。今年前5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171.2萬輛,同比增長119.5%。
蓬勃向前的新能源市場正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
“一超”即是比亞迪。因為無論就市值還是銷量,當下的比亞迪都已經成為國內競爭對手們短期難以趕超的存在。
今年5月,比亞迪的市值超過大眾汽車集團,排位躍升至全球汽車企業市值第三,僅次於特斯拉、豐田。此外,當月,比亞迪共銷售新車114183輛,相比去年同期的45176輛,增長幅度高達152.8%。這也是今年以來,比亞迪連續第3個月保持單月“10萬+”的成績。
“多強”則指的是以奇瑞集團與廣汽集團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數據顯示,今年5月,除比亞迪以外,廠商批發銷量(新能源部分)突破萬輛的企業有12家,佔新能源乘用車總量80%。
這12家分別是:上汽通用五菱37313輛、特斯拉中國32165輛、奇瑞汽車21772輛,廣汽埃安21056輛,上汽乘用車20693輛,吉利汽車19270輛、長安汽車11922輛、長城汽車11637輛、理想汽車11496輛、哪吒汽車11009輛、小鵬汽車10125輛、零跑汽車10069輛。
值得一提的是,一共有4家造車新勢力車企位列其中。
在造車新勢力陣營,理想汽車以11496輛的交付量位居本月新勢力第一,同比增長166%,時隔兩個月後再次登頂。哪吒汽車以11009輛的成績位列第二,僅比理想少487輛,小鵬和零跑均以過萬輛的成績位列第三、第四名。蔚來的銷量恢復則較為緩慢,同比去年僅增長4.6%為7024輛。
今年5月,造車新勢力最新的座次排名為“理哪小零蔚”。
豪華、合資跌跌不休
5月,豪華車零售18萬輛,同比下降29%,環比增長52%。至此,豪華車市場迎來連續12個月同比下滑。
在當下的車市,豪華車和合資車就像是一對“難兄難弟”。
數據顯示,5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56萬輛,同比下降28%,環比增長24%。5月的日系品牌零售份額20.9%,同比下降2.4個百分點。德系品牌份額23%,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美系市場零售份額達到6.9%,同比下降3.7個百分點。
但今年下半年,這樣的尷尬局面或將得到改善。
從消費端來看,減免購置税政策從6月1日開始實施,同時疊加國家和各地促消費政策集中在6月開始發力,促消費政策啓動期的效果較強,預計3-5月的延遲消費需求應該有一定的釋放,有利於下半年零售的增量。
乘聯會數據顯示,2021年售價在30萬元以下且排量為2.0升以下的車型比例達到了乘用車總體零售量77%,其中,1.8-2.0升達到21%的比例,而2.0升以上且售價低於30萬元的只佔3%的比例。高於30萬元的2.0升以上傳統燃油車大概佔6%的比例。
總體來看,低於30萬元的2.0升以下的傳統燃油車比例巨大。
“這次的政策也是有效地激發了佔車市77%比例的消費潛力,同時也體現了普惠導向的政策制定初衷。”崔東樹進一步表示,此舉有望全面拉動全部合資主流車型,部分入門級豪車市場的需求爆發,其爆發潛力巨大。
而從供給端來看,上海地區是處於全國汽車製造的核心樞紐地位,是約束汽車生產恢復的核心因素。得益於上海6月初真正解封,全國汽車生產能力也將得到充分釋放。
數據顯示,5月,一汽集團乘用車生產環比增長178%,上汽集團乘用車生產環比增長150%,特斯拉生產33544輛,環比增212%。
種種現象都在表明,中國汽車行業正試圖加速回血。
自主品牌、出口業務雙增長
相比豪華車和合資車企的節節敗退,自主品牌在這樣的困境中還能繼續上揚也是實屬不易。
5月,自主品牌零售62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29%。5月自主品牌國內零售份額為46.3%,同比增長9.8個百分點;1-5月累計份額46%,相對於2021年同期增長8.6個百分點。
出口業務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儘管受到國際物流不暢、國內供給能力較弱等因素影響,汽車月度出口仍創出年內新高。
5月,乘聯會統計口徑下的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18.4萬輛,同比增長77%,環比增長103%。上海地區復工復產對車企出口帶來巨大貢獻。
5月新能源車佔出口總量的21.2%,為3.9萬輛。其中,特斯拉的貢獻巨大。數據顯示,特斯拉中國出口22340輛,上汽乘用車的新能源出口8212輛,東風易捷特出口3937輛,吉利汽車出口1786輛,奇瑞汽車新能源出口670輛、長城新能源汽車506輛,比亞迪新能源汽車415輛。
另外,5月自主品牌出口達到14.1萬輛,同比增長77%;合資與豪華品牌出口4.2萬輛,同比增長76%。
寫在最後
受疫情影響,5月中旬,乘聯會預計2022年中國車市零售銷量是1900萬輛,同比下降6%。現在,隨着諸多新政策的實施,乘聯會預計通過7個月的促消費努力,可以推動全年國內零售達到2100萬輛的規模,出政策比沒有政策預計增量達到200萬輛左右。
這也意味着,乘聯會原來預期的2022年下降6%的增速預期,調整回升到2022年車市增長4%。
比亞迪都突破萬億元市值了,下半年,車市會如期迎來騰飛嗎?
本文源自汽車商業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