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科生物公告稱,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5.33億,同比增加10.01%;歸股淨利潤1.73億,同比增加37.67%;扣非淨利潤1.58億,同比增加33.97%。
4月27日,安科生物股價報收7.75元/股,漲幅3.06%,總市值126.98億。
跨界佈局新冠疫苗
伴隨着藥品集採落地,生長激素賽道不再風平浪靜,深植這一領域的安科生物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盤”。
4月13日,安科生物公告稱,為積極響應和滿足當前新冠疫情防控的需求,公司擬與阿法納就“新冠奧密克戎等突變株mRNA疫苗”開展合作。
次日,此次合作便引來深交所關注,安科生物被要求結合主營業務,説明此次合作的具體方式,公司是否有疫苗產業化的相關資質與生產經驗等。
4月18日,安科生物回覆深交所稱,就與阿法納的合作方式,公司前期參與完成部分中試樣品的製備與檢定工作,後續將合作完成符合GMP條件的臨牀樣品的製備和檢驗。公司將合作完成後續生產線建設、疫苗產品上市許可申請、市場支持等相關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覆深交所關注函中,安科生物稱“公司目前尚未取得疫苗生產許可證”且“目前公司未有疫苗生產經驗”。
既無經驗又無許可,就敢一頭扎進新冠疫苗領域,安科生物的信心從何而來?
安科生物表示,雖然目前公司未有疫苗生產經驗,但是因為mRNA疫苗與公司目前生產的基因工程藥物同屬於生物製品,在產品產業化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所以公司與阿法納合作mRNA疫苗產品具有可行性。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國內新冠疫苗已有5款產品上市,另有蘇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麗凡達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石藥集團有限公司、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在內的5家企業獲批開展mRNA疫苗臨牀試驗,在研發階段,安科生物就將面臨極為激烈的競爭。
安科生物在回覆函中稱,即使本次合作的mRNA疫苗順利獲批上市,受國內外疫情的發展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該產品後續商業化存在不確定性。
因此有投資者認為,安科生物一系列“跨界佈局新冠概念”的操作是在“蹭熱度”
不過除mRNA疫苗外,安科生物仍有2款在研產品值得市場期待。
年報顯示,2021年安科生物研發費用為1.67億元,同比增長29.34%。列明的研發項目主要有"注射用重組人HER2單克隆抗體"和"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兩項。其中,前者是國內第二個曲妥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申報上市品種,上市許可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有望在年內獲批上市;後者也已完成第Ⅲ期臨牀入組工作,進入報產準備階段。
為何增收不增利
2022年一季度光亮的業績,也掩蓋不住2021年淨虧損的事實。
3月31日,安科生物公佈2021年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21.69億元,同比增加27.47%;歸股淨利潤2.07億元,同比減少42.44%。
近三成的營收增長,卻有超過40%的淨利虧損,是什麼原因導致安科生物增收不增利?
針對2021年業績增收不增利的原因,安科生物的解釋是,公司對子公司蘇豪逸明、中德美聯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3.23億元,從而減少公司2021年度合併報表淨利潤約為3.23億元,導致公司歸股淨利潤同比下滑。
資料顯示,安科生物於2009年10月上市,主營業務涵蓋生物製品、核酸檢測產品、多肽藥物、現代中成藥、化學合成藥等產業領域。公司生物製劑包含人生長激素和人干擾素兩大類別,以重組人生長激素"安蘇萌"為主。
從財務數據上看,"生物製品"與"中成藥"分別實現收入12.95億元、5.19億元,對公司總營收的貢獻率超過八成。
優勢產品集採降價
從生長激素的劑型來看,目前國內市場主要有粉針、水針和長效劑型三種類型。其中粉針價格較低,擁有最多的患者羣;水針定價較高,但在活性、抗體發生、安全性上都要優於粉針;長效劑型由於進入市場較晚且治療費用較高,其市場份額最低,最大優勢在於僅需每週注射一次,用藥便捷。
根據PDB樣本醫院銷售數據庫,2020年,金賽藥業共計佔生長激素市場的76.13%,其次是安科生物和聯合賽爾等製造商,市場份額分別為12.48%和8.81%。
而安科生物在粉針領域佔據優勢地位,目前佔據國內粉針市場約44%的份額,聯合賽爾和金賽藥業粉針分別佔據31%和16%的份額。
此前的3月10日,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佈關於公示廣東聯盟雙氯芬酸等藥品集中帶量採購(第一批)擬中選/備選結果的通知,集採擬中選結果顯示,相較於此前披露的最高有效申報價,金賽藥業三個品規的粉針降幅最高,達到52.46%,安科生物降幅則為15.79%;水針方面,國內三大企業集體棄標、無一參與。
安科生物也在4月13日的業績交流會中稱,針對集採,公司已結合市場、產品、價格、患者和股東利益,價格主動做了一定幅度的降價,綜合集採區域、報量、價格等因素,目前公司銷售模式和銷售架構暫沒有調整,但銷售策略會不斷優化。
記者 王麗穎 實習生 魏正宏
編輯 胡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