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將方便麪從下滑的軌道拉回了國民食品的寶座。
上週,康師傅發佈了2020年業績報告。截至6月30日康師傅實現營收329.34億元,同比增長8%;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23.8億元,同比增長58.37%,創下同期歷史新高。方便麪板塊成為了康師傅主要的利潤來源,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麪業務實現營收149.1億元,同比增長29.16%,佔公司總營收的45.27%;淨利潤16.94億元,同比增長93.54%。
主要競爭對手統一企業中國上半年實現收益118.17億元,股東應占溢利潤為10.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統一在半年報表示,方便麪行業在應對全球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很好的應急作用。其中“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麪”和“湯達人”等品牌均呈現雙位數增長。“開小灶”期內擴大了品牌知名度,上半年收益較去年同期實現倍數增長。
根據尼爾森的數據,上半年方便麪行業整體銷量同比增長5.6%,銷售額同比增長11.5%,方便麪市場多年以來的低迷在今年上半年得到逆轉。
疫情和電商助推方便麪復甦
在今年之前,中國的方便麪市場經歷了一輪衰退。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從2017年開始,方便麪的產量一路下降,並在2018年出現斷崖式下降,產量從2017年的1103.2萬噸下降至699.5萬噸,同比下降36.59%;2019年方便麪產量再次出現兩位數的降幅,降至573.3萬噸,同比下降18%。
曾經的國民食品遭遇消費者的“拋棄”,當時輿論普遍認為是外賣擠壓了方便麪的生存空間。另外,長期圍繞着方便麪的“沒營養”標籤,也對方便麪銷量的下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然而,今年年初疫情讓全國大部分城市的線下餐飲停擺,不少城市的外賣訂單在除夕後出現大幅下降。據極光大數據統計,春節假期中,美團平台的日活用户數較除夕前下降41.3%,餓了麼的日活下滑則下降44.8%。
與此同時,方便麪的電商數據全面造好。京東大數據顯示,從除夕到初九,京東的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共有超過1500萬包方便麪通過京東銷售給了各個城市的消費者。
在疫情和電商的雙重助力下,方便麪重回了“國民食品”的寶座。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時代週報新媒體記者表示:“方便快速的復甦,既有產業端的創新,也有消費端的剛需,那就是説在某個節點上,它形成了一個產銷兩旺的局面。” 朱丹蓬認為方便麪的復甦其實是從2018年就開始的,疫情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螺螄粉、自熱火鍋前途光明
除了方便麪,還要不少方便食品在疫情之下異軍突起。根據柳州市商務局的數據,“網紅食品”螺螄粉2020年上半年產值達到49.8億元,全市穩定日產能250萬袋,半年出口總值是去年的8倍。柳州市螺螄粉協會會長倪銚陽認為,今年疫情期間,螺螄粉成為了網紅的爆發點。據悉,預包裝柳州螺螄粉產值和原材料等附屬產業產值都超過100億元的目標,有望在今年提前完成。
自熱火鍋也成了市場寵兒。成立2017年的自熱火鍋品牌莫小仙在今年5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創始人王正齊接受採訪時表示,自熱火鍋 2017 年開始爆發,三年便成長為一個百億級市場,這次更迎來了一個難得的市場教育機會,讓更多消費者開始接觸和嘗試自熱類產品。據瞭解,疫情期間莫小仙的銷量同比增長近 400%,今年預計銷售額將突破8億元。
“螺螄粉和自熱火鍋,相當於把整個方便食品行業進行了外延,這個行業已經顯示了一個多元化的趨勢。” 朱丹蓬認為方便麪和其他方便食品不是單純的競爭關係,反而會相得益彰,形成了一個強而有力的方便食品產業體系,“對於目前的這個新生代為主導的主流消費羣體來説,方便食品的前途應該來説是非常光明的。”
高端化塑造差異化
為了應對之前幾年的銷量下降,不少方便麪企業開始了高端化戰略。2014年之前,國內的高端方便麪市場基本上是日清的“合味道”系列一家獨大,2015年以來,康師傅、統一紛紛推出5元以上的高端方便麪。其他如白象、今麥郎和五穀道場紛紛跟進,甚至有產品已經突破了10元大關。
在創新產品爆發和疫情的雙重推動下,方便麪行業迎來了復甦。朱丹蓬預計,從目前的市場狀況看,方便類食品會有5到6年的高速增長期。
至於方便麪和外賣是否存在“競爭關係”,朱丹蓬給了的否定的意見:“2018年以來,方便麪市場在復甦,外賣市場在增長,不存在誰吃掉誰的問題。”他認為消費者對食物的需求點除了快和好吃外,還非常多元,“關鍵是產業端如何去匹配他,滿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