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着秋天的開始。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温由最熱逐漸下降。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正如詩《立秋》所言:“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裏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
立秋後多食用這“六寶”“秋老虎”不打擾,一家老少身體好。
1.吃白蘿蔔
白蘿蔔又稱小人蔘,還有豐富維生素A、C和胡蘿蔔素,具有補脾健胃、養肝明目的功效。白蘿蔔中含有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在油脂的作用下才能被人體吸收,能增強皮膚的抗損傷能力,還有助於保持皮膚彈性,對健康也有着非常大的幫助。
蘿蔔排骨湯
食材:
白蘿蔔1個,排骨2支,姜一小塊,葱2根,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
1.排骨洗淨剁小塊,湯鍋加適量清水,倒入排骨大火煮出血沫撈出,沖洗乾淨備用。
2.白蘿蔔洗淨切小塊,薑切片,葱切葱花,備用。
3.砂鍋加適量清水,放入排骨、薑片、適量料酒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燉25分鐘,加入蘿蔔慢燉30分鐘。
4.最後加入適量鹽調味,撒上葱花就可以關火食用了。
2.吃南瓜
立秋人們要吃南瓜,此食物被認為是“搶秋膘”的食物。這是由於入秋以後,氣候乾燥,皮膚黏膜水分加速蒸發,身體容易出現燥熱情形。而南瓜具有潤燥的功效,同時能給人以飽腹感,認為吃了南瓜能夠儲備過冬的能量。
醬炒南瓜肉片
食材:
五花肉小半斤,南瓜半個,蒜頭2粒,葱2根,甜麪醬、米酒、胡椒粉、醬油、鹽各適量
做法:
1.南瓜去籽去皮洗淨切片,蒜頭切末,葱切段。
2.五花肉洗淨切片,加入適量鹽、油、米酒、醬油抓勻備用。
3.炒鍋加入適量油燒熱,放入五花肉煎至金黃色裝盤備用。
4.炒鍋加入適量油燒熱,放入南瓜片炒至變色變軟裝盤備用。
5.炒鍋加入少許油燒熱,放入蒜末、葱段炒香,倒入五花肉、南瓜,適量甜麪醬、米酒、醬油、鹽、胡椒粉調味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3.吃茄子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在這個季節吃些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而秋天剛收成的茄子被稱為“秋茄”帶有獨特的清香,口感細嫩,因此風味比普通茄子更勝一籌。
中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寬腸利氣等功能。除了含有豐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有一點與其他蔬菜不同,就是富含大量維生素P。維生素P有助保持心血管保持正常功能。因此,茄子對動脈硬化症、高血壓、冠心病和壞血病患者都非常有益。
豆腐燜茄子
食材:
豆腐2塊,茄子1個,五花肉一小塊,葱2根,姜一小塊,蒜頭3粒,青椒半隻,紅椒半隻,鹽、雞精、白糖、蠔油、老抽、胡椒粉、料酒、澱粉各適量
做法:
1.將茄子去皮切片,改刀切小塊,泡淡鹽水備用。
2.豆腐切厚片,五花肉洗淨切片,葱切葱花,姜切末,蒜切末,青椒切滾刀片,紅椒切滾刀片,澱粉化水。
3.燒熱炒鍋加適量油,放入豆腐煎至兩面金黃,撈出備用。
4.炒鍋加適量油燒熱,放入茄子塊煎炸變軟,撈出晾乾多餘油分備用。
5.燒熱炒鍋加少許油,加入五花肉翻炒,加入葱、姜、蒜、蠔油、老抽翻炒上色,倒入豆腐、茄子加入適量料酒、清水、鹽、白糖、雞精、胡椒粉調味大火燒開,轉中火燜5分鐘。
6.最後加入適量水澱粉,放入尖椒、紅椒燜5分鐘,一道美味可口的豆腐燜茄子就做好了。
4.吃赤小豆
從唐宋時起,有在立秋之日用秋水服食赤小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赤小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説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赤小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濕,散血。赤小豆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對心臟病和腎病、水腫有益;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我們也可以效仿古人,在立秋之時吃些赤小豆,稍做改良,把赤小豆做成營養粥口感更佳。
鮮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
食材:
鮮土茯苓3片,赤小豆半碗,鯽魚一條,瘦肉半斤,姜一小塊,鹽適量
做法:
1.瘦肉洗淨切小塊,湯鍋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倒入瘦肉煮至出血沫撈出沖洗乾淨備用。
2.赤小豆洗淨提前浸泡一晚,薑切片備用。
4.炒鍋燒熱加適量油,放入鯽魚煎至兩面金黃裝盤備用。
5.砂煲加入鮮土茯苓、赤小豆、瘦肉、鯽魚、薑片、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慢煮1.5小時,加入適量鹽調味關火,一鍋鮮甜的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就完成了。
5.吃西瓜
與立春的“咬春”相類,京津等地區立秋有“咬秋”的習俗。據説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津門雜記。歲時風俗》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西瓜是從西北傳入中原,所以叫西瓜,有詩讚:下嚥頓除焰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西北立秋前後西瓜剛進入採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種嚐鮮。此風俗約在清代影響南方,立秋江浙滬等地的西瓜已進入末市,人們對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種種解釋。有人講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積結的淤氣,有的人講可以為過冬積聚“陽威”而實際上只是北方風俗的影響而已。但有一點應予承認,那就是立秋以後,天氣逐漸涼爽,西瓜上市量日趨減少,立秋日人們再吃一吃西瓜,有依依惜別之意。
西瓜是夏季的解暑佳品,立秋之後,天氣開始轉涼,即使白天依舊很熱,但是早晚温差開始增大。西瓜也不能像夏天那樣“肆無忌憚”的吃了。西瓜濕重,會使人大受寒涼,秋後抵抗力下降易生病。
檸檬西瓜汁
食材:
西瓜半個,檸檬1個
做法:
1.西瓜用勺子把肉挖出,檸檬對半切擠出檸檬汁。
2.榨汁機加入西瓜肉、檸檬汁打成果汁,過濾多餘殘渣,倒入果汁杯中,也可以放入冰塊,一杯好喝又美味的檸檬西瓜汁就做好了。
6.吃南瓜花
這裏給大家説種特別富有鄉村特色的食材—南瓜花。南瓜的花朵一朵一朵點綴在綠葉之中,是夏季的重要標誌之一。這幾年,南瓜花越來越受到推崇,在許多大飯店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南瓜花亦蔬亦藥,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植物纖維和鐵鈣等礦物質以及胡蘿蔔素和氨基酸,還有清利濕熱的功效。不僅能夠養顏潤膚、強身保健,還能輔助改善睡眠質量和幫助孩子增長智力。
蛋炒南瓜花
食材:
新鮮南瓜花半斤,雞蛋3個,鹽少許
做法:
1.南瓜花洗淨晾乾水分,雞蛋打蛋液備用。
2.燒熱炒鍋加入適量油,倒入雞蛋、南瓜花一起翻炒。
3.最後加入少許鹽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本文相關詞條概念解析:
茄子
茄子(SolanummelongenaL.)一年生草本植物,熱帶為多年生灌木,古稱酪酥、崑崙瓜,以幼嫩果實供食用,原產東南亞,公元4~5世紀傳入中國。直根系,根深50釐米,橫向伸展120釐米,大部分佈在30釐米耕作層內。茄子主莖上的果實稱門茄一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對茄,二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四母鬥,三級側枝的果實稱為八面風,以後側枝的果實稱為滿天星。其結出的果實可食用,顏色多為紫色或紫黑色,也有淡綠色或白色品種,形狀上也有圓形,橢圓,梨形等各種。茄子是一種典型的蔬菜,根據品種的不同,用法多樣。茄子對疾病的康復具有相當高的價值,而對生命力的提高屬於有效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