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過半,最近很多學校都舉行了期中考試,又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期中考試是對孩子這半個學期以來學習狀況的一個測評,其實它的結果早在平時就已經決定了,家長和孩子“如何正確的看待期中考試”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在分享3大金句之前,我們先來緩解一下那些考得不太理想的孩子們以及他們家長的焦慮心情,幫助大家樹立一個正確的考試觀,有些時候,考得不好其實並不見得就一定是壞事(詳見以下視頻):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大概就可以知道“好的學習狀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就是盲區要小,這樣我們的成績才會優異而且穩定,到了最終的中考或者高考時才會拔尖而且不至於出現發揮失常的情況。
縮小“盲區”的過程,其實就是老師平時所説的“查漏補缺”。只不過很多孩子沒有理解這背後的道理,所以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下面我們來看第一個金句和第一個毒句,這兩句話主要是針對那些“成績暫時還不太理想的孩子們”。
金句1:沒關係,這次考得不理想,接下來咱們繼續努力,下次一定能取得進步!(支持)
毒句1:這次又考砸了吧?平時讓你好好學習,你不聽。(幸災樂禍)
第一句話其實是一句鼓勵的話,正如前面我們所分析的,當孩子的成績沒有達到頂尖的狀態時,盲區還比較大的時候,同樣的水平,由於考試所涉及的範圍不同,成績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
所以,有些孩子即便平時學習很努力,整體水平提升了,但還是會出現成績不理想甚至是倒退的情況。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家長以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來跟孩子交流,那麼孩子的上進心就會受到打擊,他們甚至會認為前一階段的努力是無用的,進而認為自己天生不是學習的料,自暴自棄。
而孩子一旦喪失了信心,想要搞好學習就會“難上加難”。
學習講究“循序漸進”,有些孩子的成績之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沒什麼進步,只是因為還沒有達到“量變引起質變”的程度而已。
孩子考得不理想,其實他們自己心裏也會不好受,這個時候他們更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打擊。
所以,不論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注意保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以鼓勵為主,平時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多一點耐心,和孩子一起去戰勝學習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個問題。
接下來是第2個金句和第2個毒句,這兩句話主要是針對那些考得不錯的孩子。
2、鼓勵與表揚(物質獎勵)金句2:這次考得不錯,你前一陣子的努力沒有白費,有努力就有收穫,爸媽替你感到開心,繼續加油吧!
毒句2:孩子你真聰明,這次考得不錯,爸媽這次獎勵你一個禮物!
首先,第一句話的前半部分其實是對孩子之前一段時間努力學習的肯定,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這裏肯定的是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第二句話所説的“聰明”。
誇孩子“努力”,會讓孩子明白“努力付出就會有回報”(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努力”是孩子可以自己掌控的)。
如果我們誇孩子“聰明”,那麼就會讓孩子覺得:“天賦”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自己學習好是天生的,這樣就會讓他不自覺地認為“我很聰明,努力並不重要”。
如果我們不斷地強化孩子的“成績好”是因為“聰明”,那麼他就會認為:努力是次要的,如果我很努力,就説明我不夠聰明。
而事實上“非智力因素”對於一個人的學習更加重要,中小學的課程內容學習,還沒到需要拼“智商”的地步,勤奮努力才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基本保障。
那些所謂的聰明絕頂、天賦異稟的“天才”,背後都是異於常人的努力和付出。
其次,上面這兩句話的後半句也有所不同,第一句話是為了讓孩子明確“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不是為了父母而學”;而第二句話則很容易讓孩子誤認為學習是為了家長學的,而且這些外在的獎勵會逐步破壞掉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關於內驅力,這裏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一羣孩子喜歡踢球,他們每天都在一個花園裏踢球。但是,他們踢球吵到了旁邊的老人。
老人就對孩子們説:“我非常喜歡看你們踢球,你們能不能每天到這裏來踢,作為獎勵,每次都給你們一塊錢。”
踢球還能掙錢,孩子們當然非常樂意,每天來的積極性就更高了。
過了幾天,老人跟孩子們説:“我的錢不夠了,以後你們來踢球,我只能給你們0.5元錢了。”
孩子們雖然有些不樂意,但還是接受了。
又過了幾天,老人對孩子們説:“我已經沒錢了,以後來踢球沒錢給你們了。”
結果,孩子們一鬨而散,再也不來踢球了。
本來孩子們是因為“喜歡踢球”才來花園裏踢的,但是老人通過一個小小的獎勵手段,就把孩子們對足球的興趣給扼殺了。
學習其實也一樣,孩子們的學習動力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內驅力,一種是外驅力。內驅力足的孩子,往往能夠爬得更高,走得更遠。
如果家長不斷地用外部因素,比如説“表揚或者物質獎勵”來引導孩子,就會讓孩子逐步喪失掉原本對於學習的興趣,轉而被這些外部因素所左右。
孩子如果總是在乎外部評價,那麼他就會認為學習是為了家長學的,而且一旦外在的評價和獎勵達不到他們的預期時,他們的情緒就特別容易出現波動,出現負面情緒,而這些負面的情緒則會讓孩子覺得學習並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所以,我們儘量不要用這種表揚和物質獎勵來控制孩子,保護好孩子學習的“內驅力”。
3、勝不驕、敗不餒金句3:學習與成長是個持續的過程,並不是一兩次考試成敗所能決定的,所以我們要“勝不驕,敗不餒”。
平時的所有考試都是為了最終的中考和高考服務的,所以,不管平時考得如何,我們都應該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到考試中所暴露的問題上來,而不是隻盯着分數和排名。
我們可以讓孩子結合各科目考試具體的情況,做好考後總結,力爭做到“考後一百分”,反思一下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比如:
如果考得好,哪些好習慣和好方法可以繼續保持?如果考得不好,問題出在哪個環節,是因為努力不夠?還是因為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
如果是因為“學習方法不科學”導致的“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不理想”,推薦大家看看下面的這個《清北學霸學習方法》專欄課程(10節視頻課,首節免費,可反覆觀看學習),這套課程涵蓋了學習的各個核心環節,不僅教孩子如何可以學得更高效,還告訴你為什麼要這麼做,讓孩子更願意去改變和嘗試。
好方法可以讓孩子受益終身,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先看看第1課(免費),覺得有所啓發,您再下單。關於如何做好考後總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
衡水中學優秀班主任:學霸們在考後是如何總結的?3個步驟
總結家長和孩子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尤為重要,良好的心態是搞好學習的前提。不管孩子考得如何,家長都應該正確地鼓勵孩子,引導孩子,尤其是當孩子考得不太理想時,因為比起“錦上添花”,孩子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只有孩子無時無刻地感受到家長的支持,當他下次遇到困難時,才可能鼓起勇氣去戰勝它們,從而不斷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