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中7月13日電 題:太行山區的“搖錢樹”:小連翹“撬動”大產業
作者 楊傑英
“雞叫三遍天下白”。凌晨五點,當雞叫第三遍的時候,江彥風起床開始準備上山的東西。
江彥風是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郭家峪村人,有著二十多年的採摘野生連翹經驗。
7月,正是採連翹的好時候。素有“太行山上小江南”之稱的麻田鎮,漫山遍野的連翹,成為當地村民的“搖錢樹”。
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麻田鎮郭家峪村村民江彥風,有著二十多年的採摘野生連翹經驗。 楊傑英 攝
山路崎嶇,灌木叢生。六點半,當記者趕到一座名為松樹峧的山腳下時,江彥風已在半山腰採了一斤多的青連翹。
“山路難行,我們從小在山裡長大的人,習慣了。”跟隨著左權縣麻田鎮扶貧站站長劉明華的腳步,記者循聲去找江彥風。經過半個多小時的手腳並用,終於見到了江彥風。
江彥風告訴記者,松樹峧離村裡只有五里路,路途不算遠。年輕的時候,她們會去十幾公里外的山上採連翹。凌晨四點起床,晚上十點多才能回到家。那時候一天能採50斤連翹,收穫頗豐,但也異常辛苦。
左權縣麻田鎮郭家峪村村民江二芳。 楊傑英 攝
那個時候,“月亮扎到頭上”才回到家。江彥風回憶起十幾年前採摘連翹的經歷,感慨萬分。“要揹著一袋子連翹翻山溝,可受罪了。”
劉明華介紹,麻田鎮連翹以野生為主,全鎮境內野生連翹面積3萬餘畝,年產連翹約500噸,是名副其實的連翹大鎮。麻田鎮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採摘野生連翹補貼家用。
和江彥風一樣,江二芳與曹二梅的愛人常年在外打工。作為郭家峪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她們將採摘連翹作為增加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素有“太行山上小江南”之稱的麻田鎮,漫山遍野的連翹,成為當地村民的“搖錢樹”。 楊傑英 攝
“我的兩個孩子都在唸書,家庭負擔比較重。現在一天能採20斤左右的連翹,能賣一百多元。”江二芳告訴記者,上山採連翹的人一般都是早出晚歸,自備乾糧和水。
今年56歲的曹二梅,從十三四歲開始跟著父輩上山採連翹,手腳麻利。“這幾年,村裡的變化太大了,危房改造、人居環境改善等等。尤其是路修好了,來村裡收購連翹的人也多了起來。”
麻田鎮熟峪村村民胡彥忠每天晚上都會來郭家峪村收購連翹,一天能收一千斤左右。胡彥忠介紹,當地村民平均每人每天能採25斤左右的連翹,僅憑此項,年收入能達到五六千元。
郭家峪村村民曹二梅,從十三四歲開始跟著父輩上山採連翹,手腳麻利。 楊傑英 攝
地處太行山區的左權縣,不僅是聞名全國的革命老區,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麻田鎮更是全縣重點幫扶的貧困鄉鎮。發展產業才是穩定脫貧的根本出路,具有藥用價值和生態價值的連翹成了當地首選的脫貧產業。
其中,山西省政府辦公廳駐左權縣麻田鎮幫扶工作隊幫扶澤城、郭家峪、北艾鋪等貧困村發展荒坡人工栽植連翹9000畝,北艾鋪建成標準化連翹示範園50畝,帶動貧困戶戶均年增收2000元。
“目前,麻田鎮的人工種植加野生連翹,共15萬畝,收入非常可觀。”麻田鎮黨委書記崔波告訴記者,連翹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種植成本低,種植技術較為簡單,在實現荒山綠化的同時,又能實現經濟收益。
麻田鎮熟峪村村民胡彥忠每天晚上都會來郭家峪村收購連翹,一天能收購一千斤左右。 楊傑英 攝
據介紹,連翹種植一次就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一般情況下,當連翹進入初果期,每年的收入約為1200元/畝;一旦進入盛果期的話,能夠達到2000元左右/畝。整體經濟效益和種植一般農作物相比較可增加600元,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
“等到幫扶隊為我們村種植的連翹掛果後,就不用再跑到深山裡採摘了。”江彥風說。
小小連翹成為太行山區的“搖錢樹”,“撬動”深山的大產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