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春菜是民間迎春的一種習俗,被稱為“咬春”“嚼春”。早春時節,除市場上售賣的香椿等,不少人亦喜歡前往野外,自己採挖新鮮的薺菜、蕨菜、苦菜等野生春菜“嚐鮮”。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植物學博士顧壘提醒,無論採摘野生植物還是菌類,採摘前應對其有充分的認識,尤其是生長在公路、工廠、礦山附近的野菜常含有較多的化學毒物、重金屬等,更不要採食。
野生春菜尚無治病依據
資料顯示,蕨菜,全株均入藥,驅風溼、利尿、解熱,又可作驅蟲劑;苦菜,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此外,民間更有“薺菜當靈丹”的說法。對此,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植物學博士顧壘認為,尚無明確的科學研究證實野生春菜可治病,人們只是喜歡它們的口感和味道。
“一般來說,常見的野菜沒有特別強的毒性,其周圍卻往往生長著一些與其類似的植物,如果辨別不清,就可能發生因誤食野菜而中毒的事件。” 顧壘指出,不要有“嚐鮮”心態,最好選食經過民間長期流傳下來,食用證實無毒、健康的野菜。
野菜焯水處理後再食用
人工栽培的蔬菜在長期選育過程中,草酸、亞硝酸鹽等成分含量相對較少,而野菜因其未經歷過人工選育,其含有的草酸等成分含量較高。顧壘建議,烹飪野菜時最好焯水等處理後再食用。
“草酸可與血液中鈣結合形成草酸鈣,引起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膽結石,因此食用前應先在沸水中焯燙1-2分鐘。如果春菜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透過焯水的方式也可以去除掉。”顧壘解釋道。
在眾多常見野菜中,人們應格外當心蕨菜。顧壘提醒,蕨菜中含有一些生物鹼以及“原蕨苷”成分,該成份屬於強致癌物,切記不要新鮮生食或直接炒制,蕨菜一定要經過開水焯燙,並使用石灰水處理晾乾後才能食用。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3.8女神節丨關於女性健康的這些問題,《健談》專家為你解答驚蟄丨陽氣初充 乍暖還寒 早睡早起 多補肝血演員鄧萃雯拔倒刺引發感染入院手術 專家教你正確處理方法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