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眾泰成功脱困?
經歷過輝煌,也經歷過破產,如今“新”眾泰重新歸來。
今年1月份,眾泰汽車在披露2021年度報告時曾透露,截止到去年末公司淨資產預計35億元至45億元。淨資產為正,公司將能夠向深交所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昨日,眾泰正式向深交所提出“摘帽”申請。
同一天,眾泰汽車發佈2021年全年財報,顯示營業收入8.25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負7.05億元,較2020年的近百億元虧損大大收窄。雖然重整風波已過,眾泰暫時度過危險期,但更多的疑問、疑點正席捲而來。
沒賣廠
近期,眾泰相關“緋聞”持續發酵。“長沙工廠開始生產比亞迪”、“杭州工廠被理想汽車接手”等傳言不絕於耳。針對此番言論,眾泰立刻在互動平台上給予了否認。
通過眾泰以往的做法,也能大致明白一點,眾泰系8家公司是眾泰汽車整車板塊業務中主要的經營實體,對後者能否東山再起將發揮關鍵作用。更何況,眾泰並沒有打算放棄整車生產,又怎會放棄手中整車廠。
在此前公開的《重整計劃》中,眾泰對於未來發展制定了一套詳細計劃,其中包括“恢復優化傳統業務、拓展新業務”兩個重點,前者有關整車製造業務,後者意在網約車和微型車。
目前,眾泰旗下汽車生產基地都處於停產狀態,整車銷量基本為零。眾泰的首要任務是復工復產,不過重啓生產、維持連續性生產絕非一件易事。眾泰在年報中也坦言,“一款車型涉及幾百家供應商,原供應鏈體系存在少量破產情形。重新開模,需要一定的時間”。
高度複雜化、協同化的汽車產業鏈,牽一髮而動全身。長時間的停工停產,對汽車製造本身來説不外乎是一場災難,供應鏈部分缺失無疑是另外一重打擊。上海疫情下逐漸復甦的汽車產業是如此,對重生的眾泰來説亦是如此。
根據官方説法,眾泰接下來將重塑供應鏈體系,採取新老供應商聯合開發、遴選核心產品等方法,實現順利復工復產。對於再也經不起折騰的眾泰來説,這也許是最後的一搏。
拼高端
在這場持續蔓延的上海疫情中,眾泰不是主角。然而回到兩年前,疫情突然爆發,卻給了眾泰致命一擊。
從2019年開始,眾泰汽車及旗下整車相關子公司逐漸陷入經營危機和財務危機。次年疫情持續蔓延,全國汽車產業按下暫停鍵,眾泰經營愈發搖搖欲墜。截止到2021年6月,眾泰系8家公司因陷入債務危機,先後被人民法院受理破產。
自此,眾泰開啓了一段艱難的自我救贖。
根據眾泰2021年全年財報,營業利潤、淨利潤相較2020年的減損幅度都超過9成,可以説自救初見成果。至於能不能徹底脱離危險期,仍然充滿了未知。考慮到眾泰整車銷售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債務窟窿除了靠國家補貼外,只剩下投資者來填補。
重啓生產,意味着要更換設備優化產線;而佈局中高端品牌,意味着要砸錢搞設計、做投入。這是否會成為一個看不到投資回報的無底洞,至少為了現在的生存,眾泰可能只有畫大餅這一條路選擇。
眾泰汽車旗下現有眾泰、君馬、江南等多個汽車品牌,根據重組規劃,眾泰將在全球範圍內遴選車型、全面進軍新能源市場。長期計劃是通過收購、合資的方式構建品牌矩陣,佈局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眾泰能否藉此挖出一條生路,我們不知。但無論如何,再優秀的模仿能力恐怕都難以回到“保時泰”那個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