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因為防禦能力強大,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以威武雄壯的箭樓為主體,而箭樓的城樓上有一塊巨大的匾額,上面寫着“天下第一關”五個大字,因為沒有任何落款所以書寫者無從可考,據説是嚴嵩所寫。
天下第一關
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匾額,長5.19米,高1.5米,從大小來看絕對説得上巨型。而上面五個正楷大字,被人評價為“筆力凝重、骨氣遒健、氣勢豪壯”,所以一看就知道是出自書法名家之手,但因為沒有落款而無從考證作者,一般比較有可信度的是兩種説法。
一説是嚴嵩所題。嚴嵩書法造詣極高,又位居內閣首輔等同丞相,由他來題寫山海關的門匾,從身份和地位上來説,是十分合理的。但,據説嚴嵩所寫的匾額在近代日本人攻破山海關時掠去並公開展覽,當時拍攝的照片上的字與如今掛在城樓的匾額上的字有一些書法上的不同,由此推論,匾額很有可能有涼快,而現在這塊匾額非嚴嵩所寫。
二説是明朝進士蕭顯所題。書中對此事的記載並不確定,而是以“相傳”開頭。但是在當地流傳的民間傳説裏,蕭顯題字的故事卻十分具體生動。據説,題完字門匾掛上城樓後,發現五個大字中的“下”字少了一點,蕭顯於是隨手把一塊布揉成團,沾了墨水往上一拋,畫上最後一點。
不管是嚴嵩還是蕭顯所寫,題字的人的書法造詣都值得肯定,而匾額也早已因為山海關和字而聞名於世。
嚴嵩怎麼讀
嚴嵩,是明朝六大奸臣之一。他的名字讀作yánsōng。“嚴”是嚴肅的“嚴”,一般語義就是認真、鄭重、重大,這裏是姓氏;而嚴“嵩”是嵩山的“嵩”,是個會意字,從山從高,所以它作名詞時就是高山的意思,作形容詞時就是在形容山很高。
“嵩”字
嚴嵩的名字是“嵩”,可能與河南的嵩山有關。而嚴嵩的字“惟中”與嵩山也可能有一定的關係。因為,嵩山在中國的五嶽裏被稱為中嶽,取的是它位於“天地之中”的意思。而“惟中”的“中”有可能就是在指代中嶽,如此嚴嵩的名和字就都是在指嵩山。古人的名和字具有相同或者相似意義的情況有不少,和嚴嵩極為相似的有張岱,他的名“岱”與字“宗子”指的都是岱宗泰山。
嚴嵩生於江西新餘市分宜縣介橋村。據説他所在嚴氏家族最早是居住在福建,後來在北宋時期因為做官來到江西,再後來幾代才在現在的位置逐漸形成現在的村莊,而該村至今也已經有900多年的歷史。在他們家族中,男子從政為官的不在少數,比如嚴嵩的高祖是明永樂年間的進士,後來官居官至四川右布政使。而嚴嵩的父親也是一個醉心權力的人,可惜一直久考不中,所以才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一直栽培教育嚴嵩。嚴嵩是嚴氏一族的第14代孫,也是最出名的一個。據説,現在在介橋村裏,還有許多與嚴嵩同族的嚴姓後裔。
嚴嵩從小勤奮好學,為官後也一直筆耕不輟,所以他也練就了一手好書法。嚴嵩的書法不僅在當時明朝堪稱一絕,即使是放在中國整個歷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位書法大家。與他相似的,歷史上還有蔡京、秦檜這兩位,這表明傳統“字如其人”的説法並不一定。
嚴嵩書法
嚴嵩官居高位又有一手好書法,自然各地都有不少他的墨寶。但是因為後世對他的定性是奸臣,擁有他墨寶的主人可能害怕走漏風聲從而大難臨頭,所以嚴嵩的書法作品大多已經失蹤,流傳至今的不多。其中,主要可以分為榜書、碑文、印文、卷軸四個大類。
榜文就是指宮殿大門的匾額上的書法作品,這一類數量不多但應該是嚴嵩書法作品中最為出名的。其中以在北京的最多,比如“至公堂”、“孔綏皇祚”、“太極先林”、“六必居”等。此外,各地也有不少,比如山海關的“天下第一關”,山東孔廟的“聖府”。碑文據説只有兩個,其中一個是杭州西湖岳飛墓旁的“滿江紅”一詞。印文就是嚴嵩自己的印章。卷軸,據説是嚴嵩生前最多的書法作品,但因為容易毀壞保留下來的反而最少,主要是他的“千字文”。
除了自己喜歡書法,嚴嵩也很喜歡名家的墨寶。據説他的家中書畫作品無數,最後抄家時搜出了許多珍貴的名人字畫。此外,史書記載了他為了搶奪《清明上河圖》而殺害原主人的故事。
嚴嵩青詞
嚴嵩除了是一代權臣外,也是在文學方面也頗有造詣。他一生著述繁多,文集、詩選、稿件、奏章等加起來有幾十種,共計200多萬字,其中詩詞作品就有1300多首。而他的詩歌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青詞,他更是被稱為“青詞宰相”。
青詞
青詞,是道士們舉行齋醮儀式時上奏天庭或徵召神將的符籙,因為要用硃筆寫在青藤紙上而得名,所以又稱作綠章。後來文人寫青詞的多了,青詞也就慢慢成了一種文體,不再是隻是道士的專利。青詞的主要特點就是形式工仗、辭藻華麗,所以一般以四字、六字相間的駢文。
青詞在唐朝時就已經很興盛,明朝剛開始朱元璋曾經下過禁令,但是沒有維持多久,尤其是到了嘉靖年間。嘉靖皇帝虔信道教,所以十分喜歡青詞,任何寫青詞寫得好的文人都可以得到他的重用。青詞也就成了當時最流行的文體。據説,在所有青詞裏面,嘉靖最喜歡的是袁煒的那首對聯“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原始天尊,一誠有感。岐山丹鳳雙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
嚴嵩刻苦學習青詞就是為拍皇帝的馬屁,而他也因為擅長也青詞而得到了皇帝的寵信和重用。但是據説,嚴嵩那些出彩的得到皇帝讚賞的青詞其實都不是他本人所寫,而是出自他的兒子嚴世蕃之手。
嚴嵩要飯
歷史記載,嚴嵩最後被削官為民,勒令回家,因為家產全部被抄,所以生活窮苦,所以寄食在墓地裏。民間傳説他無家可歸,在家鄉四處討飯,活得像個叫花子。根據這樣的傳説,河南曲劇也改編成一出《嚴嵩要飯》的古裝連台戲。
《嚴嵩要飯》
在民間的傳説裏,嘉靖年間,嚴嵩因為極力討好皇帝而得到重用,主持朝政。據説嘉靖皇帝肚子上有一個膿瘡,嚴嵩為了討好用嘴給他吸膿血。嘉靖因此給了他高官利祿,在當時嚴嵩的權勢是天下第一。
但不久嘉靖駕崩,隆慶繼位。嚴嵩被革職抄家,只留給他一個金飯碗,並且告訴了天下人,凡是遇到一個拿着金飯碗的乞丐,不許施捨他。於是,嚴嵩成了一個乞丐,一個沒人施捨的乞丐。後來有一天,嚴嵩偶遇到呂洞賓和鐵枴李兩個神仙在下棋,就上前向他們求一條生路,甚至又去吸鐵枴李瘸腿上的膿血。可是等到鐵枴李把膿血蛆蟲扔地上讓他吃下去時,嚴嵩又覺得噁心不願意吃。鐵枴李把那些吃了,兩個神仙就走了。
沒想到,嚴嵩把地上殘留的一些渣渣嘗試着吃下去後,發現不僅比蜂蜜還甜,而且可以解除飢餓和睏乏,就後悔無比。最後,嚴嵩拿着金飯碗討不到一點吃的,活活餓死了。
據説,因為這個嚴嵩要飯的民間傳説,後來有一句俗語:“捧着金碗要飯吃”,意思是裝窮或者有好的條件卻不利用。
嚴嵩的下場
嚴嵩的下場並不好,他是明朝有名的大奸臣。嚴嵩在妻子死後按舊制回鄉,此時的嚴嵩已經八十多歲了,話已經講不清了,他上陳的奏摺多是請別人代寫。皇帝對那些嚴嵩的周折很不滿意,對他非常不滿。
嚴嵩影視劇照
這時的嚴嵩還和次輔發生了矛盾。次輔知道皇帝對嚴嵩的不滿後,買通皇帝親近的道士。那道士對皇帝説現在有父子在朝堂上興風作浪,正等待皇帝的發落。皇帝心有所動。不久後,皇帝的寢殿發生了大火,嚴嵩建議他去南宮居住。南宮曾是英宗被囚禁的地方,皇帝覺得很晦氣,對嚴嵩愈發不滿了。次輔提出修建更華麗的寢殿的建議更得皇帝的歡心。
朝堂上其他的臣子也發現了皇帝對嚴嵩的態度,上奏彈劾。在次輔的暗地操作下,嚴嵩被削去所有的官職。嚴嵩的兒子是個非常貪婪的人,經常用他手中的權利欺壓百姓。為此,他也受到御史的彈劾。嚴世蕃本是守衞雷州的士官,後來卻逃回了老家。嚴世蕃的行為被人告發,皇帝非常生氣,最後判處了斬刑。嚴嵩受到了兒子的牽連,被削籍成為了普通百姓。嚴嵩的家產也被全部沒收。皇帝將那些被查收的錢財一半充入國庫,一半用作軍餉。
年邁的嚴嵩最後只能在茅草屋中艱難過日,飯也經常吃不飽。兩年後,嚴嵩孤獨地去世了。嚴嵩死時甚至沒有棺材,也沒有來弔唁的人。嚴嵩的下場不可謂不悽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