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聲匿跡的眾泰汽車最近又突然衝上熱搜。8月10日,*ST眾泰重整投資人招募時間正式截止。時間追溯到2020年9月23日,眾泰汽車發佈公告稱即將對公司進行預重整。經過321日的漫長等待後,眾泰似乎還沒有等到屬於他的“白武士”。
説起眾泰,你首先會想到什麼?相信大家都會首先想到“皮尺部”。無論是那台被大家稱為“國產保時捷”的眾泰SR9,還是那台以山寨奧迪Q5聞名的眾泰T600,眾泰旗下產品似乎都與“抄襲”扯上一點關係。
早幾年,眾泰汽車還是風光無限,旗下單款產品的年銷量甚至超過12萬。短短几年破產重整,眾泰究竟如何落得如此收場?
一鼓作氣
2003年,眾泰汽車正式成立。2006年以前,眾泰汽車在市場中一直是不温不火的存在。雖然一直在通過收購補充汽車三大件的生產資質和技術,但“造車”不同於“造汽車零部件”,並不是簡單的東湊湊西湊湊就能輕易把車造出來的。
2006年,眾泰從收購得來的豐田特鋭生產線上打造了第一台“神車”:眾泰2008。眾泰2008與豐田特鋭擁有幾乎一樣的外觀和三大件,但價格僅僅是它的一半,所以它很快便在市場上火了起來,上市第一年就賣出了一萬多台。
2007年,眾泰的母公司鐵牛集團成功收購了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70%的股份,沒錯,就是我們以前常説的江南奧拓。解決了生產資質的問題,眾泰在“收購生產線”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眾泰在2008年收購了菲亞特旗下的Multipla(夢迪博朗)車型的生產線,後期菲亞特更是直接把178平台的生產線賣給眾泰,眾泰也在此平台推出了朗朗、朗俊等車型。
2015年,眾泰推出了第二代“神車”T600。雖然當時很多自主車企都在走“逆向開發”的道路,但用途鋭的前臉+Q5的車身組合而成的T600,可以説是赤裸裸的“抄襲”。
但消費者可不管啊,10萬左右的價格就能買到途鋭+Q5,簡直香噴噴。T600成為了眾泰汽車第一台單月銷量破萬輛的“神車”,巔峯時的年銷量還突破了12萬輛。
嚐到了“皮尺“的甜頭,2016年眾泰推出了第三代“神車”SR9。酷似保時捷Macan的外觀和內飾,不僅帶來了年銷33萬輛的佳績,還為國內汽車圈貢獻了不少段子和梗。“一抄成名”的眾泰汽車,也得到了“保時泰”的稱號。
再而衰,三而竭
眾泰汽車做錯了一件事:只想着短期利益,沒考慮長期利益。眾泰SR9因為太像保時捷,落到了國內汽車市場的“鄙視圈”當中。買了這個車,就等於誰都知道你是“打腫臉充胖子”。當然,眾泰汽車的品控也做得不好。內飾掉漆、雨刮器失靈、油耗太高等等問題層出不窮。自身的產品力本來就不足,現在出門還要捱罵,哪有人還願意買它?
2018年,眾泰全年的銷量為15.48萬輛,2019年這個數據跌倒了2萬輛,下跌比最近的跳水基金更離譜。兩年時間,眾泰虧損了近200億元,散了一地雞毛。
最不幸的是,2018年開始,正是自主車企大步邁進“真·自主研發”的時期。吉利、長安、長城等車企都開發了全新的造車平台、變速箱、發動機等等。以“皮尺”著稱的眾泰不僅沒有過硬的自主研發實力、小問題不斷,還不願把重新放在“研發”上面,永遠只想着“賺快錢”,虧損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雖然眾泰汽車在連年虧損以後“終於”意識到消費者需要原創,並推出了幾款原創的車型,但為時已晚。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了眾泰汽車最致命的一拳。
誰來接盤?
自發布預重整公告以來,眾泰其實一直都有收到投資意向,包括上海智陽、湖南致博等股權投資公司都曾發佈公告稱,有意向與眾泰汽車簽訂意向投資協議,欲復活眾泰汽車。不過,由於調查間眾泰汽車的股價有異動、偏離基本面,兩家公司與眾泰汽車的合作最後都不了了之。
但最近又有消息傳出,威馬汽車有意投資眾泰汽車。近日傳出有意投資眾泰的上海鈦啓有限公司,最大股東為“上海德兆汽車科技”。而這家“上海德兆”的法人代表,正是威馬汽車的聯合創始人兼CFO杜力剛。
從以往的案例來看,大部分新勢力投資傳統車企都是為了獲得生產資質。但威馬顯然是不同的,因為威馬早在2017年就通過收購黃海汽車獲得了造車資質。軲轆哥估計,威馬汽車實際上是想借眾泰這個“空殼”,在A股中上市。
與蔚來、小鵬、理想汽車不同的是,威馬本來的目標並不是奔往港交所,而是在科創板上市,成為首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國內新勢力車企。但進入2021年,科創板監察層突然對審查加大了力度,申請上市的公司比去年減少了近4成。威馬在科創板上市的願景,似乎也成為了不可能。
不夠錢用了,怎麼辦?上市融資就可以了。眾泰汽車,就是擺在威馬汽車面前最好的一個“殼”。接盤眾泰後,威馬汽車便可以在市場上吸納更多資金,為下半年新車型新平台的推出鞏固基礎。
消息傳出後,*ST眾泰的股價一路走高,甚至達到了漲停的地步,8月14日,威馬方面回應稱,此為不實的消息,威馬汽車目前沒有任何興趣參與眾泰的重組。至於是“煙霧彈”還是“不實消息”,我們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
眾泰汽車的消亡史,絕對可以列入國內車企發展的“反面教材”。看看當下,吉利與雷諾簽署了合作備忘錄,長城產品已出口到全球多個市場,這些車企都有着很強的自主研發實力,這也是自主車企發展最關鍵的一環。浪潮過去,裸泳者便會浮出水面。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車企,註定會走向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