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什麼才養生?傳統習俗告訴您!
立秋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在立秋的時候也有許多的傳統習俗,揭示了立秋節氣的養生飲食。【培考通】這就帶您一起來了解各地立秋的飲食習俗,分享健康的飲食秘訣。
立秋節氣吃什麼養生?
1
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個傳説。傳説明朝大將徐達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後,大將常遇春手下有個兵,偷了農民的一個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嚴格,要把偷瓜的那個兵處以死刑。這時,農民出來了,説元大都有習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聽到這話,就赦免了那個兵。沒料到,一説立秋拾瓜者無罪,其他士兵都開始搶瓜。為了犒勞士兵,常遇春找到了瓜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於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傳了下來。而茄子具有清熱解毒去火的作用,非常適合秋季食用,而且茄子還可以緩解慢性胃炎,潤腸通便。
2
北京“貼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俗話説“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依照醫學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理,秋冬季節就需要進補。貼秋膘主要途徑就是吃各種高熱量的肉食。立秋時節,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櫃枱前,選購肉食製品的顧客就會排起長隊。
3
山東吃“渣”
在山東,立秋當天流行要吃“渣”,它是一種用豆沫和青菜磨製而成的豆腐渣,吃了過後,可以促進腸道消化,潤腸通便,並且還有很好的預防腹瀉的作用。因而當地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足見我國勞動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
4
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貼秋膘”,天津等地還流行“咬秋”。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裏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5
四川喝“秋水”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的習俗。立秋當天,喝一杯温熱的酒,不僅可以起到暖胃的作用,同時口感也會更好,小酌一杯,細細品味這口酒的香醇和濃厚。全家老小各飲一杯,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6
“啃秋”吃西瓜
很多地方有着立秋需要“啃秋”的習俗。在立秋這一天,啃食西瓜,代表着啃去暑氣,啃下秋老虎。迎接涼爽的秋季。吃西瓜可以消除初秋的燥氣,潤養五臟。
7
吃南瓜
立秋人們要吃南瓜,此食物被認為是“搶秋膘”的首選。這是由於入秋以後,氣候乾燥,皮膚黏膜水分加速蒸發,身體容易出現燥熱情形。而南瓜具有潤燥的功效,同時能給人以飽腹感,認為吃了南瓜能夠儲備過冬的能量。當然南瓜的功效遠遠超過這些,中醫認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功能。
許多傳統飲食習俗,看似平凡普通,實則都藴含着養生的原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二十四節氣的風俗彰顯着從古至今勞動人民的智慧。【培考通】營養餐擅長將科學的飲食方法與傳統習俗相結合,帶給大家符合時令節氣的飲食搭配,做到營養與美味兼備,值得家政阿姨們學習!
快速提升技能,輕鬆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