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周色素沉着俗稱黑眼圈,是臨牀上常見的一種面部美容問題,主要表現為兩側眼周區域圓形或半圓形的深色外觀,呈棕色、深棕色或青紫色,邊界不清,產生一種“衰老”、“疲憊”的觀感,給愛美的人帶來困擾。
眼皮周圍的皮膚稱為“眶周皮膚”,平均厚度為0.5毫米,而身體其他部位大多是2毫米。看到黑眼圈,其實就是血管或血液透過皮膚的表現。
大多數黑眼圈非單一病因引起,可合併多種皮膚問題,不同人的黑眼圈類型也有差異,黑眼圈的分型鑑別有利於指導治療。黑眼圈分四大類:血管型、色素型、結構型、混合型。
一、血管型黑眼圈
形成原因:
血管型黑眼圈,多為青紫色,多因眼瞼皮膚薄透而無法很好的遮蓋眼部血管組織而形成。此外,因生活作息不正常所導致的血液流通不暢而形成的血紅素沉積也會導致黑眼圈的形成。
自測方法:
青黑色
自然光下用食指輕輕撐平下眼瞼皮膚
黑眼圈會加重
治療和護理:
血管型黑眼圈,治療的要點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首先,不要熬夜!
對於血管型的黑眼圈可採用可採用染料激光,特定波長激光、射頻等治療方法。
二、色素型黑眼圈
色素型黑眼圈,多為棕色。它的形成多於皮膚中真皮黑素細胞的增多以及黑色素的過度沉積有關,成因則和年齡增長密切相關,長期日曬是主要誘因,炎症(皮炎、神經性皮炎)後的色素沉着也“功不可沒”。
茶色、褐色
食指輕輕撐平下眼瞼
黑眼圈不減輕也不加重
對於色素沉着型的黑眼圈,激光治療是最好的辦法,調Q、皮秒是最常用的針對黑眼圈的激光。
平時,要注意美白和防曬,對美白而言,選擇含有抗壞血素(維生素C)、煙酰胺(維生素B3)、熊果苷等美白成分的眼霜。
而防曬的話,考慮到眼周皮膚的嬌嫩,建議選擇物理防曬,但是,通常這個部位的死角太多,塗防曬其實達不到防護要求,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戴太陽鏡的習慣!
三、結構型黑眼圈
結構型黑眼圈,多為深棕色,因先天性和後天性結構陰影而形成,多與眶周皮膚鬆弛、眶周水腫以及眼眶凹陷有關。通俗來説,就是與眼袋、水腫、淚溝等有很大關係。
治療思路:
如果你發現這種黑眼圈的出現,就不要指望通過日常護理及眼霜來解決了,只能靠醫美治療,如玻尿酸填充,手術祛除,框隔脂肪釋放等。
四、混合型黑眼圈
混合型黑眼圈,則是以上三種類型的混合,包括四種子類型,色素-血管型、色素-結構型、血管-結構型、色素-血管-結構型。
單一類型的黑眼圈,只要針對治療即可。但是,通常情況下,我們的黑眼圈都不是單獨某種類型的,因此,搞清楚自己屬於哪種混合類型的黑眼圈,再搭配治療是對付混合型黑眼圈的前提。
這裏,給大家找了一個判斷黑眼圈類型的方法
第1步:用指腹將下眼瞼輕輕扯平,以觀察黑眼圈是否減淡。
第2步:另一隻手壓住黑眼圈5秒,觀察此時的眼圈是否為茶色
第3步:手舉鏡子,臉上抬約45度,觀察鏡子中你的黑眼圈是否發生變化。
因為黑眼圈的臨牀症狀太過複雜,往往多種類型混合,所以,想要診斷和治療黑眼圈建議最好找相應的醫療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