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對唐朝歷史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作為安史之亂的發起者,安祿山是歷朝歷代學者們研究這段歷史的重要物件。按照史書記載,在開元年間安祿山就因兵敗獲罪,被上司張守珪上書朝廷請求斬首。當時的宰相張九齡曾經在長安接見過安祿山,他認為此人是奸詐之徒且野心勃勃,斷定他日後必會造反作亂。於是張九齡上書唐玄宗李隆基,請求處死安祿山,以絕後患。然而李隆基卻沒有接納這個建議,反而下詔赦免了安祿山的罪行,這便為後來的安史之亂留下大患。
對於這段歷史研究的人很多,他們認為李隆基赦免安祿山是昏聵無能的做法,所以安史之亂是李隆基自作自受的結果。客觀來看,這種說法是非常偏頗的,李隆基赦免安祿山也有其深層次的原因。透過分析開元年間的歷史文獻,可以看到張九齡和李隆基在處理安祿山上的不同意見,其根本原因並不是在安祿山身上,而是在於太子李瑛的廢立問題。安祿山是兩人爭奪朝廷話語權的籌碼,與後來安祿山叛亂只是歷史的巧合。實際上兩人都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怎麼可能提前預測到安史之亂的發生?
安祿山是突厥人和粟特人的混血兒,母親是突厥的巫師,靠著占卜為生。他的母親後來改嫁給了右羽林大將軍安波注之兄安延偃,因此改為安姓,與安家的子弟一起長大。長大後安祿山逃離了突厥族,投入幽州都督張守珪麾下,併成為其義子。當時唐朝邊患頗多,安祿山在張守珪麾下作戰頗有戰功,便被任命為平盧將軍。有一次安祿山征討契丹族失利,張守珪大怒,便上書朝廷要斬首安祿山,於是引發了張九齡和李隆基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爭論的結果自然是皇帝獲勝,李隆基赦免安祿山的罪狀,但這與安祿山在未來的叛亂並無太大的關係。
史書上說張九齡有識人之明,第一次見到安祿山就知道他日後要造反,所以對侍中裴光庭說:“亂幽州者,必此胡也。”這種說法明顯是牽強附會,是史書中常見的以結果推論原因的手法。安祿山拜會張九齡時,他只是幽州軍的中層軍官,能夠拜會當朝宰相,實際上是奉幽州都督張守珪之命。
張守珪是盛唐開元時代數一數二的名將,他多次擊敗吐蕃軍隊的入侵,後來又平定契丹亂局,受到李隆基的嘉獎。李隆基親自賦詩推崇他,將他封為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並賜予金銀綵綢等獎賞。他的兩個兒子因此授予官職,並在幽州為張守珪立碑記功。
由於張守珪平定契丹的大功,李隆基一度想讓他入閣拜相,但遭到張九齡的強烈反對。張九齡的理由是,“宰相者,代天理物,非賞功之官也。”李隆基不甘心,又提出“假以其名而不使任其職。”張九齡還是不同意,“惟名與器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且守珪才破契丹,陛下即以為宰相;若盡滅奚、厥,將以何官賞之?”李隆基說不通張九齡,張守珪拜相的事情只能擱置下來。從這個事情上可以看出,張九齡阻止張守珪拜相,顯然兩人不是政治盟友關係。張九齡的理由雖然很充分,但站在李隆基的角度肯定是有所怨氣的。
當時正是開元年間鼎盛之時,李隆基已經產生了驕奢淫逸的情緒,所以在朝廷大事上常常剛愎自用。尤其是他提拔了李林甫為宰相,李林甫上位後對張九齡各種造謠誹謗,使得李隆基對張九齡的信任度降低。於是李隆基和張九齡在政治意見上多次發生爭論,關係逐漸變得惡劣。
同時李隆基又寵愛武惠妃,對其言聽計從。這使得武惠妃野心勃勃的想要扶持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便派人聯絡張九齡,想要謀求廢除太子李瑛。張九齡是李瑛的堅定支持者,不但叱退了武惠妃的使者,還在朝中上書勸諫李隆基。這使得李隆基廢太子的想法破滅,也產生了將張九齡罷相的意圖。
於是圍繞太子李瑛的事情,朝廷中出現了兩個派系。一方面是以張九齡為首的老臣,這是擁立李瑛為太子的人。另一方是以李林甫為首的新貴,他們聯合武惠妃,謀求廢除太子。此時武惠妃女婿楊洄出了個主意,讓武惠妃毀謗李瑛,說李瑛在朝中結黨,而張九齡等人都是太子的人,這就讓李隆基坐不住了。
張守珪以兵敗罪名將安祿山送到朝中之時,正是雙方爭執鬥爭激烈的時候。張九齡同意張守珪處斬安祿山的意見,是有意的拉攏邊將,穩定朝綱,維護現有的朝廷體制和格局。而李隆基則是反其道而行之,是希望透過赦免安祿山的罪名,讓軍方和邊將們不要支援宰相。
這種對立本質上是因太子李瑛而起,實際上是李隆基猜忌張九齡掌握的宰相大權,想要乘機擴大皇權所致。是否處斬安祿山,這本身是不需要透過皇帝的,內閣就有權處置。李隆基故意插手此事,明顯是要打壓張九齡,順便打壓所謂的太子集團,彰顯自己皇權的威嚴。兩人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暗中的目標對準的朝廷的軍隊和駐紮在外的邊將。因此這個事情已經不是簡單的安祿山兵敗於契丹的罪名,而是關於爭奪朝廷話語權的問題。從唐玄宗時代的朝廷變化來看,這個問題長期存在,只是在張九齡的時候變得更加嚴重。
開元初年,李隆基任用姚崇和宋璟為宰相,改革武則天時代的弊政,強化的皇權,也成就了開元盛世。但姚崇和宋璟建立起來的朝廷體制格局,卻對李隆基個人進行了很大的限制。這一方面是以宰相主政為主的決策模式,擴大的了相權。另一方面李隆基的個人私慾很強,皇權卻被朝廷體制所限制,沒法為所欲為。後來的宰相張說、張九齡等人都是這個體制的維護者,所以常常有觸怒李隆基的事情發生。李隆基雖然跟換多次宰相,但這個體制仍舊存在。而太子李瑛便是在這個體制下誕生的,所以也成為張九齡等人維護的重要目標。
因此在是否廢太子的問題上,核心是圍繞著朝廷體制展開的,也是皇權與相權的鬥爭。在皇權孤立的時候,李隆基願意提拔相權,以收回朝廷大權,加強皇權的力量。可天下承平以後,李隆基就不希望相權太大,影響他的皇帝權威。所以在是否維護舊體制上,皇帝和宰相有著不同意見。張九齡是維護舊體制的最後一任宰相,自然在處置安祿山的問題上以宰相意見為主。安祿山被赦免,也代表著皇權在鬥爭中的勝利,張九齡罷相進入倒計時。只要張九齡離開相位,李隆基便不再受到監督和限制,皇權的力量徹底壓過相權。
因此這件事後不久,李隆基將張九齡罷相,改任尚書右丞,李林甫正式成為唐朝首相。然後安祿山積極與李林甫勾搭,很快在邊將集團中崛起,成為了唐朝軍隊中炙手可熱的將領。李林甫上位後策底破壞了姚崇和宋璟留下的制度,李隆基的皇權失去監督,唐朝衰弱的危機和隱患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