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春夜喜雨杜甫內容介紹 杜甫晚年生活怎樣

由 湯生 發佈於 經典

春夜喜雨杜甫內容介紹

《春夜喜雨》是唐詩中著名的一篇五言律詩,是詩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草屋居住時期所作,當時杜甫來成都定居已有一兩年時間,躬耕于田,種花栽樹,自給自足,與農民交往甚深,因此同農民一樣對春雨很是期待和喜愛,遂寫下此詩。

杜甫《春夜喜雨 》課文圖片

引《春夜喜雨》原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賞析:這首詩主要表達了詩人對夜降春雨有着格外的喜愛,因為春雨滋潤萬物,萬物復甦,代表着新希望,也抒發了詩人杜甫喜悦之情。詩人從一開始就讚歎春雨為“好雨”,因為春天萬物需要雨水的滋潤,於是春雨格外珍貴,而詩人以“知”、“乃”兩字表明瞭春雨的及時,極為傳神。

而後又以“潛”、“細”來描寫了春雨的動態,春雨常在春夜來臨,白天又依舊陽光明媚,因此表明它悄悄的來又無聲的走,這默默奉獻的精神正是春雨的可貴之處。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正表明了雨夜的一個生動夜景圖,雨意正濃,黑雲壓空,唯見江邊燈火通明的船隻,一幅美景由此誕生,也表現了詩人的驚喜之感。

最後兩句則是雨後的早晨之景,使詩人對春雨的喜愛達到頂端,被細雨滋潤過後繁花似錦的景色猶如重生,甚是迷人,一股春天的氣息讓人神清氣爽。

杜甫晚年生活怎樣

杜甫早年不得志,客居長安十年卻不得器重,晚年的杜甫更是貧寒悽苦,不僅身處戰亂不得志,且家困不已,其幼子也因此餓死。故杜甫晚年的生活經歷豐富,也致使他的詩歌成就達到頂峯。

杜甫雕像

在杜甫四五十歲的時候,逢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混亂不已,百姓民不聊生,杜甫被困長安,此期間寫下不少詩歌描述當時敗軍不斷的事蹟以此表述杜甫自己欲助不能的心境。後得以逃困而出當了左拾遺,但因其直諫而被貶。

杜甫在被貶途中得以回鄉探親,途中所見百姓死傷於戰亂,統治者加倍的剝削,甚感心寒遂作下“三吏三別”。於是杜甫對朝廷甚是失望,辭官而去,與家人在成都之地建草屋而居,算是過上安穩的日子,而依舊屋破家貧困苦。這期間杜甫寫下不少感時傷懷的詩歌以此來描述自己的現狀和憂國憂民的情懷。

後逢叛亂,杜甫不得已流浪避戰亂,於是生活變得更加艱苦,雖一直有友人支助,但是杜甫向來不願受他人施捨,遂杜甫所生疾病癒加的重。在杜甫五十二歲時,在梓州聽聞朝廷官員順利收復河南河北,杜甫十分開心寫下《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這杜甫晚年這是一首最歡樂的詩歌了。

隨着杜甫病情的加重,居無定所,在其生前幾乎是在船上度過的,逝世前所寫的最後一首詩為《風疾舟中扶枕書懷》,杜甫一生都在為朝廷擔憂,最後在船上病逝。

杜甫簡介的內容

杜甫,字子美,河南鞏縣人,自稱少陵野老,被後人尊稱為詩聖,其詩被稱作詩史,對我國古代詩歌的影響深遠,是唐代傑出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李杜”,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 畫像

杜甫出生於北方的名門大士族,家族為京兆杜氏分支的襄陽杜氏,自祖父杜審言起舉家自襄陽遷至鞏縣。杜甫小時候家境優厚,生活寬裕,年幼好學,七歲能成詩文,不過杜甫小時候也十分頑皮,院子裏棗樹熟了的季節,一天可以上樹不知幾回。

杜甫十幾二十歲時好遊歷,四處出遊,24歲時考試落榜,至744年,杜甫遇到李白,兩人一見如故,談詩作文甚是交好,秋末時節二人告別,杜甫結束遊玩回到長安。

杜甫所生活的年代恰逢唐朝由盛至衰的轉折,由於杜甫家學淵博,其早年的作品一方面主要表達了他理想中的生活與抱負,另一方面顯露了他關懷民生與駁斥政治醜惡的思想,逐漸走上了憂國憂民的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的政治日益腐化,其生活也逐漸陷入困境。

此時杜甫仕途也不順,遭遇科考鬧劇,士子全數落選,無奈之下轉投權貴之門依然無果,困居長安十年,鬱郁不得志。

後來遭遇戰亂,杜甫顛沛流離也始終不忘牽掛國家與百姓憂患。此後,杜甫在官場流離,遭遇了世態炎涼,在此期間他創作了不少佳作。759年,杜甫開始在外漂泊,社會動盪,杜甫對混沌的政治痛心疾首,生活艱苦,此時作品的產量也極大。

此後,杜甫在船上飄蕩,思鄉心切卻因生活艱苦而不能北上,最終於大曆五年冬,死於一艘小船上,享年59歲。


杜甫年譜著作介紹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居無定所,最後也是在奔波的途中病逝,從他留下的眾多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杜甫的一生經歷,和他一路上的心態變化,從一開始的偉大抱負到後來的避亂而逃。而他的詩歌造詣也隨着經歷的變化而變得更加深刻,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杜甫的年譜吧,看看他一生經歷。

杜甫畫像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

公元718年,杜甫能作詩,方才7歲。

公元720年,杜甫開始學習書法。

公元725年,14歲的杜甫開始同文人出遊,能與他們對詩。

公元730年,杜甫為19歲,身懷抱負和不羈,開始他的遊歷時期,與友人遊歷江南一帶。

公元731年至公元734年,杜甫花費了4年的時間在吳越一帶遊歷。

公元735年,杜甫回鄉參與科舉考試,但是未入選。

公元736年,再次出遊的杜甫在齊趙一帶遊歷,結交友人蘇源明。此後的五年杜甫均在這一代遊歷,在他三十歲的時候方回東郡。

公元744年,回鄉的杜甫在東郡呆了三年,在這裏與“詩仙”李白相結識,兩人共遊齊魯,訪問各方名士,甚是愉悦。

公元746年,35歲的杜甫去長安參與考試未入選,便客居長安十年,為謀取生活常作為儒生為權貴門上客,獻詩。

公元755年至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爆發到平定期間,杜甫曾任官職左拾遺,後因耿直諫言為人所誣被貶,期間認識到統治者腐朽而辭官,而後一直在躲避戰亂而逃,生活窘迫至極。

公元770年,59歲的杜甫病逝舟中。

杜甫名詩登高的講解

《登高》是杜甫在大曆二年秋於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詩歌,前面四句主要描繪景象,講述了詩人在登高時的所見所聞,與秋季的景象環環相扣,展現了詩人身處江邊上所見的空曠寂靜景象。詩歌的首聯寫的是近距離的局部景觀,頷聯描繪的則是整體的大全景。

杜甫 登高

詩歌的後四句主要用以抒情,講述了詩人在登高時心中的所感、所惑,圍繞着自己的身世與境遇,表達了貧窮悽慘、老年體弱以及在外流離的哀傷之情。頸聯以自己的身世,將前四句寫景中所包含的象徵、喻示之意揭露出來,到了尾聯再做強調和論述,以自己憂愁不堪、病困潦倒的形象來收尾。此詩語言簡練精幹,全篇運用對偶,其中第一二句更有句中對,充分展現了杜甫晚年對於詩文韻律把握得得心應手。

杜甫再創作此詩時已經是一位白髮蒼蒼的56歲老人,當時他的生活境遇十分窘迫。雖然安史之亂已經平定有四年之久了,但是地方割據勢力又再次興起,國家領土陷入你爭我奪的境地。此時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託,只好告別成都草堂,乘船南下,又逢久病纏身,行動極其不方便,生活甚是艱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一天,他孤身一人登上了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遠望,心中百感交集。他眼中看到的景象,在心中激盪起漣漪,大有感觸。蕭條的秋色勾起了他對身世悲涼的感慨,陷入老病無所依的憂愁中。

關於杜甫的故事

杜甫,是我國唐朝時期傑出的大詩人,被後世稱作詩聖,在大多數人小的時候就早早地接觸並背誦了他的詩歌,上學以後更是在語文課本中頻頻出現,那麼這樣一位鼎鼎大名的歷史大家,在他的一生中有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呢?

杜甫 麗人行

杜甫出生在一個名門士家,他小的時候十分調皮搗蛋,很是貪玩,每當院子裏棗樹成熟的時候,他一天要上上下下爬個無數回。據悉,杜甫小的時候到了五六歲的年紀,還是沒能好好記住一首詩,他的祖父非常非常生氣,於是對他嚴加管教,終於使他改掉了頑皮的壞毛病,加上杜甫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七歲的時候就能夠獨立作完一首詩了。後來杜甫發奮苦讀,為了自己能夠寫出好詩歌,他私下裏的習作能裝滿一整個麻袋。杜甫成名以後,也在自己的詩中表達過對於文學創作的體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他的心得。

由於杜甫生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安史之亂的爆發促使了當時的盛唐極速走向崩覆。杜甫對於統治者只顧自己享樂,不思百姓疾苦的做法極度憤恨與不滿,於是大筆一揮寫下了唐詩三百首中的名作《麗人行》。這首七言長詩大膽地諷刺了皇家奢侈無度的生活並深入地揭露了其醜惡的面貌,使之成為了史詩一般的佳作,流傳千古。然而炙手可熱一詞也是源自於那首詩,表明權勢極盛,氣焰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