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系統叒崩了 "綁架"人民何時休?
4月1日,滴滴又和千萬乘客開了個實實在在的“大玩笑”,直接用户系統崩潰。
早間,有不少用户在網上反饋稱,滴滴系統出現故障無法支付訂單。部分用户在叫車時系統提示有未支付訂單,需支付完成後才可以繼續叫車,而當用户點擊支付後,系統卻顯示未獲取訂單詳情。
對此,滴滴客服相當簡單地回應稱,是因為系統升級所致。
這並非滴滴首次出現大規模系統性崩潰。
就在一個月前的2月25日,早高峯數以億計的滴滴線上出行用户突然發現,滴滴系統在全國範圍內都崩潰了。
用户反映滴滴客户端出現打不了車、發佈了行程也看不見、取消不了訂單等多種異常情況。一時間,用户輪番呼叫滴滴解決問題。
滴滴同樣的話術回應稱,“由於系統異常”。
系統問題似乎成為滴滴系統崩潰的“萬能神藥”,包治滴滴百病。這不禁讓人後怕,滴滴這樣一家服務億萬用户的公司,一再出現技術問題,對整個社會和億萬用户的影響有多麼巨大。
但是滴滴的系統問題一再出現,專人人士就認為,滴滴的技術不夠和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是導致一再出現問題的關鍵。
一位互聯網行業分析師對奇偶派表示,“滴滴本身的技術能力現在明顯出現了漏洞,後台的帶寬、服務器甚至都出現了明顯的不足情況,才會出現這麼頻繁的系統崩潰情況,這在其他互聯網公司是不敢想象,也不允許出現的情況,這很影響用户。滴滴可能不會這麼顧慮,畢竟它的壟斷地位太強勢了。”
從2010年起中國網約車發展至今已過了10年。易觀數據顯示,目前市場上已獲牌的平台多達191個,其中滴滴依舊處於龍頭位置。
2020年5月,滴滴平台的月活躍人數高達5439萬人,比第二名高出5193萬人,國內網約車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寡頭格局。除了滴滴之外,平台月活躍用户前五位的平台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都與滴滴的月活用户相距甚遠,甚至加一起都不夠它的零頭。
巨大的市場佔有率和行業壟斷地位之下,用户對於滴滴的選擇已經從主動選擇變成被動依賴,滴滴從商業產品變成公眾公共性產品的趨勢愈加明顯。
滴滴已經關乎億萬人出行需求,它在商業平台之外的公共屬性越來越明顯。大量出行人依賴滴滴,走出家門、去到公司、走親訪友、旅行娛樂。
而在滴滴以外,人們能選擇的線上出行平台只有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美團等屈指可數的平台。
面對一家獨大的滴滴,不僅是乘客被滴滴“捆綁”,千千萬萬的司機同樣如此。
今年3月2日,瀋陽、成都、湛江、瀋陽、南昌、南通、紹興等多地,“滴滴出行”價格大調整。司機端卻變化明顯,快車司機的起步價、里程費、時長費,均有下降,普通時段的起步價由7元下降到6.6元,高峯時段的起步價由8元下降到7.4元,不同時段的里程費和時長費也有所下降,如果是普通時段5公里的路程,就比原來少掙0.68元。
滴滴一方面對快車壓低分傭比例,一方面在出租車上則全面推開收取服務費。
奇偶派詢問的十多位出租車司機反映,“目前只要滴滴接單的,幾乎都會收取服務費了。以前,滴滴為了吸納我們這麼大量的出租車進入平台,一直都不收費,現在我們都接入滴滴,把滴滴養起來了,滴滴就開始收割我們了。現在離開滴滴,我們沒活幹,只能餓死。誰把滴滴養大的,這就是引狼入室,自食其果啊”。
面對滴滴這樣佔據市場絕對壟斷地位的巨無霸,單個司機的籌碼並不多。
今年一再傳出上市傳聞的滴滴,確實為了迎合資本市場的需求,瘋狂向乘客和司機要利潤。
而面對滴滴的絕對市場壟斷地位,即使用户出走、司機意圖逃離、行業頻頻詬病,都無法撼動和改變滴滴這家線上出行巨無霸的意志。
司機和乘客陡然發現,自己已經被滴滴綁在同一艘船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