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日報】優化內河水域通航環境 一波碧水映襯綠色發展

【新華日報】優化內河水域通航環境 一波碧水映襯綠色發展

江蘇依水而生、因水而興,是真正意義上的水鄉。依託江河湖海均全的水運資源稟賦,江蘇航運一直在服務國家戰略和支撐區域經濟共同發展上走在前列。

隨着航運業空前發展,船舶港口污染問題,得到社會高度重視。近年來,江蘇高度重視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不平衡問題,着力打造“水韻江蘇”之美,統籌做好治污、添綠、留白三篇文章,再現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

近年來,在港口航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船舶油污水、洗艙水、生活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對水域清潔、飲用水安全和流域生態安全造成不利影響。為了做好內河船舶污染防治工作,2018年以來,江蘇打響交通運輸領域污染防治攻堅戰,以內河船舶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防治為突破口,在全國率先創新建立了“全要素”“全覆蓋”“全閉環”要求下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運行機制。

船舶污染防治全改造

“以前圖方便,很多船民會將生活污水直接通過應急管道排入長江或湖泊,導致水質受到損害,現在我們對應急排放口的閥門進行鉛封,使船員‘不得不’靠岸將各類船舶污染物按規定轉移和處置。”8月14日,筆者在南京龍潭港集裝箱碼頭看到,南京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五支隊正對眾誠26號集裝箱船的應急排放口閥門進行鉛封。

省交通綜合執法局介紹,近年來江蘇改變過去以罰為主的傳統監管方式,變“堵”為“疏”,着力構建船舶、碼頭、港口和政府四位一體的船舶污染治理責任共同體。

“船舶防污改造和鉛封臨近收尾。”省交通綜合執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已有約1.68萬艘400總噸以下貨運船舶完成改造,基本實現了本省籍小噸位船舶防污染改造的“應改盡改”,提前超額完成了目標任務。同時,對400總噸以上貨運船舶採取鉛封方式“打補丁”“防偷排”,目前已完成鉛封6163艘。

為加快推進小噸位船舶生活污水防污設施改造工作,省交通部門會同省財政、生態環境部門下發補充通知,按照應裝盡裝的要求,對駁船、公務船、工程船安裝防污設備提出補充規定,並向社會公佈,自2020年11月30日起,不再接受免費改造申請,確保本月底前全面完成本省改造任務。

岸基接收設施全覆蓋

11月5日下午2點,嶄新的“蘇常潔1號”污水收集船緩緩駛離常州運河西港碼頭,開始了它的巡迴收運工作。5分鐘後,污水收集船停靠在“興陶機61188”號砂石船旁邊,工作人員麻利地將污水收運軟管遞送到砂石船上,小型電泵呼啦啦運轉了幾分鐘,船上的一箱污水立刻被加壓輸送到了“蘇常潔1號”上。

“蘇常潔1號”10月底剛剛下水,是常州市水上交通防污染領域的首款“治污重器”。工作人員一邊給砂石船抽污水,一邊還順手收走船上的垃圾,丟進收集船上的分類垃圾箱中。收回管道後,“蘇常潔1號”又繼續向下遊駛去。常州市交通綜合執法支隊孫達説,這艘污水收集船每次可裝載20噸生活污水和油污廢水,每天巡迴一次,平均一天可以免費為40條船解決污水送交問題。

像“蘇常潔1號”這樣的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江蘇已基本完成建設。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船舶垃圾接收設施5881套、生活污水接收設施2656套、含油污水接收設施2328套。配備移動接收車125輛、移動接收船144艘,已做到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接收設施的全覆蓋,實現了“應建盡建”。

污染治理成效初顯

與此同時,港口船舶防污設施使用執法監管持續加力。長江江蘇段內河船舶垃圾污水專項整治百日行動期間,長江江蘇段港口碼頭共接收船舶垃圾1129噸,船舶生活污水35215立方,同比分別增加9倍和25倍。我省還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提出船舶污染物“零排放”的最高標準,高標準開展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和港口水污染防治二號行動,對不符合要求的船舶,嚴厲處罰並責令整改,對未按規定配備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的港口企業,嚴格實施行政處罰,對拒不整改的港口企業依法吊銷經營許可。活動期間全省轄區共檢查船舶2857艘,實施行政處罰265起,基本實現船舶污染物“應交盡交”“應收盡收”。

經過一段時間的船舶港口污染及其水污染綜合治理,長江干流江蘇段水質得到提升。據省生態環境部門監測,今年上半年,長江干流江蘇段水質全部達到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斷面優Ⅲ比例達97.8%、同比提高13.4%;主要入海河流優Ⅲ比例為69.2%,同比上升19.2%;國考斷面、主要入江支流和入海河流斷面全部消除了劣Ⅴ類。水韻江蘇已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鮮明的生態底色。

紮實推進船舶港口大氣污染治理

今年4月,揚州地方海事“海巡06403”艇裝載船舶尾氣遙測儀出動巡航,這意味着用於船舶燃油尾氣移動監測的船舶尾氣移動遙感監測系統在該局正式啓用。巡航當日,揚州地方海事便查獲涉嫌使用超標燃油船舶。

為更好落實排放控制區相關政策要求,揚州地方海事部門今年開始在海事巡邏艇上增設船載船舶尾氣遙測儀,這將大大提高對在航船舶燃油使用情況的監測能力。船舶尾氣遙測儀堪稱海事日常監管“神器”,可以解決“在航”船舶監管盲點,監管對象不再侷限於靠港船舶;可以解決“豁免”船舶監管盲點,能夠發現尾氣處理裝置建而不用或故障等現象。今後,船載船舶尾氣遙測儀的使用,將是發現硫含量超標燃油嫌疑船舶的有效途徑,也將成為打擊違法使用不合格燃油船舶的秘密武器。

目前,江蘇在推進港口粉塵在線監測系統建設方面,沿江151家港口企業全部完成系統建設並投入使用,沿海、內河511家港口企業已完成全部建設任務。在開展船舶廢氣污染防治方面,累計抽檢內河船舶使用燃油2837艘次,發現不合格船舶共134艘次並要求立刻整改。在開展原油和成品油碼頭油氣回收治理方面,督促各市完成原油、汽油、石腦油等裝船作業碼頭油氣回收設施建設,已完成3個泊位的油氣回收設施的建設。在加快港口岸電設施建設和使用方面,新建或改造岸電覆蓋泊位數825個,累計建成港口岸電設施2177套,覆蓋泊位數2624個。陳 鍇 韓 東

本文刊於12月8日《新華日報》6版

【來源:江蘇省交通運輸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17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華日報】優化內河水域通航環境 一波碧水映襯綠色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