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唐朝從盛世走向衰亡的轉折點。經過八年的戰爭,北方經濟嚴重破壞,戶籍紊亂,朝廷控制的人口減少2/3以上,唐廷直轄的軍隊比前期大大縮減,唐王期的政治形勢從內重外輕轉變為外重內輕。
朝廷之外有藩鎮割據,中央和藩鎮之間的鬥爭,互有勝敗,這是唐朝後期統治階級內部的主要矛盾,延續了100餘年。
在朝廷內部,則有宦官專政和牛李黨爭(朋黨之爭)。宦官專政有時又和牛李黨爭糾結在一起,盤根錯節,形成政治上不治之症,前後延續40餘年。
唐朝中葉前後,商品經濟高度發展,官員人數激增。貴族、官僚、商人都瘋狂兼併土地,大批農民破產。安史之亂後,均田制徹底破壞,租庸調已無法徵收,於是產生了兩稅法。兩稅法以錢計稅,後來物輕錢重,人民加重了負擔。
唐朝晚期吏治敗壞,災荒嚴重,賦役繁數,階級矛盾尖銳化。
公元9世紀末葉,終於爆發了黃巢起義,維持到公元907年,唐亡……
01、安史之亂的原因
開元末年,玄宗“在位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最突出的表現是不願納諫,不聽忠言。
開元二十四年(736)十月,玄宗想從洛陽回長安,宰相張九齡、裴耀卿,因秋收未畢,建議改期。
這個建議是對的。但李林甫等二相卻逢迎玄宗說:“長安、洛陽不過是陛下的東西宮罷了,隨時可以往來行幸,何須選擇時日?即使妨礙了農民收穫,只要免去他們的租稅就可以了。”
玄宗很高興,就聽從了。就在這年十二月,玄宗又聽信李林甫的讒言,罷免了張九齡、裴耀卿,讓李林甫當了宰相。
這是唐朝政治衰敗的標誌。張九齡以忠直聞名,他被罷免以後,大臣們“皆容身保位,無復直言”。
對此,司馬光說:“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寵;杜絕言路,掩蔽 聰明,以成其奸; 妒賢嫉能,排抑勝已,以保其位;屢起大獄,誅逐貴臣,以張其勢。自皇太子以下,畏之側足"。
李林甫陷害功勳卓著的名將王忠嗣,殺戮揭發他的趙奉章,重信佞臣酷吏楊慎矜、王鉷、吉溫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到天寶十一載(752),李林甫執政19年,是造成唐朝腐敗政局的重要因素。
李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當了宰相。楊國忠是紈絝無賴之子,和李林甫相似,也善於迎合上意,又善於搜刮民財,充實國庫,因此取得玄宗信任。他執政以後,一身兼40餘職,任意處理事務,表示自己精明強幹。對於正直有才能的人,則百般誣陷。
天寶十三載(754),楊國忠“惡京兆尹李峴不附己,以災沴歸咎於峴,九月,貶長沙太守。“
楊國忠廣收賄賂,積縑多至3000萬匹。這樣的人執掌國政,更加速了禍亂的爆發。
政治腐敗的另一表現是宦官干政。開元末年,宦官高力士不僅在宮中侍衛,而且外間進奏文表,須先經他審閱,小事他就直接處理。大臣宇文融、李林甫、安祿山、高仙芝、安思順等人取得將相高位,都是走高力士的私門。
宦官成為玄宗權力的化身,太子呼高力士為二兄,諸王公主呼為阿翁,駙馬呼為阿爺。高力士資產殷富,京城內外邸第田園,幾乎一半為宦官所有。
宦官干政加重了政治腐敗和混亂。
另一方面,天寶年間,唐軍接連打敗仗。安祿山敗於契丹,高仙芝失利於怛尼斯,尤其是鮮于仲通和李宓兩次敗於南詔。
天寶十載(751),“制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 未戰士卒死者十八九,莫有應募。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舊制,百姓有勳者免徵役。時調兵既多,國忠奏先取高勳。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震野" 。
由此可見,天寶年間的階級矛盾已相當尖銳,一面是荒淫奢侈,揮金如土,另一方面是妻離子散,飢寒交迫。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正是當時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的深刻寫照。
由於階級矛盾的深刻化,統治集團的腐敗,國力的虛耗,從而給安祿山起兵叛亂以可乘之機,這是安史之亂產生的基本原因。
其次,安史之亂是地方節度使反對唐朝中央政府的叛亂,而節度使這種封建地方割據勢力的形成,具有其歷史因素。
開元后期,府兵制破壞,邊將權勢逐漸強大。在府兵制下,衛士輪番服役,將不得專兵。實施募兵制以後,當兵成為長期職業,他們和將領之間容易形成私人隸屬關係,從而使軍隊逐漸變成個人武裝。
另一方面,府兵制破壞以後,邊鎮兵力擴大,首都周圍軍隊減縮,唐初內重外輕之局轉變成外重內輕,地方節鎮勢力強大。
至於天寶年間“蕃將”權勢的擴大,主要是李林甫造成的。早在唐朝初期,邊帥皆用忠厚名臣,不久任,不遙領,不兼統,功名著者往往入為宰相。如李靖、李勣、劉仁軌、婁師德等。開元前期,薛訥、郭元振、張嘉貞、張說、蕭嵩等,也由邊帥入相。
而蕃將,雖然忠勇雙全(如阿史那社爾、契宓何力),也不能“專大將之任”。“蕃將”遠征時,“皆以大臣為使以制之”,如阿史那社爾討高昌,以侯君集為元帥;契宓何力討高麗,李勣為元帥。
朝廷這樣做,不僅使邊將不能久掌兵權,而且適當的約束蕃將,對於防止軍閥割據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李林甫掌權以後,“欲杜邊帥入相之路,以胡人不知書,乃奏言:‘文臣為將,怯當矢石,不若用寒峻胡人。胡人則勇決習戰,寒族則孤立無黨。陛下誠以恩洽其心,彼必能為朝廷盡死。’上悅其言,始用安祿山。至是,諸道節度皆用胡人,精兵鹹戍北邊,天下之勢偏重,卒使祿山傾覆天下,皆用李林甫專寵固位之謀也" 。
第三,在北邊邊區還存在著民族矛盾。從隋朝至唐初,有不少突厥人遷到幽州以北,在遼西又有不少奚和契丹人。他們仍保留著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他們生活上仍然是”擊球飲酒,馬射走兔,語言習尚,無非攻守戰鬥之事“。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營州都督趙文翽,虐待當地少數民族,“契丹飢不賑給,視酋長如奴僕”。當時契丹松謨都督李盡忠、孫萬榮舉兵反,攻陷營州等十二州,殺了趙文翽,河北震動。這是營州民族矛盾的一次爆發。
天寶以來,安祿山等對少數民族實行欺騙和高壓政策,民族矛盾仍然相當尖銳。在天寶十四載以前,安祿山煽動並利用這種民族矛盾。
據唐人姚汝能的《安祿山事蹟》中記載:“祿山專制河朔以來七年餘,蘊蓋奸謀,潛行恩惠,東至靺鞨,北及匈奴,其中契丹委任尤重。……前節度使招懷夷狄,皆重譯告諭,夷聶之意,因而往往不傳。祿山悉解九夷之語,躬自撫慰,曲宣威惠,夷人朝為俘囚,暮為戰士,莫不樂輸死節。”
在起兵前,安祿山在契丹雜胡中選出八千精銳,號稱“曳落河”,作為叛亂主力。
天寶十三載,他為了收買人心,提拔奚、契丹、九姓、同羅等族升將軍者500人,中郎將2000餘人。第二年,又以蕃將32人代替漢將。
這樣一來,安祿山叛軍的骨幹基本上是蕃將。不僅如此, 而且安史之亂爆發後,叛軍殘酷屠殺漢人,唐軍也進行報復。如張巡曾俘四百餘人,對“胡兵”則“悉斬之”,對漢人則“散令歸業”。
可見安祿山叛亂不僅利用民族矛盾,而且激化了民族矛盾。
02、安史之亂的經過
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九日,安祿山坐著鐵車,指揮10餘萬叛軍,長驅南下。沿途唐郡縣官員,或開城迎降,或棄城逃竄,或被叛軍殺戮。唐廷狼狽不堪。
唐玄宗聽到安祿山叛亂的訊息,最初不相信。叛軍攻入河北,唐玄宗不得不倉促佈防,調安西節度使封常清任范陽平盧節度使,到洛陽募兵,10天之間得六萬餘人,並拆掉河陽橋(今河南孟縣北),防止叛軍渡河;任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新置河南節度使領陳留等三郡,防守黃河以南;在關中募兵11萬,其中多為市井小販和流氓,以皇子榮王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帥,宦官邊令誠監軍,統諸軍屯駐陝州(今河南三門峽陝州區)。
叛軍既野蠻又殘暴,他們“每破一城,城中衣服、財帛、婦人皆為所掠。男子壯者為之負擔,羸病老幼,皆以刀槊屠殺之。”
天寶十五載(756)正月,安祿山自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二月,顏真卿領兵聯合清河博平兩郡兵,大破叛軍,攻克魏郡(今河北大名)。河北唐軍的聲威,從此大振。
同時,唐以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率蕃漢兵1萬餘人和太原弩手3000人出井陘(今河北井陘),收復了常山,打敗史思明,並奪回七縣。
朔方節度使郭子儀,也率兵出井陘,在常山和李光弼會師,共有蕃漢兵10餘 萬人,迫使叛將史思明退守博陵(今河北定縣)。
河北人民為了保鄉保家,自己組織起來,大者一二萬人,小者數千人,各自抵抗叛軍的侵擾。唐軍在河北取得主動地位。
針對唐軍在河北反攻的勝利,安祿山、史思明進行了新佈置。他們從東都洛陽派出兩萬餘人,又發范陽餘部,合史思明軍共五六萬人,以保衛河南到范陽之間的後路。
天寶十五載(756)五月,河北方面軍攻勢迅猛,郭子儀、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於恆陽城下,斬首四萬餘人。史思明墜馬,扶斷槍逃入營中,率殘兵退守博 陵。
郭子儀進攻博陵,軍威大震,河北十餘郡紛紛殺叛軍守將,歸順朝廷。
唐軍的勝利,使安祿山惶恐萬分,把漢奸嚴莊、高尚召來罵道:“你們叫我反唐,說是萬無一失,現在起兵幾個月了,連潼關尚未拿下。目前我軍後路已被切斷,受到四面圍攻,萬無一失,又在哪裡?”
正當叛軍準備離開東都洛陽的時候,唐玄宗又下了一道錯誤詔令,強迫哥舒翰打出潼關,進攻陝郡。
哥舒翰預計這次出師難以取勝, 因此捶胸痛哭,勉強引兵出關。唐軍大敗,哥舒翰被部下蕃將出賣,唐兵幾乎全軍覆沒。
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八日,叛軍攻克潼關。唐玄宗狼狽出逃行至馬嵬驛,隨行將士殺了奸相楊國忠,又脅迫唐玄宗殺了楊貴妃。眾怒平息,然後護送玄宗到達成都。
太子李亨被部下留在靈武主持軍務,不久即皇帝位,這就是唐肅宗。
唐肅宗即位不久,郭子儀領精兵五萬到達靈武。卓越的政治家李泌來到靈武,支援肅宗平定叛亂。在李泌的建議下,以長子廣平王李俶為天下兵馬元帥,率領唐軍討叛。
安史叛亂爆發以後,黃河南北廣大地區,或被叛軍控制,或變成戰場,人民流徙死亡。朝廷的經濟來源,基本上依靠江淮以南供應。睢陽(今河南商丘)是江淮與關中間的交通樞紐,唐軍控制睢陽,便可以防止叛軍南下江淮。睢陽的戰略地位極端重要。
至德二載(757)正月,安慶緒殺了安祿山,為了切斷關中與江淮地區的經濟聯絡,特派尹子奇為河南節度使,率領檀、媯兩州 及同羅、奚兵13萬奔襲睢陽。
張巡從寧陵(今河南寧陵)率3000勁卒支援睢陽,守軍增至6800餘人。張巡督勵將士晝夜苦戰,一天衝殺20餘回合,堅持了16天,活捉叛將60餘人,殺敵2萬餘,士氣倍增,迫使叛軍暫時退卻。
兩個月以後,尹子奇又引兵進攻睢陽,張巡宰牛殺羊,激勵將士,親自扛著大旗,身先士卒,衝入敵陣,叛軍死傷3000餘人,奔逃數十里。
過了幾天,叛軍又來圍城,張巡率眾反擊,一晝夜間大戰數十回合。尹子奇雖然受創,由於他在外線作戰,兵糧隨時得以補充,仍然堅持圍城。
一天夜間,張巡在城中鳴鼓。叛軍聽到城裡鼓角之聲,徹夜警備無法休息。天亮以後,張巡又把守軍隱蔽起來,叛軍不見城內有兵,便解甲休息。這時,張巡、許遠、南霽雲等十餘名將領,各率五十騎,開城出擊,殺叛軍5000餘人。
張巡打算射死尹子奇,只是找不到他,便削嵩為鏃,射進叛軍營內。叛軍誤認為唐軍的箭支消耗已盡。尹子奇親自出馬督戰。大將南霽雲一箭射中了尹子奇的左眼,尹子奇疼痛難忍,伏鞍而逃。
七月,尹子奇又糾集幾萬叛軍進攻睢陽,想報仇雪恨。當時城裡糧食十分缺乏,將士每天只能吃一合米,雜以樹皮茶紙充飢,士卒減員,只剩1600餘人,其中有些還是傷員,張巡加固城防工事,固守待援。
叛軍雖然用雲梯鉤車、木驢等進攻,都被破毀。尹子奇黔驢技窮,不得不停止進攻,在城外挖了三道壕,並設立木柵,準備長期圍困睢陽。
到了十月,城內連鼠雀都吃盡了。張巡的妾願殺身給將士果腹,張巡聽其自盡。許遠也殺了自己的奴婢給士卒充飢。
最後城內只剩400餘人,餓病難支,睢陽終於陷落,張巡、許遠慷慨就義。
睢陽戰役前後延續十個月之久,以張巡、許遠為首的唐軍,僅僅以一萬兵力,前後抵抗了二三十萬叛軍的反覆圍攻,大小戰鬥400多次,保衛了江淮財賦,贏得了時間,使唐軍得以徐圖反攻,對平定安史之亂做出了重大貢獻。
張巡、許遠、南霽雲等是唐王朝的忠臣,也是忠於人民的英雄。睢陽人民設立了雙忠廟,悼念睢陽戰役中死難的烈士。
至德二年(757年),叛軍內部發生大動亂。安慶緒因殺掉父親安祿山,自己稱帝,史思明不服,叛亂頭子內部的明爭暗鬥,愈演愈烈。唐廷利用其矛盾,徐圖反攻。
這年九月,郭子儀等率討逆軍在扶風等地集結,著手反攻。但是,唐肅宗缺乏依靠唐軍取勝的信心,他派人勾結回紇懷仁可汗,對回紇說:“克城之日,土地士庶歸唐,財帛子女皆歸回紇。”這是多麼卑鄙可恥的行徑!
各路大軍從四面八方集中長安以西,約十五六萬,李嗣業為前軍,郭子儀為中軍,王思禮為後軍。在香積寺北與叛軍決戰,叛軍大敗,死傷有六七萬人。
當天深夜,叛軍撤離長安。第二天,廣平王率唐軍進城,百姓扶老攜幼夾道歡迎。
長安光復的訊息傳到鳳翔府以後,唐肅宗非常高興,文武百官前來祝賀。即日派宦官到成都,向太上皇報喜,敦請太上皇迴鑾。同時令廣平王立即出關,收復東都洛陽。
這年十月,郭子儀引兵打出潼關,克服華陰(今陝西華陰)、弘農(今河南靈寶),迫使叛將張通儒退至陝郡。
安慶緒發洛陽叛軍,令嚴莊統帥,支援張通儒,企圖阻止唐軍東下。郭子儀大軍在新店(在今三門峽陝州區西)遇到叛軍。郭子儀令回紇兵從山後繞到叛軍側面,自己麾軍前進。
叛軍依仗人多士眾,從高處下來,猛撲唐軍。唐軍前隊多人受傷,逐步後退。忽然聽到山口鼓響,千百支箭同時射向叛軍。叛軍發現回紇兵,知道後路被抄,嚇得紛紛潰逃。
叛將嚴莊、張通儒等,落荒東走。郭子儀克服了陝郡。叛將嚴莊逃到東都。安慶緒非常驚恐,倉惶聚集黨羽,星夜逃奔安陽而去。
唐軍收復了東都,回紇兵進城肆行搶掠,弄得百姓妻離子散,家盡財空,騷擾了兩天兩夜,回紇猶不滿足。郭子儀請示廣平王,召集東都父老,募集羅錦一萬匹,酬謝回紇,方算罷休。
寶應元年(762),唐肅宗病重,宮內鬥爭非常激烈。大宦官李輔國,勾結程元振,逼死唐肅宗,殺了張皇后和越王系,擁立李豫為帝,即唐代宗。李輔國自命定策功臣,從此朝廷大權,盡入李輔國之手。
寶應元年(762)十月,以雍王李適為兵馬大元帥,與僕固懷恩、郭英人等,會同回紇兵進行總反攻。各路大軍雲集東都以北,當時叛軍十餘萬。僕固懷恩派驍騎與回紇兵繞道南山,和另路大軍協同作戰,在昭覺寺、石榴園一帶,消滅叛軍六萬餘人,俘虜兩萬餘,最後史朝義只領數百輕騎東奔鄭州。
僕固懷恩收復東都,令其子僕固瑒率步騎萬餘人追擊史朝義。
這時東都唐軍不多,回紇進城後肆意殺掠,縱火十餘日,這是東都人民八年來又一次被大劫。
寶應元年(762)十一月,由於形勢所迫,叛將紛紛投降,黃河以北各地光復。廣德元年(763)正月,范陽叛將李懷仙歸降,唐政府派李抱忠接管范陽。
史朝義想北投契丹,被李懷仙追擊,他走投無路,縊死在森林裡。歷時八年的安史叛亂,就此結束。
03、安史之亂的影響
安史之亂對唐朝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安史之亂破壞了北方經濟。
叛軍的燒殺掠奪是北方經濟破壞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回紇助唐平亂,進入洛陽後,“肆行殺掠,死者萬計,火累旬不滅。”
唐軍也不例外,“朔方、神策軍亦以東京、鄭、汴、汝州皆為賊境,所過擄掠,三月乃已。比屋蕩盡,士民皆衣紙”。乾元元年,九節度使在鄴城潰敗時,“士卒所過剽掠,吏不能止,旬日方定。”
在這樣情況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發達的黃河流域幾年間變得凋敝不堪,滿目荒涼。最具體的表現是人口銳減。安史之亂前天寶十四載,全國戶數為8 914709,口數為52919309。大亂以後只剩下1933134戶,6990386口。此後雖有增加,但最多也來達到戰前戶口的一半。
從此可以看出,安史之亂對唐代戶口影響之大,其中受破壞最大的主要是經濟發達的黃河流域,具體是以下四個地區:即以洛陽為中心的汴、鄭等地區、河北地區、長安周圍各地和汴河沿岸。
如果從唐代行政區來看,受戰亂破壞最重的是河北道、關內道,其次是河南道、淮南道。
由於生產力的破壞,物資缺乏,物價高漲,鬥米少則千錢,多者七千錢,比開元年間上漲300餘倍。絹價漲到四千錢以上,比開元時提高20餘倍。這就迫使人民背井離鄉,在死亡線上掙扎。
其次,安史之亂以後,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廣德元年 (763),史朝義兵敗自殺,其部將紛紛投降。在這樣大好形勢下,唐軍本應徹底消滅叛軍殘部。但當時討伐軍的統帥僕固懷恩,“恐賊平寵衰,故奏留(薛)嵩等及李寶臣分帥河北,自為黨援,朝廷亦厭苦兵革,苟冀無事,因而授之”。
從此以後,河朔地區基本由安史降將佔據。唐軍在平叛過程中,一些將領的權力擴大,也獨霸一方,不服朝廷。
第三,安史亂後,邊防空虛,唐廷的統治區縮小,少數民族奴隸主經常侵犯內地。天寶十四載以後,由於邊防軍主力到中原平定叛亂,留在邊區者,多屬老弱殘兵,邊防空虛。
另一方面,在平叛過程中,邊防軍也損失慘重。如朔方軍在中原作戰,“東西南北,曾無寧歲,中年以僕固之役,又經耗散,人亡三分之二,比於天寶中有十分之一”。
邊防軍的消耗,更進一步削弱了唐廷邊防力量。代宗時,郭子儀指出:“今吐蕃充斥,勢強十倍,兼河、隴之地,雜羌、渾之眾,每歲來窺近郊。以朔方減十倍之軍,當吐蕃加十倍之騎,欲求制勝,豈易為力!入近內地,稱四節度。每將盈萬,每賊兼乘數四。臣所統將七,不當賊四分之一,所有徵馬,不當賊百分之二,誠合固守,不宜與戰。”
當唐朝邊防力量日益破壞的情況之下,周圍少數民族奴隸主,紛紛侵佔邊區。至德元載(756)十二月,吐蕃進犯威戎、神威軍,強佔石堡、百穀、雕窠三城。寶應元年(762),吐蕃又佔秦、渭、洮、臨等州。第二年,吐蕃侵入大震關(今陝西隴縣西),攻陷蘭、廓、河、鄯、成等州。至此,“西北數十州相繼陷沒, 自鳳翔以西,邠州以北,皆為左袵矣"。 後來長安經常受到侵擾。
吐蕃雖然佔領河西隴右,並不滿足,後又向西侵犯,大舉進攻北庭、安西,雖有軍民的反抗,到德宗貞元六年(790),安西、北庭兩都護府,終於失守。
在劍南道,有吐蕃和南詔先後的侵犯。至德元載(756),南詔攻陷了清溪關(今四川犍為附近)。大曆十四年(779),南詔又同吐蕃合謀,進攻茂州(今四川茂縣),直達灌口(今四川灌縣)。到唐文宗時期,南詔甚至侵入成都,“掠子女、百工數萬人及珍寶而去”。
第四,北方人口的南移。安史之亂爆發以後,北方部分人口南遷,遷移的地點最多是長江中下游。
在南遷的人當中,只有一部分是地主官僚,多數是勞動人民, 他們對江南進一步開發起了一定作用。
本文內容編選自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與“讀史”聯袂打造的中國讀本《經典中國通史》之《隋唐史話》。
《經典中國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別是:《夏商史話》《西周史話》《春秋史話》《戰國史話》《秦漢史話(上)》《秦漢史話(下)》《三國史話》《兩晉南北朝史話》《隋唐史話(上)》《隋唐史話(下)》《五代史話》《宋朝史話》《元朝史話》《明朝史話》《清前期史話》《晚清史話》。
這套書是由十多位出生於上世紀上半葉的老一輩歷史學家,耗時數年,精心編撰而成。從夏商到晚清的歷史遷徙,五千年華夏史全景描繪,專業權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傳世經典,值得學習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