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棗能補血,但卻不可與2物同食,會令五臟不和,導致腰腹疼痛
棗,又名紅棗、大棗等,是多年生喬木棗樹的一種果實、性寒味甘酸。棗子原產我國,2000多年以前已有大面積種植,是古代中國的“王果”之一。
棗子在人民羣眾生活中佔有重要一席之地,不僅作為鮮果,也作為乾果,還作為膳食的配料和一味重要中藥,供人們食用。
據測,每100克鮮棗果肉中,含維生素C多達600毫克之多,僅次於刺梨和沙棘,是柑橘含量的17倍,是香蕉的50倍,是鴨梨的75倍,是蘋果的60倍,被譽為“天然的維生素丸”。
另外,維生素P、D含量也很多,維生素D的含量是百果之冠,同時又比公認的維生素P含量豐富的檸檬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每100克鮮棗中,含蛋白質37克,脂肪0.1克
棗子中的維生素C含量特別高,對防癌抗癌有重要作用;所含大量的維生素P能對人體的毛細血管起健全作用,因此常吃棗子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治療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
祖國醫學認為,棗子有益氣補血,健脾和胃,潤心肺,緩陰血,生津液,悦顏色,通九竅,助十二經及和百藥之功效。
總之,多食棗子對營養不良,心慌失眠,貧血頭暈,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心血管疾病,慢性肝病,過敏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亂,痛症以及腫瘤患者因化療、放療而致的骨髓抑制之不良反應者都有好處。
中醫常把棗子作為藥引子或補品使用,尤其適用於老人、小孩和婦女更年期脾胃虛弱或心神不定時的調補。
棗子容易遇雨腐爛,也極易遭蚊蠅叮咬而受到污染,因此鮮棗不易多食,否則易生痰,助熱,損齒。
幹棗不能不用開水煮沸消毒就食用,特別是有腐爛的幹棗更不能生吃或作餡,否則棗中的有毒物質如甲醛、甲酸等,會引起輕微中毒反應,嚴重者也會造成生命危險。
中醫典籍還認為,大棗不能與葱和魚同食,否則或令人五臟不和,或令人腰腹疼痛。
棗子入藥,可治多種疾病。春季為肝旺之時,紅棗能滋養血脈,有保護肝臟的作用。病後、產後體虛乏力可用紅棗10~15只、桂圓肉10~15只,煎湯,分2次當作點心。
將紅棗配鮮芹菜根同煎服,對降低血脂和膽固醇有一定效果。用紅棗120兒,花生衣6克,濃煎後每日服3次,可治療血小板減少症。有人每晚煮紅棗50克,加衝雞蛋2個,一月後腦門脱髮部位重生新發。
朋友們,你們愛吃大棗嗎?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