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引言
从帝王后妃的体制出现后,对应也出现了女官的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女官制度对维护皇权专制有重要的影响。历史上的广为人知的女官,皆以才学、容貌出众,而被统治者钦点,发展到高位时,还能干预朝政。例如唐朝的上官婉儿、北齐的陆凌萱都是被大家所熟知的古代女官。
女官制度是古代各个王朝的一项传统宫廷制度,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中国不论大家小家,都讲究内外兼治,阴阳协和。
在《礼记》中就有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
古代的皇室就是用这种传统制度,来实现内和而家里的。这种内廷的制度和朝堂上的官僚制度十分相似,因此内外结合,国家天下便可以实现长治久安了。在外设立各个机构来管理百姓,在内将后宫的嫔妃和宫女组织起来,设定女官机构进行管理,这便是女官制度。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电视剧《唐宫燕》中的女官
这种制度最早出现在奴隶制发达的西周时期,当时的女官还是有后宫妃嫔进行兼职,在《周礼·天官·冢宰》冢对于三夫九嫔二十七世妇和八十一女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这些人并不全都是皇帝的妃子,按照记载规定,九嫔一下的纯属事物型女宫,而非皇帝的妃子。
直到后来内廷制度不断完善,才将后妃和女官分开。本文将从女官制度的发展、选拔和职责来分析,女官制度对稳定明朝,加强明朝的皇权统治有何影响。
一.明代女官制度的发展
女官制度发展到明朝,已经拥有很完善的体系。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强化自己的专制皇权,对官制极其重视,并且将女官制度也纳入了君主专制的体系之中。明代的女官机构,不仅采纳了前朝的传统制度,也学习唐朝,增加了宫正司、彤史等衙署,让女官机构变得更加完整。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陆贞传奇》中的女宫扮相
朱元璋在南京即吴王位时,设立百宫,建中书省,同时还学习唐宋的旧制,在内廷设立了六尚局,这就是明代女官制度的最初体系。四年之后朱元璋正式登基成为皇帝,为了首严内教,洪武元年,他就命人编撰了《女诫》颁布于内宫。
洪武五年,命礼臣议宫宫女职,礼臣上言:“周制,后宫设内官以赞内治。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 190 人,女史 50 余人,皆选良家女充。”但是明太祖觉得唐朝的女官制度太过繁琐,所以决定设置六局一司,比唐朝减少了百四十余人,专门负责服劳宫寝、祇勤典守。
洪武中期之后,明朝逐渐稳定,女官制度也有所发展,不仅更定女官品秩,规定六尚属于正五品的官员,宫正司属于正六品官员。正式颁授女宫敕书,每月有与官阶相匹的俸禄,任职达到一定年数后,可以回家进行婚嫁。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唐代宫廷男装女官
二.明朝女官的职责
女官制度冢分为六局一司,各有各的职务。首席按尚宫局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都要由他们加印签名。尚仪局掌管礼仪器具,要负责教导新进妃子或者宫女们礼仪,尚服局掌管服用采章之数,尚功局掌管监督女红工作,尚食局掌管膳食的制作和调配,另外还要负责试毒,每次进贡膳食,都要由尚食先尝,确认没有毒之后,才可以端给皇帝和嫔妃。尚寝局掌管皇上安寝的各项事宜。
上述六尚局每局有两个负责人,官从五品。每局下面分为四司,宫正司在六尚局之外,虽为司但是与六尚局平行,专门负责纠察后宫之中违反宫闱戒令之事,并且有权对其进行惩罚。如果违反的事情比较严重,还要由他们负责奏闻女史,记录功过。
后宫事务皆由六局管理,从衣食住行都安排得面面俱到,正是因为职责分配,后宫宫女们各司其职,才能维护内宫长治久安的稳定生活。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陆贞传奇》中的女官扮相
三.明代女官的选拔
电视剧中所出演的女官,要无条件的服从后妃的调配,看似地位低微,但其实在入宫前他们的出身并不低。明朝的女官多从民间女子中选拔,被选入宫的女官,将由朝廷承担费用入宫,并且会免去所在家庭的徭役。
根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洪武五年,选苏杭二府妇女,愿入宫者四十四人,授内职,捐其家徭役。其三十人年未二十,各赐白金遣还,任其适人。”“洪武十四年,敕谕苏松嘉湖及浙江江西有司,民间女子年十三岁以上、十九岁以下、妇人年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无夫者,愿入宫备使,令各给钞为道里费,送赴京师。盖女子以备后宫,而妇人则充六尚也。”
可见在当时女官选拔的年纪都是三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妇人,并且要求没有丈夫,可以是寡居也可以是未嫁者。这也是女官和宫女之间最大的不同,女官是不备后宫之选,直接进入六尚的人。除了年纪和无夫的要求,明朝的女官还要求妇人能够读书写字,懂得算法,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素质才可以入选。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女相》中的女官扮相
明朝的女官大多来自江南地区,可能是当时北方女子多在马背上驰骋,不懂读书写字也不通晓文理。而江南女子不仅长得清秀,也知书达理。这样的文化背景,十分符合女官的高素质要求。
女官们既然通晓文理,所以大多都能明白历史典故。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懂得,以容色侍人,既不会长久,也可能遭来祸国殃民的骂声。所以古代的女官虽然容色不逊,但是都严谨自律,贞静节制,并且以自身为典范,约束他人的行为。这也使得女官在后宫中深受尊敬,哪怕是后宫嫔妃也会对女官礼让三分。
另外女宫因为维护了内廷的稳定,所以多受到皇后、太后这些中宫至尊的信赖和亲近,但是德才见被的明代女官并不贪慕虚荣,所以历史上关于明朝女官们参与宫廷争权的事情几乎没有记载,是皇帝在后宫中最信赖的贤臣。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女官服饰
四.明代女官对君主专制的作用
明朝的女官制作早早的被明太祖纳入君主专制体系中,对明朝内廷的安稳有很大的作用。女官平时作为身份高于宫女的高级侍从,身处正五品官阶,必然会对国家朝政和内廷生活产生一些影响。
(1)维持皇室生活和礼法秩序
女官皆以德服人,对于维持皇室的日常生活和礼法秩序有重要的贡献。女官们平时要负责督察引导后宫的各项事宜,并且督促后妃们行为举止有度不越礼制,利用传统利益的专业只是,在国家的重大仪式中,充当组织、协调、督促和提醒的作用,去报每年的重大活动,都能够顺利的举行。
女官办事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能够保证宫廷系统的正常运行,先平小家,创造了一个和谐庄重,井然有序的后宫环境。这样才能够让皇帝少操心家事,多操心国事。
同时女官对皇帝也有督促的作用,但是往往这种督促会让皇帝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例如明武宗就曾经废除六局中的尚寝局,因为讨厌尚寝局对自己的约束,不许彤史记录他的行为宿处,当然是为了方便自己遍游中宫,或者私处野宿。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女官绣裙
(2)整肃内廷防止外戚擅权的现象
女宫还有一项职责为整肃内廷、严阃闱之政。明代的女官对于禁女宠、贬外戚有很大的作用。明太祖鉴于前代的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所以设立女官,引导中宫各项事宜,使后妃行止有度,不得违礼越制,乃至结交外臣,干预政事。
同时女官们以比较高的学识和品行,赞囊后妃,表率宫女,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善帝后嫔妃们的性情,提高后宫整体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另外明代的女官和秀女,都不看重在外是否有显赫的家世,反而比较看重是否是民间的儒门单族。所以明代的后妃从来没有出现过女主干政、外戚擅权的现象。因为女官和前朝相比,品质较低,权势有限,而后妃既没有干政的能力也没有这种想法。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女官笔洗
(3)抑制宦官势力
在明朝初期,女官制度对抑制宦官 势力有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分割宦官的事权。洪武二十二年,设立彤史女官,专门负责记录帝燕寝嫔妃进御之序及日月录记例,取代了宦官的职位。
另外在《明宫史》记载:“凡宝皆内尚宝女官掌之,遇用宝,则尚宝司以谒贴赴尚宝监,尚宝监请旨,然后赴内司领取。”
说明当时的女官机构尚宝司负责管理皇帝的宝玺、敕符和将军印信。
但是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很久,随着宣德朝内臣不得识字的禁令被打破后,宦官的势力迅速增长,女官的职权逐渐被宦官夺取。明朝中叶以后,出现了长期的宦官弄权的局面。到了明朝后期,宦官得宠,女官多被宦官取代,六局也因此被取消,只剩下尚宫四司。
总结
明代女官制度是在历朝女供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为了适应明朝初期皇权专制,将其列为君主专制的一部分。分为六尚一司,分别掌管后宫帝妃的生活起居、礼仪传承、活动引导等事务。并且设立宫正司,纠察违反宫闱之事。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唐朝女官像雕刻
女官的选拔多为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有一定学识的无夫妇人,并且偏重民间的儒门单族,权势品秩较低,不会女主干政、外戚擅权的现象发生。同时也能够借有学识的高素养女官,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提高整个后宫的素养。
而女官的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分别是民间采选,另外就是籍没。说明明太祖考虑到前朝的女祸时间,在选秀和选女官的制度上,都找没有机会干政或者无权势干政的女子。让她们秉承着贤臣的思想,为明朝后宫的长治久安做贡献,不仅自己不会逾越宫规,还会帮助皇帝管理后宫中别有用心的人。
其实女官入宫后,多半都在宫中耗尽青春,最后在深宫里孤独终老,有些人在年事高后被谴回故里,至于电视剧中描述的女官攀附皇恩荣登富贵的例子,少之又少。
这点在唐代诗人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一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们为维护明朝内廷的稳定奉献了一生,帮助皇帝管理后宫秩序,禁止女祸和外戚、官宦生事,但最终由于制度催弱功用有限,还是被宦官制度所取代。
参考文献:《万历野获编》、《礼记》。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689 字。

转载请注明: 从“内和而家理”入手,探析大明王朝的女官制度 - 楠木轩